个人资料
正文

几十张图:清朝和北洋政府的惊人成就

(2007-06-26 13:58:50) 下一个
几十张图:清朝和北洋政府的惊人成就
国民党的政治斗争手段主要靠暗杀,贿赂。这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日本情节有关。日本近代明治维新就靠这些手段实现的。因为他们是保留了皇帝。

民国创造了丑化前朝之最,史书清史稿成了禁书,为了方便其造谣。因此,关于清朝的谣言现在还在流行,“旧中国”真是一穷二白吗? 教科书说“旧中国一穷二白,只能用洋火、洋钉“,这是天大的假话。 

我国早在清政府和北洋军政府时期就有了这么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力量啊?!慈溪老佛爷万岁!北洋军阀万岁!万恶的造反者孙中山,及其走狗蒋中正,你们把中国人民拖入了贫困落后的深渊,真应该被凌迟处死!老蒋bu抗日的理由就是中国太落后,这么一说,借口没了,惨啊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

1906年周学熙筹建“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工程所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 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仗着日本水泥产量高、质量好,又离中国最近,大量运到中国倾销。为了挤垮启新公司,他们孤注一掷,拼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的销售价是每袋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由于周学熙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 启新公司的成功,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我们当时有比得上日本美国的工业产品。

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12月23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 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钢壳网甲军舰。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 ,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汉阳兵工厂 (只引轻兵器,其他大小火炮及炮弹均略去)
  
建设集团前身——汉阳兵工厂铁厂全景



 7.63毫米毛瑟手枪 俗称“驳壳枪”、“自来得手枪”,
  有半自动、全自动两种,汉阳兵工厂仿德国7.63毫米
  手枪大量制造,是"旧中国" 下级军官和特种兵常用兵器


“汉阳造”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湖北枪炮厂仿德国88式毛瑟步枪并加以改进,定名为“汉阳式”步枪,俗称“汉阳造”。

汉阳炼钢厂的兵工学家——徐建寅,近代著名的科学家、翻译家,曾任汉阳钢铁厂总办,汉阳炼钢厂总办侯补道。1901年3月31日在汉阳实验无烟火药时发生爆炸,徐等13人以身殉职



1890年9月6日, 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 长600丈, 广100丈, 南枕山, 北滨汉, 西临大江, 与省城对岸。 惟需筑地基9尺, 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 即在当地设铁厂, 枪厂和炮厂....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 冬季重建完成, 开始生产, 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步枪(应是Commission Rifle, 与毛瑟无关), 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 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枪。 使用圆弹头。 同时生产子弹, 每月能生产十三万粒。
  
1896年开工生产。 第一年生产1300枝步枪
1901年, 生产步枪2,500枝, 马枪316枝。 抬枪53杆。 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
1904年9月26日, 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 当时可以日产步枪50枝。 子弹12000颗。
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步枪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
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枪械。 除特殊需要外, 不应向外洋采购, 一律向汉阳厂购买, 并依期付款。 该年生产步枪9,000枝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事实是这样吗?

1865年9月20日,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这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以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 2000多人。18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铸造厂、轮船厂等。占地70余亩。至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等。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机械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江南制造局,这座由曾国藩和李鸿章一手缔造起来的近代军工厂位于上海高昌庙,是清末中国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早在速射炮问世后不久,这里的技术人员就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新式武器。
  
  1890年(光绪十六年),江南制造局总办刘麒祥向两江总督李宗羲报告,要求仿制一种新式火炮:
  “……泰西各国所用枪炮,巧样百出,日新月异。查有德国克鹿卜厂所造新式全钢后膛快炮一种,与英国阿姆斯脱朗厂所造异属相同,较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灵捷异常,以之安置炮台、兵轮,洵称利器。职道麒祥前在外洋,曾经见过,兹与华洋各匠再三讨论,拟由职局设法仿造。第此种后膛新炮,其中关键各件,均系紧密凑合,曲折甚多,若凭空摹绘图式,范模试造,诚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拟先由外洋购买快炮一尊来局作样,以便逐件拆开,仿照制配,庶有把握……”。
江南制造局甲午战争后生产的150mm速射炮,外形和120mm炮类似
  
  
  从这份报告可以了解到,江南制作局请求仿制的是一种“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的速射炮,准备采用的仿制方法是,购回一门国外的速射炮,然后逐件拆开,对所有的零件进行一一复制,最后再把这些零件组合起来装配成大炮。在不能完全掌握速射炮具体生产技术的情况下,这不失是一种可行的仿制方法。
  
  两江总督对这份报告相当感兴趣,在批准了江南制造局请求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火炮的质量,要求:“妥慎筹办,认真讲求,务与外洋快炮一律坚利以资得力”。当时西方生产速射炮的主要是英、德两国,在经过一番比较后,江南制造局最终引进了一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 “全钢后膛快炮”,“逐件拆开,照样制配”,由此开始了中国制造速射炮的历史。
  
  江南制造局的报告最初准备仿制的是100磅子全钢后膛快炮,也就是6英寸口径的速射炮。但从后来实际的生产情况看,仿制出的是40磅子快炮,即120mm口径的速射炮。

 "操江"號運輸艦
  
  兵 船/運輸艦,上海江南製造局建造的第二號艦,1869年五月完工,造價83,305.9兩;與"惠吉"為同級艦. 所有船殼機具都為自製,是中國第一艘自製的「暗輪」船(即螺旋槳在水下的輪船). 本艦亦為木質船身無裝甲,長180呎,寬27.8呎,吃水9呎;排水量950噸,載貨640噸;425匹馬力航速約 9節. 裝備四門160公釐口徑砲;乘員91人,首任管帶為馬复震.

 清軍時代的"平遠"艦照片則極為罕見這是甲午戰前 "平遠"艦停泊於旅順黃金山下的照片,艦體尚是早期的黑色塗裝.
  
  鋼殼巡洋艦,為福州船政局參考"超勇"與"濟遠"首次自行設計建造之全鋼甲軍艦;她是福廠之第廿九號艦,亦為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的登峰之作.
  
  本艦於1888年1月29日完工下水,造價52萬4千兩. 艦身長197呎,寬40呎,艙深21.25呎,吃水13.1呎;排水量2,150噸,最厚處裝甲8吋;兩部主機2,300匹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0.5 節. 乘員145人,管帶為都司階;艦艏裝備一門254公釐Krupp主砲,船舯後方兩側各裝備一門150公釐Krupp砲,另有八門3磅(47公釐)砲與四支 18吋魚雷發射管.
  
  本艦原名"龍威",在建造時尚屬福建艦隊;完工後於1898年的五月十五日由船政學堂管帶林承謨率領首次出海試航. 不過於當年的12月12日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經上海時視察本艦後卻對之甚為中意,李鴻章遂於1890年5月16日將其調往北洋艦隊服役,同時配合北洋其它各艦之名改為"平遠"號,首任管帶為李和.
1

"平遠"艦艦艏景,其10.2吋主砲顯得碩大無朋./U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本艦原名"龍威",在建造時尚屬福建艦隊;完工後於1898年的五月十五日由船政學堂管帶林承謨率領首次出海試航. 不過於當年的12月12日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經上海時視察本艦後卻對之甚為中意,李鴻章遂於1890年5月16日將其調往北洋艦隊服役,同時配合北洋其它各艦之名改為"平遠"號,首任管帶為李和.
  
  本艦1894年9月17日年參加黃海海戰時曾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兩彈(中央魚雷室及左舷發射管部位各擊中一彈,炸斃兩人)本艦亦中彈起火. 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衛港本艦與其他受困清艦共十艘同時向日軍投降,當時管帶仍為李和.
  
  日軍接收"平遠"艦後仍沿用原名,只是在日文中"平遠"的發音成為"Hei Yen",於三月十六日將艦籍編入日本艦隊,1898年三月廿一日再改列為一等砲艦. 日人曾將"平遠"的副砲改為英製6吋砲並當成訓練艦使用.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本艦為日本第三艦隊第七戰隊之一員,於九月十八日砲擊金州灣俄軍要塞時在鳩灣洋面觸俄國水雷而沉沒(兩個月後"濟遠"艦在同一地點觸雷沉沒).
  
  
  
  
  福州船政局自行设计制造的“平远”号,1888年1月29日完工下水。
2

  100多年前咱们就能造军舰了。
  
  北洋舰队的军舰"康济”号,为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廿二号舰,1879年7月21日完工下水,造 價21萬1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排水量1,310噸,長217.1呎,寬31.1呎,艙深17.8呎,吃水13.8呎;750匹 馬力,航速12節;乘員124人,管帶為游擊編階;裝備十一門砲。
  
  
  /U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3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船政下设捶铁厂(锻造车间) 、拉铁厂(轧材车间) 、 水缸铸铜厂(动力车间) 、 轮机厂(制造锅炉车间) 、 合拢厂(安装车间) 、铸铁厂(翻砂车间) 、钟表厂(制造仪表车间) 、打铁厂(小锻造车间)、 锯厂(锯木车间) 、造船厂(由3个船台组成) , 以及船政衙门、学校、耐火砖厂等。
4
福州船政局
  
  总计从1866~1907年,船局共造成各种船舶40艘。其中在日意格任监督期间 (1866~1874)造成15艘大小不同的木质轮船。1874年起,造船业务改由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主持,到1895年继续造成船只19艘,其中有铁胁兵船和铁胁巡海快船(即巡洋舰),并自造复式轮机,船局的技术水平显见提高。甲午战争后到1907年又先后造成7艘。辛亥革命后,船政局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三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上缴中央的国税项下拨用。中华民国初期政局动荡,经费不继,船局主持人屡易,制造业务无所建树。1928年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期间,船厂屡遭日机轰炸,损失严重。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又拆迁走大部分机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马尾为中国近代产生最早最大的一支产业大军,中国的第一艘兵舰从这里启锚出海,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从这里飞向蓝天,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严复、詹天佑等从这里负笈登程,踏上了寻求科学与真理的救国之路。
5
  "威遠"艦/U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砲船/練習艦,是中國的第一艘鐵肋楢木殼船,鐵肋是由法國進口,主機則由 英國採購,交福州船政局裝配,為其建造之第廿號艦。1877年5月15日完工下水,造價19萬5千兩。艦身 長217.1呎,寬31.1呎,艙深17.8呎,吃水13呎;排水量1,268噸;750匹馬力,順風航速約16節。乘員124人, 管帶(艦長)為游擊編階;裝備一門7吋Armstrong砲,六門4.7吋砲。
6
【湄雲】号
  
  兵船/練習艦,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二號艦,1869年十二月六日完工,造價16萬3千兩,由法國人達士博監造. 本艦為木質船身,長175呎,寬23.4呎,艙深14.3呎,吃水10.6呎;排水量578噸,由法國進口的320匹馬力主機航速約9節. 原裝備一門6.3吋砲,兩門4.7吋;1891年再加裝一門64磅砲,四門 20磅砲. 乘員70人,首任管帶為游擊吳世忠.

7
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


8
马尾造船厂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造的40年间,建造了大大小小的舰船40艘,总吨位达到四万七千三百五十吨。她为近代中国的船舶制造、海军建设、科技人才培育,以及诸多工业领域的奠基和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左宗棠曾经提出'用机器来制造船用蒸汽机',当年轮机厂里的很多机器都是从欧洲买来的。蒸汽机引发了西方的工业革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船用蒸汽机是在1871年在这个船政轮机厂造出来的。
  
  马尾船政学堂不仅是中国海军的摇篮,从学堂毕业的许多学生还活跃在中国近代科技、文化、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有"匡世良才"美誉的造船专家魏翰、设计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巴玉藻、著名外交家陈季同等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马尾造船厂开办不久就达到相当规模,船台、船坞、起吊设备等设备都很完善,那时候工厂就配有60吨的起重机,可以造三千吨的轮船,还有盖了五十多座车间。可以说当时的马尾造船厂在中国及整个远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9
 1881年开平矿务局胥各庄修车厂制造的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


10

 1906年,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建立的林西矿发电厂。


11
1894年建成的中国第一座铁路大桥--滦河铁路大桥



12

1881年,开滦矿务局修筑的唐山胥各庄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图为1892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及其幕僚视察天津至唐山铁路时在唐山站合影。



13


1906年,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建立的林西矿发电厂。

14

19世纪开平矿务局砖厂的打砖机(选自《开滦建矿120周年特刊》)



15

1881年唐廷枢主持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选自《开滦建矿120周年特刊》)


16
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龙号机车(选自《唐山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17

清代的开平煤矿(选自《开滦建矿120周年特刊》)
  看起来马路楼房不错,要是彩照,一定也是田园风光


18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2月,北洋大臣李鸿章为防御沙俄侵略,加强边防联系,奏准朝廷,将奉天--吉林的电报线经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延至珲春,该线路1886年9月建成,线路全长1072.5公里,这是黑龙江地区第一条电报线路。1887年,经练兵大臣穆图善奏请光绪皇帝,设吉林--大黑河电报线路,途经黑龙江茂兴、齐齐哈尔、布拉哈、墨尔根,达大黑河,全长1080公里,至1911年,黑龙江地区设有电报局所19处。



19


黑龙江地区的无线电台最早于1905年由俄军在哈尔滨设立,电台为火花式,功率5000瓦。1922年,中国政府接管此电台,更名为东三省哈尔滨无线电台,通信距离白天1300公里,夜间2600公里。翌年,开通哈尔滨至上海、哈尔滨至天津的直达电报电路。1923年,为传递军情和灵通消息,东三省保安司令张作霖命令建立哈尔滨、齐齐哈尔临时军事电台,至1931年,黑龙江地区有龙江、漠河、瑷珲、嫩江、肇东、绥化、海伦、肇州、讷河、呼兰、巴彦、通河、龙镇、东兴镇、绥东、黑河、绥芬河、富锦、萝北、欧浦、呼玛、密山、乌云、佛山、抚远、虎林、依兰等地设立了无线电台。而且,无线电台在军事应用的同时,开始民用。


20


黑龙江长途电话通信始于1907年,当时在省会城市齐齐哈尔设立官办电话局。在昂昂溪开通了第一条人工长途电话电路并设长途电话分局,至昂昂溪开通了第一条人工长途电话电路并设长途电话分局,设备为磁石式人工交换机,1924年至1931年间,分别在安达、拜泉、哈尔滨、满沟、泰安等地设立长途电话分局。至1941年底,全省长途电话局所达143处,长途电话电路达到185条。1945年,即东北解放前夕,黑龙江地区的长途电话局所和线路遭到了破坏,长途电话通信几乎瘫痪。



21


黑龙江地区市内电话始建于1906年,当时的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令电报局代为筹设电话,并由财政局筹措资银2500两,次年又官拨平银1万两,在齐齐哈尔设立了黑龙江第一个电话局--黑龙江省城电话局,由黑龙江行省公署劝业司管辖。1908年,哈尔滨傅家甸商务总会设傅家甸电话局,市街线路全长约20里。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商业日渐繁荣,为灵通通信息,哈尔滨以北、齐齐哈尔以南地区各城市商民纷纷创办市内电话局,1922--1928年,黑龙江地区东部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城镇也先后设立市内电话局,到1931年,黑龙江地区共有市内电话局41处,其中多数为商人投资的商办电话局,也有少数的官商合办和官办电话局。黑龙江市内电话创办之初,设备大多比较简陋,黑龙江省城电话局交换设备为50门和10门磁石交换机各一部,终端设备为用户壁机29部。1910年,哈尔滨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自动交换机,为黑龙江地区使用自动电话交换设备之始。
  至1938年,分别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装设了史端桥和西门子自动交换机总计达二万门。



22

20响驳壳枪。
  
  这把是中国外销的拼装枪,9mm口径


23

汉阳兵工厂制造的驳壳枪完全分解。无铆钉,唯一的螺丝是在握把上


24

大沽自来得手枪。本枪采用了早期毛瑟平滑表面的设计,与其他毛瑟在表面有车出纹路不同。 在枪膛上面, 有烙印的英文大沽海军船坞(Taku Naval Dockyard)字样, 在弹匣的上弹板侧面有中文的“好”字, 其他没有别的识别字样。据说大沽一共生产了5,000至6,000把自来得手枪, 序号至1,000为标准的毛瑟车纹表面, 烙印在右侧。



25

小结:
  
  (以前在小学、初中政治课本上,经常读到旧中国连铁钉和火柴都不能生产,那么旧中国到底能生产什么?)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26

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

近代开采延长石油,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拨银8100两为资<屯垦经费),开办延长油厂,并令知县洪寅为总办。经武汉化验油质,成分特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开钻,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此井钻采成功,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从此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独山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同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矿.

27

看看这个贴,近一个世纪前的安源煤矿工人和现在的煤矿工人的对比,更加深刻!
  
  
  
  
  
    [图文]神奇火红的热土--安源
    【专题】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
    
    http://www.northeast.cn   2005-09-17 07:40:08
    
      东北网9月16日电(记者 单志华) 这是一方神奇而火红的热土,它集中国近代工业先驱、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秋收起义爆发地、中国工农革命军诞生地、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众多殊荣于一身。这就是江西省萍乡市的红色旅游胜地--安源。
    
      安源煤矿创办于1898年,中国当时十大厂矿之一。但是汇集在安源的万余名矿工的生活条件却极其恶劣,深受压迫。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把安源作为工人运动的基地,成功组织和取得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安源成为“无产阶级的大本营”。
    
      在安源持续十年的工人运动中,先后有5000余路矿工人,投入革命洪流,跟着毛泽东同志奔向井冈山,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总平巷里走出了杨得志、肖劲光、吴烈、吴运铎、熊飞等国家和军队的高层领导干部。
    
  
  
    安源煤矿的历史、现状与美好前景
    
    中广网 2005-09-17 02:50:04
    
     安源煤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又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具有悠久和光荣的历史文化内涵。安源煤矿现年产量90万吨,煤种为1/3焦煤、主要产品为11级冶炼精煤和电混煤。
    
     安源煤矿创办于1898年。清末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是中国当时十大厂矿之一。1908年,萍乡煤矿成为中国当时最大股份制企业——汉冶萍公司的组成部分。它创办了中国煤炭行业最早的煤质化验机构,煤矿银行,煤矿矿务学堂,煤矿医院。最早在煤矿采用电力运输、掘进、排水、照明。它所生产的煤焦获1914年意大利罗马世界博展会最优等奖,同时送展的耐火砖获银牌奖。它生产了中国甚至亚洲最早的机制煤砖,在中国最早使用了煤焦商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钢材需求量的增长,安源煤矿发展达到最高峰,最高年产达111.5万吨。
    
    
     尽管当时安源生产技术非常先进,煤炭生产呈现畸形的繁华景象,但是汇集在安源的万余名矿工的生活条件却极其恶劣,深受帝、官、封的压迫。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把安源作为工人运动的基地,先后派李立三、刘少奇来安源开展革命活动,成功组织和取得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并把它建设成“无产阶级的大本营”,在历时近10年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安源路矿支部,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安源地委党校,创办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创办了第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工人报刊——《安源旬刊》,创建了第一个中国少年儿童团组织——安源童子军,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工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修建了中国工人自己的第一个工会大厦——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大楼,爆发了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在这场持续十年的工人运动中,先后有5000余路矿工人,投入革命洪流,跟着毛泽东同志奔向井冈山,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总平巷里走出了杨得志、肖劲光、吴烈、吴运铎、熊飞等国家和军队的高层领导干部。
    
    
     1939年因为日寇侵略,安源矿被迫停产关闭。抗战胜利后,安源煤矿与高坑煤矿局合组为赣西煤矿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萍乡矿务局,隶属煤炭工业部。安源煤矿1954年在废墟上复矿,通过改扩建工程,生产能力达到年产90万吨,成为萍乡矿务局七座矿井中最大的煤矿,至今仍在萍乡矿业集团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复矿以后的安源工人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飞跃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发扬“义无反顾,再创辉煌”的安源精神,不断扩大煤炭生产规模,从最初的设计所生产能力45万吨攀升到90万吨,1978年到1991年连续14年年产突破百万吨大关,最高年产121万吨,截至2004年止,已为国家奉献5000多万吨优质煤炭。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安源煤矿在矿井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下,克服了深部开采带来的诸多困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不断促进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在矿井原煤生产保持90万吨水平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煤炭品种,冶炼精煤从无到有,形成年产30万吨的生产能力,占商品煤的60%;企业效益一年一个台阶,2004年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矿井质量标准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03年在全省安全程度评估中被评为江西省唯一A类煤矿,2004年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江西省第0001号《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矿容矿貌焕然一新,百年老矿进入了历史上第三个煤炭生产黄金时期。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蓬勃发展。近年来,安源煤矿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总“模范职工之家”和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煤炭系统文明单位”、“煤炭工业省级先进单位”等近百个荣誉称号,2004年又被授予“全国文明煤矿”、萍矿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红旗党委”等称号。
    
    
     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安源煤矿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近代煤炭工业和红色工人运动活动遗址和遗迹,成为今天旅游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仅矿区就有总平巷、谈判大楼、盛公祠、毛主席来安源旧址等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八方井直井、香樟林、东南西北四大洋楼等。近年来,安源煤矿通过改造矿区脏乱差现象整合矿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矿区房屋、道路进行了美化、亮化和绿化,并投资几百万元兴建了毛主席来安源铜像广场、总平巷广场等四个小型广场,修建了盛公祠上山公路,将所有旅游资源有机串连成一个环境优雅的旅游圈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为了适应红色旅游热和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需要,安源煤矿积极申报国家矿山公园,并通过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将矿区的矿业遗迹和人文景观的建设开发与萍乡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打算在盛公祠建设中国煤炭工业博物馆,开发总平巷至八方井直井的矿井旅游体验活动,矿区安源群地质遗迹旅游考察线等活动,以发展旅游经济,为百年老矿实施战略性转移积蓄力量,开辟新产业,促进企业在新世纪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从这些文字介绍中,我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工人生活的很具体的描述,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发生塌方瓦斯爆炸的任何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7,80年前的安源煤矿没有发生煤矿塌方瓦斯爆炸,煤矿工人没有死亡!
    
    在历史的车轮前进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在站起来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询结果集
    
     栏目   论 题  作者 发表日期
    帖图专区 [新闻]矿难,大地的悲歌 壮志凌云一号 2005-12-05 08:34
    帖图专区 [新闻]关注矿难,关注矿工——大家来顶!!(转载) 微笑的忧伤 2005-12-02 13:36
    帖图专区 [其它]生命的震撼!——写在黑龙江七台河矿难之后 松香1995 2005-11-30 18:37
    帖图专区 [人物]震撼图片!黑龙江矿难矿工获救瞬间(转载) 皇明 2005-11-30 11:53
    帖图专区 [新闻]黑龙江矿难遇难矿工早出殡可多获补贴(转载) 清与浊 2005-11-30 09:18
    帖图专区 [新闻]七台河矿难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148人(转载) 火狐狸2005x 2005-11-29 21:31
    帖图专区 [新闻]矿难(转载) 淄水长流 2005-11-09 12:32
    帖图专区 [风景]和谐社会的明证,邢台矿难已有16人获救(转载) 500楼 2005-11-08 12:28
    帖图专区 [新闻]新疆乌苏矿难16矿工死亡 出事矿井井长逃逸(转载) 山-东 2005-10-29 06:59
    帖图专区 [其它]『贴图专区』 [风景]网上矿难遇害者纪念馆 沧海01 2005-10-04 20:40
    帖图专区 [人物]鹤煤矿难善后工作进行中 27具遇难矿工遗体升井(转载) 山-东 2005-10-04 06:22
    帖图专区 [风景]惨绝人寰:山西宁武矿难尸体瞒报转移到内蒙古(转载) 周刚杰 2005-09-03 09:16
    帖图专区 [人物]广东矿难理赔工作已启动 将为遇难矿工立碑(转载) 山-东 2005-08-31 05:56
    帖图专区 [原创]出了这么多矿难,有没有办法? ydoyb 2005-08-30 23:47
    帖图专区 [人物]广东兴宁矿难123名矿工遇难 抢救工作停止(转载) 上铺烟灰 2005-08-30 08:57
    帖图专区 [人物]矿难挖尸体现场!建议以悲痛的心情看贴并回帖表示尊重(组图)(转载) 纵酒莫贪花 2005-08-17 17:48
    帖图专区 [其它]8-7矿难背后现官商结合内幕 当事人欲花钱摆平(转载) 山-东 2005-08-14 03:49
    帖图专区 [其它]矿难,用血书写的腐败报告 (转) 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全中国的贪官(转载) 找回秋天 2005-08-12 21:10
    帖图专区 [原创]"广东兴宁矿难"边救援边收税!!! 民粹 2005-08-11 12:31
    帖图专区 [其它]央视良心何在?大兴矿难抢救正当时,央视却对老美航机降落大搞直播 风行侠 2005-08-10 13:56
    帖图专区 [风景]矿难家属的血泪哭诉----恩施三民工遇难重庆小煤矿 家属索赔竟遭非人虐待(转 周刚杰 2005-07-23 17:40
    帖图专区 [风景]网上矿难遇害者纪念馆 周刚杰 2005-07-21 18:21
    帖图专区 [原创]从新疆矿难\伦敦爆炸案中你想到了什么? 温柔的猎人 2005-07-12 08:34
  
  
  
    从这些文字介绍中,我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工人生活的很具体的描述,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发生塌方瓦斯爆炸的任何记录!没有看到任何矿主残酷压迫剥削煤矿工人的任何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7,80年前的安源煤矿没有发生煤矿塌方瓦斯爆炸,煤矿工人没有死亡!
    在历史的车轮前进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在站起来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看看今天当家作主的旷工们的幸福生活!
  
  



28


今天当家作主的旷工们的幸福生活!
  
  
  
    


29

从这些文字介绍中,我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工人生活的很具体的描述,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发生塌方瓦斯爆炸的任何记录!没有看到任何矿主残酷压迫剥削煤矿工人的任何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7,80年前的安源煤矿没有发生煤矿塌方瓦斯爆炸,煤矿工人没有死亡!
  在历史的车轮前进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在站起来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看看今天当家作主的旷工们的幸福生活!
  
  



30


 2005年8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湾子煤矿瓦斯爆炸,14人死亡,2人失踪。
    2005年8月19日,吉林省舒兰矿务局五井发生透水事故,当班入井工人152人,16人被困井下。
  
  



31


从这些文字介绍中,我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工人生活的很具体的描述,没有看到关于安源煤矿发生塌方瓦斯爆炸的任何记录!没有看到任何矿主残酷压迫剥削煤矿工人的任何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7,80年前的安源煤矿没有发生煤矿塌方瓦斯爆炸,煤矿工人没有死亡!
  在历史的车轮前进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在站起来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看看今天当家作主的旷工们的幸福生活!
  



32

看看今天当家作主的旷工们的幸福生活!
  



33


旧中国执政者实在是生不逢时,连年的内外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北伐战争,民国刚建立又是内战,没几年日本人又打进来了,日本人刚投降接着又是内战。旧中国确实没能建立健全的工业体系。但这和“旧中国连火柴铁钉都生产不了”有天壤之别吧?
  
  难道旧中国落后就一定连火柴铁钉都生产不了(却生产出万吨巨轮)?
  
  
  
  
  看看今天的老师们的教案,还在向孩子们讲述着“旧中国连火柴铁钉都生产不了”的“历史”:
  
  腾飞吧!祖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4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二、栏目意图
  ...
  
  4.“读一读”栏目提供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体育事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学可结合我国健儿在重大比赛中的获奖情况,以及我国成功举办过的大型国际赛事,和即将在2008年承办奥运会的有关事例,说明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段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段文字说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航天事业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法建议:
  
    1.为了学生理解解放前我国十分落后,教师上课可以出示一些实物,比如:火柴、钉子等。以此告诉学生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国家连这样的小东西都生产不了,可见,旧中国十分落后。
  
  ...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34

再看看初中课程怎么讲的(要知道九年制义务教育到初三就完了)
  
  [科目]地理
  
  [年级]初二年级
  
  [章节]第八章第一节
  
  [关键词]工业基地
  
  [文件]c8-1.doc
  
  [标题]第八章中国的工业第一节中国工业的发展
  
  [内容]
  
  
  
  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第一节 中国工业的发展
  
   左面的图又代表什么呢?(学生答:办公用品)是的,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工业产品,电话机、复印机、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用到哪些工业产品呢?(学生列举: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等电化教育设备;黑板、黑板笔、挂图、模型等教学用具;书本、铅笔盒、笔尺规等学习用具。)
  
   右图主要代表的是建筑材料,像砖瓦、水泥、玻璃、铝合金、钢筋、涂料、缆线等也都是工业产品。
  
  ......
  
  【讲述】旧中国的工业不但工业产量低,而且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主要是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因此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车是“洋车”,收音机是“洋匣子”,就连一些最普通的日用品像铁钉、火柴、煤油也需要进口,都称“洋钉”、“洋火”、“洋油”。
  
  ......


35


教科书一笔抹杀了旧中国实业家们的功绩
  
  统计数字表明,从1912年起到1927年国内共开设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火柴厂达115家左右(杜询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
  
  刘鸿生创办鸿生公司,联合荧昌和中华两家火柴厂,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1930年当年产量和销售量都达到了全国火柴产销量的22%,成为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
  
  青年时期的刘鸿生



36

1900年前后的汉口外滩
  
  颇具现代城市模样。




37
上海向来是窗口,再来看看旧上海,莺歌燕舞好不繁华。你可以说当时全国老百姓距离那种生活很遥远,但今天不也是这样吗?能在上海那样昂贵的城市有房有车安居乐业的又有多少人?只知道很多人家还挤在十几平米的小阁楼里.
  
  
  
  



38


旧上海的城市建设还是相当有水准的



39


以前看到扛着麻袋的搬运工人,总觉得那是旧中国的情况。
  如今重庆的成千上万的替人搬运东西的棒棒军实际上也是这样。



40


新时代的重庆棒棒军,人数少说也有十万





41


旧上海,街道还算整洁,路边行人的衣服还算不错。



42


旧上海街头



43


旧上海的医院
  
  旧上海的医院扫描
  
  西医医院的建立
  
  上海开埠前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郎中以游走或坐堂等方式行医。开埠后随着传教士的进入,上海出现了综合性的西医医院。自从1844 年起,基督教会开设了仁济医院、同仁医院,天主教会开设了公济医院、广慈医院等,到1910年共计达14家。
  
  仁济医院在开办的最初13年中,医治病人13万人次,1860年为16113人次,1861年为38069人次,1870年为42695人次,1875年为56624人次。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要知道,当时全市人口才五六十万.
  
  可见那时也不是只有资本家有钱人才能看得起病。倒是今天的医改弄得大家都看不起病了。
  
  
  广慈医院的标志性建筑



44

跟上先进的医疗潮流
  
  西医医院的出现,使上海跟上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潮流。如1849年继乙醚麻醉法后又问世了氯仿麻醉法,第二年上海的医院中就运用于外科手术。 1875年西方施行了第一例无菌手术,一年后上海医院的重要外科手术亦均在无菌情况下操作。随着无菌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医务人员开始重视清洁并穿戴灭菌手术衣,手术室内的大量围观者也被禁止。这些都为当时上海的医院及时采纳。上海的宝隆医院在1912年已经建立了X光机室牞上世纪20年代,仁济医院从国外购置了2台X光机,属当时的先进医疗设备。除此之外,细胞病理学说、微生物病原学及西方学者对各种病菌的发现和描述、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临床检查法等,都随着该时期新的医生来华而迅速传入上海教会医院。
  
  
  中国红十字总院病房楼



45

旧上海最豪华的电影院——南京大戏院


46

20世纪初的上海赛狗场



47



旧上海的建筑气势不凡



48

1884年,金陵制造局第一次制造出可移动的车轮式37mm2磅后膛炮。该炮为架退式,有完善的炮闩,装弹简便迅速;制炮材料由青铜或铸铁改为普通钢或锰钢,提高了炮管的强度;炮弹也由球状改为长形,并附有弹带。这些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炮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大大胜过以往生产的前装炮。该炮试制成功后,即投入了批量生产。在中法战争中,金陵制造局生产的这种后膛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49


1863年,苏州洋炮局生产了短炸炮(前装炮),俗称田鸡炮,被洋人称为天炮。其特点是炮身短、重量轻、射角大、炮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小,因而射程较远。由于弹道弯曲,对打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及有掩盖的工事有很好的效果。该炮在当时的中国是唯一较先进的武器。



50


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通称十门连珠炮),为美国人在1861年所发明。1884年,金陵制造局开始制造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该枪口径11毫米,枪管有膛线12条;配有6至10支枪管,可在一固定的中心轴上回转按序装填发射。每分钟可连续射出子弹350发,射程可达2000米。在中法战争中,局里生产的这种枪及后膛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金陵制造局仿制的加提林轮回机关枪



51


吉林机器局
  
  。
  
  1881年6月26日,经吴大瀓(时督办宁古塔三性浑春事宜)等奏请清廷批准,开办吉林机器局,1887年8月,火药局建成,至此,建设工程全部竣工。
  
  吉林机器局建成时,全局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各类机器设备计275台,大部分购自德国,部分购自美国和英国,仅机械加工部分开办经费即耗银25万两,全局常年经费约10万两。生产机构:设机器正厂、东厂、西厂、轧钢处、翻砂厂、熟铁厂、木工厂、锯木厂、拉火厂、电气厂、画图房,火药局单独分设。派驻机构:设营口转运局,负责上海、天津等地外购材料转运;设乐亭制造分局,为分驻昌黎、乐亭境内的吉林边防军修理枪炮和复装子弹。另开办表正书院(机械制造工业专科学校),招收满、汉子弟30余名入学,开办两年后因缺乏经费停办。
  
  该局曾在1882年建局初期,试铸成厂平一两银质样币,后又铸成多种银币,1896年获清政府批准大量生产发行。从1896年11月至1899年7月,获盈余银34万余两,为自身发展和武备军调提供了经费补充。
  
  
  
  清吉林机器局造厂平银币

52


中国原无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至甲午中日开战时中国拥有的大型军工厂如下: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局 天津机器局 金陵机器制造局 湖北枪炮厂 四川机器局 山东机器局 吉林机器局 广东制造枪弹厂
  黄埔船坞 大沽船坞


53


金陵兵工厂 宁造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5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