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易的思考

一个以思考为娱乐的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歧视的边界

(2007-09-27 06:24:00) 下一个

 

歧视的边界

 

歧视,顾名思义,就是瞧不起的意思。英语中这个词 Discrimination,是区别对待的意思。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其实,抱有歧视他人的态度的人,往往在另一种人面前又是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样子。所以,英语中的这个“区别对待”的意思,似乎更准确地解释了这个行为模式。

很多人容易对“歧视”这个词产生误解,认为对人对事有消极的看法就是歧视。比如说只要认为黑人智商低,就是歧视。其实不然。任何一个种族,都会有自己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是积极的或优秀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或者落后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人或一族人,都有权力得出,也不可能不得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黑人。黑人普遍来说的确不喜欢受教育;黑人在美国的犯罪率的确高出于白人或者其他种族的人;黑人总的来说智商就是偏低。这些都是事实,这些结论都属于理性的判断。再比如中国人,普遍举止粗俗,缺乏教养,不爱卫生。这也是事实。对事实的了解并非歧视。再进一层,如果因为黑人智商相对低下,那么只要见到一个黑人,就认为这个黑人智商一定很低,这算是有点歧视的味道,但严格说来还是不是歧视,而只是一种不完善的判断而已。因为它还制定留在判断上,没有上升到具体的行为态度上。再走远一点,如果认为每一个黑人智商都很低,并由此就认为他们在人格中的低级者从而可以蔑视,可以不尊重,不应该享受其它人种所享受的一些权利,这,就算是跨进了“歧视”的边界。

所以,歧视是这样一种态度:它把人类的外在属性,文化程度,肤色,名誉,智商等等视为人格高下的尺度并予区别对待之。对一个种族的特性的认识,是思想;对一个种族包括其所有个体都采取蔑视态度,就是歧视。当然,思想是态度种子,但思想并不一定就导致歧视的态度。就像上面局的例子,一个人可能认为所有的黑人都智商很低,但如果他/她不把智商低作为歧视的理由,这个人就不会去瞧不起黑人。历史上很多主张种族主义的思想家并不都是种族歧视者,而种族主义者(如希特勒)也不能划归于思想家之流。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下种族主义。种族主义思想在二战前曾经在学术界作为一种人类学(anthropology)的流派而流行一度。这个流派的基本观念是各种族的性格特征之差异归因于与该种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气候,生存方式,饮食等等。此观念与进化论的关系及大,认为有适度挑战性的自然环境是优秀种族的产生的根本条件。这个“适度”,是指既不太舒适又不太严峻自然条件。因为太舒适的的自然条件会导致人种的懒惰,太严峻的太有挑战性的自然条件又会导致人种的灭亡,而适度的挑战性最易于形成坚强的民族品行。这个理论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曾经很风靡,影响了那一代文人,也是当时的文人反省中国文化落后的原因之一*。本来,这个思想观念只是一种学术思潮,结果后来被独裁者演变成了政治态度,成了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种屠杀的理论根据。所以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把种族主义列为了禁忌。于是人们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看法只能包藏在心里,一旦吐露就会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

其实,如上面我已经提到的,歧视,是和拥有什么思想没有太大关系的。人之所以要歧视他人的真正原因,是要拿一些外在因素,如地位,学位,种族等等来肯定自己的优越,而之所以要肯定自己的优越,就是由于自己的优越还不够充分,需要看到别人的不优越来证明之。所以,任何一种歧视,都是自卑的产品,而不是思想的结果。

我以为,人类在种族之间和阶层之间的区别是既成事实。至于这些不同的特性孰优孰劣,是很难断定的事情,或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这个差别的理性判断,和拿这个差别当筹码来歧视他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换句话,就是说一个对种族,等级或人类的其他群体差异有深刻认识的人,也可以同时是一个尊重他人的,没有丝毫歧视态度的人。只有那些缺乏理性和自尊的人,才会借别人的思想之果,跨越歧视的边界,成为一方面歧视人,另一方面又被人歧视的人。

 

  

*参见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

09.25.2007 Durham, NC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春江水 回复 悄悄话 好文!非常同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