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傅新元致一个网友讨论120科技工作者的公开信,并回答新语丝

(2007-02-04 12:23:25) 下一个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傅新元致一个网友讨论120科技工作者的公开信,并回答新语丝  (收信人姓名应要求被略去)    谢谢你的来信所提到部分网友对公开信第6条的质疑和其他疑问。这几天我忙于专业工作,没有时间作一详尽的回复。有空时,我再多写些。在此,请允许我对几个关键的问题再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评论。   1.	公开信完全没有要政府管制言论自由。  公开信中文版第6条 "我们理解并感谢公众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强烈指责。很显然,公众有权利知道科技工作者利用公众基金所从事的研究活动。可是,我们应当指出,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问题,由于其过于专业化和技术性,一般需要由一个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加以调查,判断和决定。在缺乏适当调查的情况下,任何企图误导公众或利用新闻媒体去求得偏袒支持,或匿名进行公开人身攻击或传播谣言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必须加以制止."   其中的最后一句,"必须加以制止"。竟会被部分人士强行理解为要求中国政府控制新闻媒体。基于这样的片面理解,从而进一步对公开信的这一莫须有的观点加以激烈抨击。这样的逻辑推论为我始料未及。根据这样的推论,制止匿名人身攻击和谣言传播成了一个罪过。  英文里有一句话,“Do not put your words in my mouth" , 我现在真是深有体会。  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习惯了要管什么,首先是自己管自己,或由法律来管,从没想过要什么政府来管,政府仅仅是要对我们服务的,仆人而已。而在中国生活经历中,要管似乎只有政府有权来管。因此,一说要管,就理解为由政府出面。这真使我大开眼界。大概这也是这少部分人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公开信签名者有自己的言论自由,有权向有关负责机构和人物呼吁,要求合适的立法或建立规则。但是绝不是要政府来干预言论自由。给当权人写公开信表达意见这种做法,中外不乏先例。例如,曾是捷克异议分子的哈维尔,就曾不断地给当时的捷克独裁者写信,要求社会改革,对捷克最终的良性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哈维尔写的这些上书,已成为促进现代社会和平,理性的变革的重要的历史文献。我相信这部分对公开信不满的人士,不会由此去指责哈维尔当时的做法吧。  就这封公开信所关注的科学道德而言,管理首先是自己管好自己:我们要自律自戒。同时应该明确,学术不端最终须用法律和合适的规则来制约和处理。 此公开信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我认为,就是促使在中国建立一系列有效处理学术不端的机制,规则和有关实施机构(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研究诚信办公室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并加强教育,防止不端行为发生。    不论怎样,我愿意协商,求同存异,尽量理解他人的可能不同的反应和想法。并尊重他人的真实感受。我也应该反省下自己。如你信中所言,第六条中这最后一句话,由于主语不明,是容易被部分人误解,或随意解读。 这对我是个学习过程。以后我必须写得更加细心,希望表达得更加准确严密。如果有差错和误解,我将虚心地对待。  我已经好久没有写面向公众的文章了,用词择句方面是缺乏敏感。 回想起来,饶毅教授有先见之明,在第七修改稿时,他曾经把最后一句加上主语, 将相对应的一句改成:“任何企图误导公众、或利用媒体去求得偏袒支持,匿名进行人身攻击、或广泛传播谣言的行为都是不妥当、不可为正式调查所接受的。”这样的表达方式,语气弱了些,但主语较明晰,或许会减少误解。   无论如何,我感谢所有的建议,批评,甚至指责。我相信,绝大多数真实地理解了这封公开信的人士,是支持我们的。对于我自己,从大家对公开信的关心和我收到大量电子邮件,我欣喜地见到共同反对的学术不端的一致见解。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的见解,和加深对不同观点,甚至激进的大批判的理解以及谅解。   更高兴的是,对公开信的讨论,导致了关于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剧烈辩论,令我受益不浅。我乐于见到这种发展,衷心感谢推动这一发展的网友。谢谢你们。  中国需要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正是我的一贯主张。新闻媒体和公众,均应有权表达观点而不受政府言论审查。这一点,对于建立一个开放的中国,其中每个人都受到公平对待,并确保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是至关重要的。此立场,我在稍早的个人的公开信里已经说了,我在此重申一遍。  2.	媒体有权监督。  尤其值得指出, 我强烈支持媒体和公众对一切重大事件发挥督察作用。我完全同意新闻媒体和公众有权监督科学家的行为,特别在对学术不端的监察中,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确可发挥极大的作用。 某些中国当权者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的干涉和管制是阻碍碍中国进步的原因之一。实施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在当前的中国极为重要和必需的(在这里我用了许多强烈的助词,不是我强势,而是防止有些人再产生误解)。   公开信只是指出了,因为专业化和技术性的问题,“一般需要由一个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加以调查,判断和决定”。对于科学不端的真实裁断和结论,还是要通过正当程序,由专家经过正规调查来作出,不能仅仅基于普通人的印象和新闻媒体的报导。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这不是说媒体不能报道、外行不能发言,技术性强的问题,权威和决定在于专家委员会。   所以,我们需要舆论的压力,同时更需要合法的,专业的处理。对于有不良企图的个人诬告,也要有所警觉。中国现在需要建立一套专业处理的机制和机构,不仅要有舆论,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合理合法的处理方法。 没有权威的委员会调查,光依靠舆论,难以想象能得出公众信服的结论,也不能给予适当的处理。  以上就是我的真实看法。 我相信,这也是公开信签名人在第六条里表达的主要愿望之一。  更重要的,公开信表达了对学术不端的关注和谴责,这是公开信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已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达到了我们首要的目的,我感到欣慰。我衷心感谢我的同仁:我们大家做了努力,尽了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正当的社会责任。   3.  新语丝和学术打假。  此外,公开信中并没有提到新语丝,也没有对任何报道的事件加以判断。 实际上,公开信和新语丝有不少一致的地方,在许多关键问题上相为互补。许多给我来信的网友,也指出了这点。  在我的个人的公开信中,我已经表达了我自己的对新语丝的看法。 作为一个监察者(watch-dog)和一个同仁网站,新语丝有监督和揭发科学不端的发言权利。它对中国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有一定的阻吓作用。  在肯定新语丝的投书者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毋庸讳言,网上发动群众打假,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只有在正规机制下,才能得到被告的原始记录。调用多学科的专家对复杂的学术不端,做切实的调查,作出最终的判断和结论。所以,公开信呼吁在科技界建立权威的机制,是推动中国有效地管理学术不端。显然,正规机制有着舆论干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语丝上张贴的有些文章,尚欠公平,或反映了某种主观臆断,我不尽同意,但凡是对我的批评,我都虚心听取,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我感谢在新语丝上对此公开信的和我的来信的善意的评论和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大部分读者也都会对120人公开信,我个人的公开信,及对我个人的见解和行为,以及对新语丝上的各种评论作出他们的理性的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新语丝上的许多科普文章,写的不错。可能许多常去新语丝的对科技关心的人,并不清楚《新语丝》同时作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等作品,也有一定建树。我假日有空时,常去那里冲网和欣赏。  在此,我重申,尽管不赞同新语丝的部分观点和有些不理性的评论,我全力支持新语丝的存在,并强烈反对中国有关当局对新语丝读书论坛和其他海外论坛的审查和封锁。  最后,我想起了古希腊的学者苏格拉底,他因为提倡无神论和理性,导致被不理解的人强加罪行而处死。看来,对理性诉求的排斥,自古即有,中外皆然。在纪念文革四十周年的当日,写下此信,也感触万千。  不过,我坚信,用我们的共同努力,使理性的光辉最终会照亮每一黑暗的角落和不透的心灵。   我希望,由公开信所引发的有关研究诚信的理性和现实的辩论,能够最终使我们大家都获益非浅。也有助于中国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顺祝愉快,  傅新元   二零零六年五月十六日。 (XYS20060517)◇◇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