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穆斯林爱耶稣,基督徒恨穆罕默德,谁宽容?谁博爱?ZT

(2007-06-06 07:05:27) 下一个
http://krugerriver.spaces.live.com/blog/cns!667B2B6C97081422!215.entry


穆斯林爱耶稣,基督徒恨穆罕默德,谁宽容?谁博爱?ZT


生于伯利恒的穆斯林先知


(译自《卫报》12月23日,作者凯伦¨阿姆斯特朗)
632年,历经5年的可怕战争后,阿拉伯汉志的城市麦加向穆斯林军队开城投降。没
有流血,没有人被强迫皈依伊斯兰教,但先知穆罕默德下令拆毁所有被尊为神的偶
像。麦加城中心古老的花岗石神庙“克尔白”的内墙上绘有一些壁画,其中一幅据
说是玛丽怀抱耶稣。穆罕默德立即上前,虔诚地脱下长袍盖住此画,下令销毁所有
其他壁画,唯独保留此幅。

这个故事可能让西方人感到奇怪,自十字军东征以来,西方人就一直把伊斯兰教当
作基督教的死敌,但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在到处都是圣母抱婴图的时候,重提这样
的故事不无裨益。它提醒我们,所谓的文明冲突并非不可避免。许多个世纪以来,
穆斯林珍视耶稣的画像,《古兰经》将他尊为最伟大的先知之一,而且从伊斯兰教
初创时期开始,耶稣就是后起的穆斯化的重要特征。

有些重要的东西需要基督徒和穆斯林了解──尤其是在圣诞节。《古兰经》不认为
耶稣具有神性,但对他的处女受孕和出生做了比《新约》更详细的记载,并将其作
为所有人类开始具备圣灵的重要象征(《古兰经》19章17-29节,21章91节)。和
其他伟大的先知一样,玛丽接受了圣灵、怀上了耶稣,他将成为主的仆人,给世界
带来和平、亲切与同情。

《古兰经》不敢像基督徒那样称耶稣是“神的儿子”,而是尽力否认耶稣的神性,
以从他身上“清洗”这种渎神的联想。《古兰经》多次强调,耶稣和穆罕默德一样
完,全是个凡人,基督徒完全误解了他们手中的经文。但它也承认,最博学和虔诚
的基督徒(尤其是僧侣和牧师)不认为耶稣有神性;在所有敬神的人中,这些人最
亲近穆斯林(《古兰经》5章85-86节)。

应当说一些基督徒对于道成肉身有著很简单的理解。当保罗、马太、马可和路加等
《新约》的作者称耶稣为“神的儿子”时,他们的意思不是耶稣是神。他们是在犹
太语意中使用这一短语:在希伯来文的《圣经》中,这一称呼用于凡人身上,指那
些担负神的特殊使命、和神关系非同一般的人,如某位国王、教士或先知。整个
《路加福音》与《古兰经》一致,因为路加一直称耶稣为先知。即使是将耶稣视为
神谕化身的约翰也经常在永恒的神谕和神本身之间做出区分(就如同我们的语言不
同于我们的存在本身)──尽管是微弱的区分。

《古兰经》强调,所有正道的宗教都来自神,并要求穆斯林信仰神的每位使者的启
示:“易卜拉欣、易司马仪、易司哈格、叶尔孤白和众先知:我们对于他们中的任
何一人,都不加以歧视”(《古兰经》3章84节)。但耶稣享有特殊地位,也被称为
弥赛亚、神谕和圣灵。

耶稣被认为与穆罕默德关系密切,并曾预言他的到来(《古兰经》61章6节)──就
像基督徒相信希伯来的先知曾预言过基督降临一样。《古兰经》可能受到基督教幻
影派的影响,否认耶稣曾被钉上十字架,但将他升入天堂视作其先知地位的成功证
明。穆罕默德也曾类似地神秘登霄。在世界末日的来世图景中,耶稣也会在穆罕默
德身边扮演重要角色。

在伊斯兰教兴起后的300年间,穆斯林与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基督徒
有了密切交往,并开始收集关于耶稣的几百个故事和传说;这种情况未见于在世界
上任何其他非基督教地区。其中的一些显然来自福音书(尤为流行的是《登山宝训》),

但加入了明显的穆斯林色彩。在其中将耶稣描述为向麦加朝拜、读《古兰经》、伏
地祈祷。

在其他故事里,耶稣代表了特殊的穆斯林关怀。他是穆斯林禁欲主义的伟大模范,
教导安贫、谦恭和耐心。有时他参加宗教或神学讨论:在关于宿命论的争论中他和
主张自由意志的人站在一起;他称赞原则上远离政治的穆斯林(“国王们把智慧留
给你们,所以你们应把世界留给他们”);他还谴责为政治晋升出卖知识的学者
(“不要靠神的书吃饭”)。

穆斯林在自己的精神追求中把耶稣内化为一位模范和榜样。什叶派认为耶稣和他们
信奉的具备灵性的伊玛目有密切关系,伊玛目也是在奇迹中出生,也从他们的母亲
那里继承预言能力。苏菲派尤其敬重耶稣,称他为爱的先知。12世纪的神秘主义者
伊本¨阿拉比称他为“众圣者的封印”──刻意和“众先知的封印”穆罕默德相提
并论。一些苏菲派甚至把穆斯林表白信仰的证言改为:“我作证,除安拉外别无神
灵,安拉独一无偶;我又作证,耶稣(不是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 
穆斯林对耶稣的热爱是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一种传统可以丰富另一种传统。历史
上,在穆斯林收集关于耶稣的传统文化时,欧洲的基督教学者却谴责穆罕默德是纵
欲者、牛皮大师、怙恶不悛。然而今天,穆斯林和基督徒都染上了这种顽固的习气,
只看到对方最坏的一面。

穆斯林对耶稣的热爱表明,这并非常态。在过去,在因政治原因而被隔绝于现代性
之前,穆斯林一直都能够进行严格而有益的自我批评。在今年先知耶稣的生日,他
们可以自问,如何恢复自己长久的多元化、尊敬其他宗教的传统。对基督徒而言,
在仔细考虑过穆斯林过去对他们的信仰曾是多么亲近之后,他们也应回顾自己的历
史,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过错导致自己失去了穆斯林给予的这份尊敬。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