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股市﹕一月发红包﹖

(2007-01-08 06:41:48) 下一个
美国股市﹕一月发红包﹖
2007-01-07 21:10:46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话「过新年、穿新衣、领红包」,但你知道每年一月,股票市场亦有所谓的一月效应(January Effect),也就是一月大涨现象。且根据交易者手册编辑,同时也是着名市场历史学家杰夫雷•赫兹的研究结果显示,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股市1月效应的命中率奇高无比,从1950年开始的52年中仅有4次出错,準确性高达92.3%。所以也有投资朋友戏称,一月效应是股市送投资人的红包。你準备好收红包了吗?

  据多维社报道,所谓一月效应,就是每年年初,一月份时,整体股市将会上涨,且小型股票的表现往往好于大型股。有人解释,虽然每年一月是个天候欠佳的月份,不过投资人拿年终奖金买股票,并且挪出一部分新资金到退休计划里等等,导致股市激涨。圣母大学的金融教授提姆(Tim Loughran)表示,一月效应通常来自一些资本非常小的股票,多数都是市场价值在一亿以下的公司;所以一月效应并非指股票的大体走势,实际上是指小型股与整体走势相比较,会相对强劲;再简单地说就是小型股票会在一月时大涨。

  那么,一家公司小到怎样的规模才符合这个标準?很多投资者都知道小额资本股票,就是市场价值在二十亿以下的公司。你可能也听说过微型资本这个词,指的是市场价值在五亿以下的公司,制造一月效应的股票是这些小股票,而不是多数投资者常买的或者基金中持有的那些大资本股票。还有另一派人士是看DFA U.S. Small Cap Portfolio(DFSTX),该指数基金只投资美国股票中市值最低的10%的那些股票。

  根据历史统计,近52年来,其中1月份是跌市的仅有18次,全年确实走低的有11次,五次不升不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1月效应的精确率也高达88.9%。由于人们普遍对股市产生一种长期向好情结,2007年是否也会有一样好的行情?

  专家对于今年市场对于元月效应,看法并非一致,就如同美股这一波以来,市场也是多空分歧,从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只要市场有一致的声音出现时,才是泡沫的开始,因此,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策略师麦格维(HENRY H. MCVEY)看法则是偏为悲观,他认为,投资人所习惯的年初行情,可能已经来了又走;市场市场的走势可能会有些崎岖,或许会拉回。麦格维强调,市场连续6个月的报酬都为正数,过去12个月来有11个月收红。况且,观察近几年来的走势,第4季的反弹似乎抢走了一月效应的动能,因此第1季市场果真拉回修正,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

  美林(MERRILL LYNCH)的首席投资策略师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则说,个股的品质,和报酬存在极大的差异。美股去年十二个月,连涨十一个月,而且出现连续六个月月线收红,这样看来,一月份向下修正的机会大于上涨,加上一月第一周只交易三天,在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投资人可能会获利了结。但未来将有两大经济指标出炉,分别是供给管理协会的制造业指数和十二月就业报告,会是未来的看盘重点。

  有了专家看法,一般投资大众对一月效应有什么心得?家住法拉盛的黄太太接受多维记者访问表示,她不太清楚什么是元月效应,购买股票都是抱着长期投资的心态,所以不会因为有什么特别的股市现象而改变投资策略。但是黄太太说,现在知道了,2007年开始会留意看看,说不定会做些小额投资。有着十余年投资经验的网友UK在网络留言表示,每年到了12月底,他都会开始留意可以买进的小型股票,一来是元月效应命中率高;二来是小型股票股价偏低,小笔金额就可以投资,觉对值得投资。

  展望2007年,普天寿财经公司(Prudential Financial)指出,随着美国联準会可能停止升息、油价持续稳定,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内需持续蓬勃发展等利多,预计2007年全球景气呈现温和上升,元月效应出现的可能性似乎提高,投资人可选择适当时机布局全球中小型股基金。

  美林証券投资策略师伯恩斯坦补充,虽然1月走势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并没有消失,因此他建议愿意承担一些风险的投资人,可以留意评等较低的个股。美林証券投资策略师伯恩斯坦说,基于历史的机率,C及D级个股一月份的表现通常强过大盘,再考量其走势超越大盘的力道,美林証券认为投资人应当在一月份认真考虑加码低品质的个股,以利用其不同于以往的季节走势。

  总体而言如果你是长线投资者,或许可不用急着跳入一月行情中,如果有兴趣参予,可挑些财务情况与未来展望较佳的各股,长期持有。但是如果你只是想要加入所谓的一月效应中,美林証券投资策略师伯恩斯坦表示,投资者一定要小心,在现有的投资组合中,要记得随时汰换走势较疲弱的个股;也建议投资人在低品质股走高后卖出,再加码高品质的个股。想趁着新年初始赚个红包钱的投资朋友,建议开始留意近期陆续公布的成屋销售量、消费者信心指数等,都是攸关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及消费意愿的指标,如此才可做最正确的判度断。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準备才不怕届时一月效应会不会失灵?@/P>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