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黄金十年下两岸发展的隐忧

(2010-10-04 18:29:19) 下一个

“黄金十年”虽美,但仍潜藏隐忧。



化异求同,深化两岸关系,端视两岸领导人的智慧。


??中评社 题∶黄金十年下两岸发展的隐忧,作者∶刘广华(台湾)、铭传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兼所长

??·在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特殊两国论”、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後,台湾等同於全面放弃代表全中国的宣称。

??·而更严重的是,在台湾对“代表全中国”的政治定位上退守之後,台湾民众对於身份的认同其实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

??·两岸走到现阶段并不容易,要如何异中求同,在同中存异,活化、深化两岸的和缓关系,建立一个真正无隐忧的黄金十年,就有赖两岸领导人的智慧了。

??两岸在完成ECFA签署之後,马英九政府雄心勃勃的要创建黄金十年,列早收清单的各相关企业也莫不摩拳擦掌,准备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大展身手,两岸关系和缓更上一层楼。

??然而,两岸关系在发展之中仍存有不容忽视的隐忧。这些隐忧不会因为两岸关系和缓而自动消失,不能逃避,也不能忽视,需要正视,更需要严肃以对。

??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隐忧

??虽说两岸目前有“先民後官”、“先易後难”、“先经後政”的默契。然而,政治问题暂不处理并不代表不用处理。台湾不可能期待大陆永远的让利,大陆也不可能容许台湾永远“只取不予”、“只经不政”。易言之,双方不可能期待在和缓的关系下,永远维持“先经後政”的现状。政治问题总要解决。

??究其实际,两岸的政治定位问题不在历史的遗留,而是後来的转变。冷战期间虽说意识形态当道,僵局难解,然双方基於传统主权理念,各自宣称代表全中国,互不相让。而不论彼此事实上主权所及之程度,以及真正治理之领土幅员大小为何,至少这样的政治定位对於两岸而言都是相对明确的。

??始於90年代初期,由於政治现实的限制,台湾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渐有松动。在李登辉政府主导下,於1991年修宪,在增修条文第11条将宪法的地域效力限於台、澎、金、马,承认大陆在大陆统治权的合法性,而此与宣称代表全中国的主张有相当大的背离。虽说两岸在1992年达成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共识,如今成为两岸共同认知的基础;然衡诸实际,则与原来毫不模糊的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有相当大的距离。在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特殊两国论”、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後,台湾等同於全面放弃代表全中国的宣称。

??台独主张的考量姑且不论,对於台湾而言,既然在现实上无法代表全中国,则另起炉灶主张台湾的主体性,应该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然而多年来的发展已证明,国际政治的现实并不容许台湾走出这样的一条路。因此,放弃代表全中国的宣称等於让大陆掌握“一个中国”的完整诠释权,而在“一个中国原则”及其内涵由大陆界定之後,统一与独立遂不可避免地成为两岸间最大的问题。两岸之间所谓中央、地方之分野由此而生,反分裂法也以此为立法基础,台湾的对外空间也遭受紧缩。易言之,两岸间所谓的平等地位已经无法从政治定位上来考量。

??而更严重的是,在台湾对“代表全中国”的政治定位上退守之後,台湾民众对於身份的认同其实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在2009年5月,马英九政府就任一年之後,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竟然高达64.6%,只有11.5%的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虽说仍有18.1%受访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不过广义来说,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民众已经高达82.7%。再以统独立场而言,虽然仅有26.2%的民众赞成独立,但赞成统一的民众更少,只有10.5%,维持现状的则是超过一半的54%。而在终极统独观念上,更是有45.5%认为台湾最终应该独立,相对的仅有18.7%的民众认为两岸最终应该统一。

??由於台湾的民主体制使然,这样的身分认同与统独态度极有可能在未来经由民主程序成为政治上的现实。对应於大陆不容置疑的统一立场,此一政治定位及其衍生出的身分认同趋势绝对会是黄金十年的一大阴影,两岸和平发展的一大隐忧。

??“台湾意识”问题不容忽视

??“台湾意识”的起源非常单纯,就是一般人都会有的爱乡爱土的情怀。北京人热爱北京一方之土跟台湾人自认为番薯之子的本质都是相同的,自认为是北京人或台湾人并不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事实。

??若干台独人士将这样的情怀上纲到国族意识的层次,或将其定义为反日本殖民或反外省族群的悲情意识,并试图以这样的意识作为独立建国的基础是另有用心,也夸大了“台湾意识”的意涵。平心而论,日据时期的皇民化教育姑且不谈,即令从国民政府迁台後的大中国主义教育来看,“台湾意识”都不可能有时间跟空间发展成国族意识。

??然而,“台湾意识”还是形成了。这要从两个层面来看。

??首先,从李登辉政府以来一连串的修宪、“特殊两国论”论述,一直到陈水扁政府的各种去中国化措施、本土意识的提倡,在某一程度上确实达到了区隔中国与台湾的效果,尤以年轻世代为然。易言之,对许多年轻人而言,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连结已遭切断。年轻一代多自认为台湾人,已经少有人自认是中国人,这从上述的民调数据中可见一斑。

??其次,大陆之前对台湾所采取的文攻武吓手段也确实发挥了强化“台湾意识”的推波助澜效果,诸如1995、1996年的飞弹危机、2000年对台白皮书的“三个如果”、反分裂法的通过、沿海飞弹的部署等等,在在都难以让台湾人产生同时也是中国人的认知。最普遍的质疑是,既然血浓於水,都是中国人,那为何中国人要打中国人?

??近20年来,所谓的“台湾意识”已经渐渐成为台湾人民认同上的主流。“台湾意识”并不否认大陆在文化、血缘、语言上的影响,但“台湾意识”强调的是以台湾主体性为基准,认为即便台湾文化、语言植基於中国文化、语言,但两岸不同的发展也形塑出具有台湾本身特色的文化跟语言。现阶段的“台湾意识”并未完全排除中国影响,处於同中有异的阶段。易言之,所谓的“台湾意识”其实仍在浅层的“你群”、“我群”阶段,并未深化到区分不同民族的“国族意识”阶段,也有别於传统的“台独意识”。然而,现阶段如此并不代表“台湾意识”不会进一步的深化,进而成为黄金十年的一大隐忧,两岸不宜轻忽此一问题。

??两岸军事对峙问题

??在当前两岸关系和缓的气氛中,双方军事对峙的态势往往容易遭到忽视,以为和平来临,战争远杨。衡诸实际,由於冷战时期世界两极对立的影响,也因为国共内战的遗留,两岸之间一直维持著军事对峙状态,迄今犹然。

??早自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初期,两岸间虽无大型会战,然仍互有间歇的军事冲突发生。直至1979年元旦才正式宣布停止的炮击大、小金门其实只是仪式性作为,并不代表之前两岸仍然持续进行军事冲突,也不代表两岸不会再有冲突。而从理论上而言,由於大陆从未正式宣布放弃以武力处理台湾问题,因此所谓的军事对峙可说一直延续至如今。事实上,从1979年後的15年间,两岸虽无军事冲突,却也是饱含敌意,互不往来,有时更濒临擦枪走火。在1995、1996年发生的台海飞弹危机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飞弹危机之後又已过了15年,虽说目前两岸和缓态势明显,两岸间的交流逐渐在升温之中,前景乐观。然而如前所述,只要这样的军事对峙状态存在,两岸间随时可能因为种种因素而再度出现类似飞弹危机这样的紧张态势。而此对两岸间正常的交流与发展并不有利。

??两岸间军事对峙的根源因素当然是起於60年前的国共内战,然而目前最主要的因素却是在於大陆对台湾独立趋势的担忧。如前所言,两岸如果均宣称代表全中国,代表著两岸均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之下,问题仅在於究系谁属正统中国的问题而已。而一旦台湾放弃代表全中国的宣称,大陆就必须担心台湾脱离中国而独立的问题。传统历史因素、民族情感姑且不论,没有任何一个大陆主政者承当得了失去台湾的责任。反分裂法的考量在於此,沿海飞弹瞄准台湾的考量也在於此。

??对台湾而言,在民主国家体制下,国家政体究系为何当然是全民意志之体现。历史、政治、或种族因素也许会是一个考量因素,却绝非决定性因素。也因此,台湾究竟应该与大陆统一或自行独立,纯属人民之选择,大陆不能、也不该以武力之使用为威胁,强迫台湾人民接受统一的选项。

??因此,台湾武力建构,包含对外争取军购,甚或谋求与美、日建立军事联盟就成为维持民主体制的重要选项。而这样的作法也自有其主客观因素上的形塑以及现实上的需要,并不能迳行以勾结外国或有意走向台独的观点视之。总之,两岸间的军事对峙表面上和缓,但本质上与当初时有交火的冲突状况并无两样。

??总之,两岸在目前虽是以“先同後异、先民後官、先易後难、先点後面”等各项原则来搁置争议、面对歧异、进而整合差异。但诸如上述政治、军事、及认同上的隐忧其实也不容忽视。两岸走到现阶段并不容易,要如何异中求同,在同中存异,活化、深化两岸的和缓关系,建立一个真正无隐忧的黄金十年,就有赖两岸领导人的智慧了。

??(全文刊载於《中国评论》月刊2010年9月号,总第153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