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聯合國經驗

(2008-01-16 13:20:41) 下一个
我的聯合國經驗
■ 莊士勳


十一月七日,自由廣場刊出黃玉霖副教授的《入聯營建工程每年商機逾四兆》;十一日,教育部長杜正勝在民視頭家開講節目,也談到沒有加入聯合國,國際上許多活動被排除在外,許多國際性的商機,廠商也將因此沒有資格參與。本人就是親身體驗的受害者。

一九六五年筆者獨力創立的貿易公司,承攬兩項業務,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發展東南亞國家的科學教育,向台灣採購玻璃理化儀器,供應泰、馬、印尼等國。一九七一年,蔣介石政權因為所謂「漢賊不兩立」,拒絕以台灣或其他名義留在聯合國而被逐出後,我的公司不久就接到聯合國通知,說明因為台灣不再是聯合國會員,筆者公司因此喪失供應商資格。

公司另一項業務,是美國為援助東南亞國家的醫療,向台灣採購一種法式雙頭尖型供裝填六○六特效藥的玻璃安瓿(Ampoule),運往高棉、越南。但是因為蔣政權堅持退出聯合國的後續效應,美國與蔣介石政權斷交,公司也同樣被終止供應業務。

蔣介石在其政權被逐出聯合國時喊出「處變不驚,莊敬自強」來麻醉台灣人,讓中國國民黨政權屹立不搖,卻禍延台灣成為國際孤兒。加入聯合國對台灣商機、就業,確實有可觀的助益,一定要做!雖然公投通過不代表台灣可以馬上入聯,但是如果不做,就對不起老百姓!也請泛藍不要再玩「明返聯暗反聯」的把戲,繼續欺騙台灣人了。

(作者為美商駐台代表)


曹先生這種公投…



■ 黃向


透過公投來決定入聯,台灣並非新興民主國家的創舉,許多國家皆使用公投來決定入聯與否,就連瑞士也曾經歷過兩次是否加入聯合國的公投。而公投過程中,最重要的正是人民的角色。但細看曹興誠先生「兩岸和平共處法」的建議,實為阻止台灣民主深化之舉。

制度上,公投的精神在於反映國內的直接民意,然而曹先生的建議,居然是「統一公投」應在中國要求時才進行!更荒謬的是,其建議的「統一公投」的內涵非由台灣人民自己進行辯論,而是由北京政府提出「高度自治」之內容,做為公投案的內涵。

另外,建議文中提到兩岸要和平共處必須「確定台灣不會舉辦『獨立公投』」以及「宣佈中華民國不排斥與大陸統一」;簡單說,曹先生認為台灣國家現狀是存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分裂國家法」第五條的條文之下;甚而可以推論他承認台灣目前是在中國政府的管轄範圍內了。

說明白了,該建議文就是另一個版本的「終極統一」的路徑,而且其出發點是從「台灣獨立不能做為公投選項」出發;還說,統一公投如果沒有通過,北京可以修正「高度自治」之內容,或加強其履行保證,然後另擇時機「要求」再次舉辦;其次數不限。

若民眾真的為了「兩岸和平」而誤信此言,輸家一定是台灣!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