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坛城 & 宽屏唐卡壁纸

(2009-02-13 15:23:47) 下一个

http://bbs.foyuan.net/viewthread.php?tid=5674

在藏传佛教中认为,宇宙有着一个坛城的形象。宇宙的中心就是神山,边缘是一个巨大的铁轮方形坛城的四面代表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由中心和四方组成的坛城是一个汇集能量的地方。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乱”为“治”,也就是说,可以使风雪变晴天,可以治愈疾病,也可以占领一个“乱”的国土,使野蛮民族变成信仰藏传佛教的顺民。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个政治结构。按照此一信仰,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是根据一个坛城形象的原始结构而塑造成的,此结构人之肉眼看不到。

mandala.jpg

下载 (2.03 MB)
2009-2-4 11:50



http://bbs.foyuan.net/thread-34893-1-1.html

       梵文叫作曼荼罗(梵名 mandala,藏名 dkyil-hkhor),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但是现在一般而言,是指将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图样。又译作曼拏罗、满荼罗、曼陀罗、漫荼罗等。意译为坛城、中围、轮圆具足、坛城、聚集等。

  为了修行者观想方便所绘制、雕造的曼荼罗,而有形像曼荼罗,而成为曼荼罗的表征。

  曼荼罗的梵语mandala,是由意为“心髓”、“本质”的 manda,以及意为“得”的la所组成的。因此“曼荼罗”一词即意谓“获得本质”。所谓“获得本质”,是指获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

  由于曼荼罗是真理之表征,犹如圆轮一般圆满无缺,因此也有将之译为“圆轮具足”。另外,由于曼荼罗也被认为有“证悟的场所”、“道场”的意思,而道场是设坛以供如来、菩萨聚集的场所,因此,曼荼罗又有“坛”、“集合”的意义产生。因此,聚集佛菩萨的圣像于一坛,或描绘诸尊于一处者,都可以称之为曼荼罗。

  一般我们所称的荼罗可分为四种,称为四种曼荼罗,简称四曼。即:

  1、大曼荼罗:诸尊具足相好容貌的图画,称为大曼荼罗(尊形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的成身会。

  2、三昧耶曼荼罗:即示现诸尊的本誓三昧耶,也就是将表示本尊的法器、持物,以图示象征的三昧耶图绘表示,称为三昧耶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曼荼罗的三昧耶会。

  3、法曼荼罗:这是诸尊的种子及真言,或书写种子梵字于诸尊的本位,或以法身三摩地以及一切经论的文义等来表现,称为法曼荼罗(种子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的微细会。

  4、羯磨曼荼罗:将诸尊的威仪事业铸造成像,形成立体、行为的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行动性曼荼罗,称为羯磨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的供养会。

  而这四种曼荼罗,一般又各含有三种曼荼罗,即:

  (1)都会(都门、普门)曼荼罗:是各部诸尊聚集在一起的曼荼罗,如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两部曼荼罗。

  (2)部会曼荼罗:是某一部会的诸尊,会聚在一起的曼荼罗,如佛部的佛顶曼荼罗,莲华部的十一面观音曼荼罗等。

  (3)别尊(一门)曼荼罗:这是以一位本尊为中心的曼荼罗,如释迦曼荼罗、如意轮曼荼罗等。

  我们一般所指称的曼荼罗即是以上四种大、三昧耶、法、羯磨曼荼罗。

  又作曼陀啰、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于此,以祭供者,是为曼陀罗之本体,而此坛中聚集具足诸尊诸德成一大法门,如毂辋辐具足而成圆满之车轮,是曼陀罗之义也。而常称为曼荼罗者,是图画者。此为四曼中之大曼荼罗。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曰:‘道场之处当作方坛,名曼荼罗。广狭随时。’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下曰:‘蔓陀啰,此云坛也。’探玄记二十曰:‘曼荼罗,云道场也,圆坛也。’慧琳音义十曰:‘漫荼罗无正翻,义说云圣众集会处也,即念诵坛场也。’演密钞四曰:‘漫荼罗者,此云道场。是与弟子发心得道之处,谓之道场。’大日经疏三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曰:‘漫荼罗,是轮圆之义。’又曰:‘曼荼罗,并发生义,今即名发生曼荼罗也。下菩提心种子[8740]于一切智心地,润以大悲水。[8766]照以大慧月,[876A]鼓以大方便风,[8770]不碍以大空空,[8751]能令不思议法性芽。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成佛树王,故以发生为称。’又曰:‘梵音曼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曼荼罗,是苏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能所不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曼荼罗也。以三种秘密方便攒摇众生佛性之乳,乃至经历五味成妙觉醍醐,醇净融妙不可复增。’又曰:‘漫荼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辏,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是故说为漫荼罗也。’演密钞二曰:‘漫荼罗,圣贤集会之处,万德交归之所。’同五曰:‘漫荼罗,是蕴聚积聚诸佛如来真实功德之处,故以为名。言轮圆辐辏者,以喻显法,轮即平轮,圆谓圆满,毂幅辋等相圆满故,辐辏者归会也,谓众辐归会于毂也。(中略)今借喻此漫荼罗三重法界门罔不归辏于大日心王,使三乘五乘一切众生普门进趣皆辏中胎大空之处,故曰轮圆辐辏也。’四曼义曰:‘古人翻坛,新人翻轮圆具足。’秘藏记本曰:‘曼荼罗,谓三密圆满具足义也。’一切贤圣,一切功德之集合处既名为漫荼罗,故其贤圣之身形或言语或持物或誓愿等亦悉名为漫荼罗,此以其一一轮圆具足之义在故也。大日经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言。释论谓之秘密语,旧译云咒,非正翻也。’此贤圣之语密,附以曼荼罗之称之一例也。就之而立四种之曼荼罗,以该收一切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