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入菩萨行论/(印度)寂天_在线

(2009-01-01 09:44:57) 下一个
宗萨仁波切推荐,培养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讲记-1.久美多杰堪布讲授

入菩萨行论讲记》(连载) - 菩提树下- 凤凰论坛

『入菩薩行論』由印度論師銜地爹瓦(寂天菩薩)造頌,寂天論師在瑜伽士“古蘇嚕”座前求得『文殊銳利智成就法』,通得精進修持,親見本尊;阿底峽尊者在『菩提道燈論』的講義中寫過:“寂天論師親見了文殊菩薩,得到加持而現見真諦”;從史料中記載,寂天論師居無定所,適機應化眾生,一生充滿神奇的事跡。寂天論師在『入菩薩行論』文中誓願:“今當依教略宣說,佛子律儀趨行方”,意指造論的宗旨,作者說:現在我要依靠佛佗教法,簡略宣說信受奉行菩薩律儀的方法;『入菩薩行論』是根據一百零五部佛經中摘抄而成的『學集論』中的內容彙集而成,由此而知論師造論之嚴謹;全文分為十個章節,最後是迴向文。

仁波切開示:全文重點在闡述菩提心及六波羅蜜多,特別強調菩薩的律儀行徑,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基礎,所有的法均涵蘊在菩提心裡,若沒有菩提心一切都枉然。2004年已圓滿講授第一章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2005年主要講述第二品:懺悔罪業,如此逐年完成全部的教授。



寂天菩萨与入菩萨行论的故事- 洛桑顿珠的博客--智者颈饰- 觉之路博客 ...

今天校对阿扎仁波切讲解的入菩萨行论,寂天菩萨在讲到一个偈颂时腾空飞了起来。

这个偈颂就是:

若时或实或非实  于观慧前皆不住
尔时别无所执相  无所缘故极寂静

贴一下祈竹仁波切《福德根源》里面寂天菩萨的传奇故事。

 

“三德和尚”寂天祖师


 大善知识寂天祖师生于公元687年的西印度一个皇族之中,其父为铠甲王,其母被尊为金刚瑜伽母的化身。大师出生时命名为“寂铠甲”太子。

自幼年起,大师即对宗教思想生起极大的志向及表现出非凡的理想解能力;在年甫七岁时,大师已对宗教思想有甚深之认识。当时大师依止一位已与文殊利相应之贝智瑜伽士。在大师幼年时,曾作精进闭关,于关中得见文殊师利及证得多吉祥征兆。

在天王驾后,位居太子的大师本将继承王位,但在举行加冕大典之前一晚,文殊师利于大师梦中向他说:“你应当放弃国土而成为一位僧人!”。在梦醒后,大师便以无比的出离心离开了他的宫殿,走入森林中修持。在这段日子中,大师再一次亲见文殊利授予一把木剑,在手接木剑时,大师顿证八种圆悟境。在此之后,大师往历史上闻名的那兰陀佛教大学受戒,依止那兰陀的方丈胜天大师 (Jayadeva),得法名“寂天”(Shantideva)。

在进行那兰陀修学后,大师之修持果境一日千里,尤其在密法上之修持更加有殊胜成就。大师的修持都秘密地在夜间进行,在日间却表现得得懒散。故此,寺僧对他十分反感,讽刺地称大师为“三德和尚”,意思是说大师只懂吃饭、睡觉及如厕而除此以外不作一事。有一天,其它寺僧忍不住了,大家都认为寂天大师把那兰陀佛教大学的校风及名声败坏了,故此便计划令他出洋相,以迫大师因愧而自动离寺。他们的计划是延请大师登座开示,因为他们都以大师完全不懂佛法,所以肯定会无地自容地悄然离开。

在登上法座后,大师问集合在一起预备看他出丑的寺僧:“您们想听我开示以往大师之论着呢,还是想听我所着的论作呢?”,大众耻笑着答:“说说你的论着吧!”,大师便开始作佛法开示。在大师开始讲说时,大众都吓傻了,因为他们从未听过如此正确、清晰而深入精辟的法语甘露。在大师说至般若教法中之偈句“一切如虚空....”时,他的身体竟然腾空飞起!由这个时候至说论的结束,大师的身驱是在天空高处的,寺僧只听到大师之声音,却看不到他的身体。

在这座开示结束后,大师自觉与那兰陀佛教大学已缘尽,便没有由空中降下来,反而以神通去到了南印度。这时候,那兰陀寺僧已被大师之神通及智能折服得深感后悔,便把这位他们一度卑视的大师之开示纪录为文字,成为了至今仍被视为菩萨道修抾的最佳论着:〈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harya-vatara,中译本有台湾出版之陈玉蛟译本)。此后,寺中一批喀什米尔的智者与摩揭陀国(现今之中印度)的智者发生了争论,有前者认为大师教示了九章开示,善于背诵的后者却认为共有十章,寺方便派了几位僧人追至南印度,由大师再一次重复了同样的开示,又再作了另一些开示。自此,大师之著作及名声便传遍了印度。

在大师成名后,又曾以神通及法语折服了无数外道,令他们皈依三宝。此外,大师亦曾示现神通,以一碗米饭喂饱了全部南印度饥荒的灾民。大师最后于公元763年示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