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禅修小参(极好的禅修答疑网站) /張玄祥 居士问答 摘

(2009-01-03 08:00:27) 下一个

1 修心小參 -- 何心在感動?何心在悟道?!
http://www.dharma.com.tw/X1Chinese/D33SProb/P263.htm

人處逆境較有上進心,想突破困境,所以會去找一出路,學佛法是一條最好的出路。而人處順境不知學習,容易迷失。但像您養尊處優中,還能要學佛法,也是前生所累積的福報吧。

1. 前些日子,聽了照法師 (不知您是否認識他)的一次主七的開示,很多彷徨的事情開示清晰起來,要學佛法,要有成就,看來隨隨便便的心是不行的,我才知道要把一切皆空的道理在生活中运用。我才知道這才叫做工夫。 張老師,我是不是太傻了,都四百多座了,現在才明白這個 ? 有些菩薩再來,天生會遇到特殊因緣,隨即能進入修心養性的境界。一般人待因緣具足時,突發心思想學佛,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若是有真正善知識教導,能循序漸進,進入身體突破境界,自然就能真正修心了。

2. 4月2日 那天我陪一個朋友去廣積寺為她的父親做超度,她辦理事務我就在外邊拜佛,然後送她回單位,我開車再回家,在路上突然有一種感覺似乎自己沒有了,而所有的一切又都是我,當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激動得想放聲痛哭,感覺佛菩薩包括一切一切的師父和所有的一切人都太慈悲了,想報佛恩,想給所有的人頂禮 ......堅持把車開回了家,撲到我愛人懷裏就哭了.張老師,這個就是那個意根嗎?就是那個第七識嗎?

能分辨、起覺受都是第六意識心,憂喜苦樂都是第六意識心,初步的定力沒有、心眼未開,怎會進入第七意識心修。每天掛礙的昨日、今天、明天事都是第六識妄想執著心,我們叫妄想比較恰當。若是第七意識心是執取八識種子而現的法塵,這種法塵是不能用意識拉回來讓其停止其念的,也就是不能用意識壓抑的法塵就是第七意識心,或是主觀思慮心也是第七意識心。若一個人沒有讓氣掃入腦中,此法塵是不會現了,要有點心眼開的人才能體知,也才能真修心也。

3. 現在打坐也舒服多了,雙盤得很穩,不亂動了,也不象以前後來疼的厲害,有時候找不到這個疼到底生在何處 ?但是還是有比較懈怠的毛病,到後來10幾分鐘的時候就會想,坐的挺好,單盤一下歇歇,省得要待半天才能下坐,就放下來了,有時候很疼的時候過了,不疼的時候又放鬆了,還是聽了第六意識的話了. 修心中心法不能久坐及一天中的座次增加,要有成就是較難的。每每坐了滿千座卻沒有點消息者,大概都是沒有體知要領。色身不能受苦,不突破身見,連須陀洹都沒份,其他境界更不用講了。

2 初學佛者不知道該如何學習佛法?

學佛法是要斷煩惱,去惡習、除心病,所以要從心地下手。但要修心能得力,又用從丹田成形,身體氣脈下手,若身體沒有成就,要進入修心的境界就很難。所以您可以從根本的打坐做起,把身體真氣誘發出來,然後再慢慢導入修心,如此做可也。若要打坐入門的教學 DVD片及書本《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結緣書

3 http://www.dharma.com.tw/x2gb/d33sprob/P375.htm

尊敬的张老师,我曾经把一些体会写 MAIL 给齐老师,他老人家总是一挥而就,扫个精光,若未见性,我真不敢向他老人家啰嗦了,后来在网站上浏览到您的慈示那么细致 恳切,所以就又斗胆来麻烦您了,请别见怪。

您是要闭嘴的,他是以禅宗高智慧者教法来要求您,但您又不会体会到不语、不动心的好处、殊胜。 未开悟者心不明,修法、论法无益,未见性者不知自性真实,懂一些真如性用,也没有办法做到感召悬绝,还是没有解脱知见。所以齐老师告诉您还是老实修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踏实一点。我是可以帮您解答戏论,但怕您对于我所说又不能契入,引生更多的妄想、思虑,这是修行者的大忌,也许您应该从《阿含经》看起,懂得如何控制此心不乱动,这样就能做到法无我。以后像这种戏论性文章少 mail 来,因要花我很多时间,又不能全盘解释清楚,佛法不是讲一次就能解释清楚了,若解释了,但您的理解又不是那回事,这样有何意义呢?您要的书已寄出,收到后可以好好研读,尤其是《楞严经五蕴魔相解脱》。

我念咒时总感觉咒语在脑子里或上半身转圈,这是不是我以前自己胡乱打坐时留的后患 ?( 我在接触佛教之前就比较爱自己打坐,从那时就感觉一直有气在整个头部盘旋,并闭眼时会看到一个总也看不到头的黑洞,睁开眼时却能看到紫色光 ) ,我曾就此问题咨询过齐老师,他说我着相并说我修念佛法门更合适,我接受了他说我着相的指点,但并不认为心中心法不适合我,所以我就继续修法,并又看上师的很多相关文章,很多道理我是明白,却是苦于不能身体力行。

一切的异相都因各人妄想、习气而化作,若心较不打妄想者,这种变化境就比较没有。 就是有异相出现,也是修行上身体的自然变化、物理与心理互相作用而生得,这也是一种善境界,只要能不执取就好了。此种不执取一切境的智慧,佛法叫般若波罗蜜智慧,此智慧具足者,异境现起时也就能轻易地不执取一切法。您打坐功夫不错,当然适合修心中心法,只要您能增强您的般若智,不去执取一切相,这样就是善境界。若常执取异相,或常希望有异相产生,可能有一天就会真的着魔,这样就不好了,初阶修行人闭嘴少说、止心意念是很重要的。

尊敬的张老师,我现在双盘只能两个小时,还不能四个小时,四个小时需要换腿,在打坐过程中,耳朵常听到嗡嗡的声音,不打坐时常能看到紫色的光,但一留意又没有了。

修法有气感时,气走入耳朵就会有异声,有时可能还会造成重听或根本听不到声音,但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的。打坐修法中看到紫色光,这还是眼睛紫质的反射,可不必在意,也不必故意要看它,因起分别心时,真心所映现的境就会被分别心所取代,此境当然没有消失,但因您分别心一起就交换了心识,可见心识已转换了空间,当然就看不到原有的了。

我从心念耳闻上体会到耳闻并非耳朵闻,因为闻性能同时闻到咒音 \ 闻到杂念 \ 闻到其它各种声音,而且都是一时闻到,并无先后次序,所以闻性是遍一切处的,是佛性的一种体现,人因为执着有我,所以才会以为是耳朵听到的,其实是佛性的妙用 . 您说我的认识对吗 ? 理论上讲是没有错,闻性能闻有声、无声之相,所以闻性能闻心念 ( 默念的念 ) ,其实以佛性觉知来说明此境界更恰当。 这些佛性之功能理论上能懂,并不代表您有解脱能力,因这些能力修世间禅定者都能有的真如性功用。修佛法不在于此等境上着墨,而是着重于您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无去除,有无证得三结使去 ( 身见、戒禁取、疑 ) ,有无淡薄三毒 ( 贪、瞋、痴 ) ,有无去除五下分结 ( 身见、戒禁取、疑、贪、瞋 ) ,有无去除五上分结 ( 色界缚、无色界缚、掉举、慢心、无明 ) ,若能除此四不等的心病,依次就有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若能得阿那含果以后之果位,就有五神通 ( 阿那含果 ) 及六神通 ( 阿罗汉果 ) 了。

4. 再有,我还体会到,我 ( 佛性 ) 是本来就能听 \ 能见 \ 能闻具足一切的,因为执着了这个 " 我能 " ,就生出一个假我 ( 六根 ) 来,并同时产生了假我能 ( 六识 ) ,这个 " 我 " 和 " 我能 " 也是佛性的体现和妙用 ; 因为有了我能,就要有能觉的境界,所以又将所有一分为二,就有了内外之境 ( 六尘 ) ,您说我这些胡思乱想对吗 ? 一切法根本由六大而成,空大为其基本,识大是轮回因,因识大感召业缘而成就四大种 ( 地水火风 ) ,因而有报身、有器世界。 现在您思虑这些都是多余的,懂了就好,您应该认真去开悟自心性,然后再去掉妄习,这样您就能有清净自性,清净自性稍为现起,能映照十方界、十方界一切众生,还有练到您有不执取这些境的能力,就有实相观、有般若智,这样就是真菩萨的境界。佛法是开悟后才能谈的,未开悟者谈论这些理论都是戏论;而开悟后证悟而得空者,又会无所谈、也不想谈,诸法都是因缘法,但因自性不动故,所以诸法不可说、不可说。您少打妄想,不然齐老师又会说您不适合修心中心法了,执着有为相者、善思虑者是不适合修此法的,因不能契入佛心故。

5. 还有那个分成六合和的一精明,应该不是本来才对,是不是初悟的境界 ( 比如罗汉 ) 才是如此 ? 这一精明只是灭掉了虚幻的执着,了知一切是空了,却还没有把空放下回归佛性的大海里,就像是九九归一了,但一还没有归到地方,是吗 ? 我现在打坐用功时,就想要通过持咒把这六个先合成一个后,再打破它并和无处不在的闻性合归一处,这样的想法不知对否 ? 是不是放下这种思量心持咒反而会见效 ? 修行是有次第没错,先悟得空,得空、无相、无愿等三昧,始能得真解脱知见。 然后进入陀罗尼门,以佛法真实义理而悟入,及能依陀罗尼产生神变,这样讲大概就是您要表达的意思。未悟入谈论这些都是戏论,也是意解,不是证解,就是没错得离谱,也是不究竟的理解。六合一者是悟空者之境界,回到空性即能以一空应万种缘,所以能达到六根互用;一化为六者是圣者神通变化之用,这些不是未证悟者所能谈论的,因以凡人层次来论圣境,真有点不自量力,待您开悟自心后自己再去体会这些楞严大义。要能得护法神加持,持咒就是单纯持咒,像您修法中去思虑、打妄想这些行为、动作,应是不会有成就的,所以要放下这些思虑。好在您能双盘 2 小时,是靠自力所得之进境,可惜自力不管多用功,气机多旺,也不会悟入佛法解脱的身体路径,因要能悟入特殊经络的路径而得般若智,是要有基本的清净心,然后菩萨才会安排,因缘成熟时才有可能让您开悟的。

6. 我还体会到,即是法身佛了,就不受后有了 ( 不再继续造业了 ) ,以后的事情就是把以前生生世世产生的那些妄想经历一遍,并在这个过程中因缘救度众生,其实众生就是自己的习气的体现,心中有一个众生就有一个习气未了,在其中圆满德行,最后成就报身佛,才能达到救度众生又无众生可度的境界,而我现在经历的不过是以前一些妄想执着的生灭而已,所以随其前颠后伏,都随它,不必在意,您说我的理解对吗 ? 。 您把修行说得像吃饭一样简单,一下子就能得法身佛、报身佛,这些都是悟空以后的行者在讨论的了,您现在就讲这些都是太太早了。原则上讲起来,先让法身活起是不错,但活起后也要再经历二大阿僧祇劫,才能修到法身清净,法身最清净觉后始能有报身土,也就是真的成为如来佛了。未成如来佛前之菩萨能依如来佛的他受用土而住,在清净佛土中依止如来佛的佛剎土中,这些您还没有机缘去懂,这些才是高层次的体验。至于您对于习气断除的妄想思虑,刚好是主客易位来说就合理,因自心有一份不净,所以众生因缘来而起法时,您都会被感召,自己又无有禅定力,所以也还是要轮回不止。自心清净,众生照样是众生,因缘感召照样是因缘感召,圣人确能做到感召悬绝,才能从众生因缘中脱黏而出,才能得自在解脱。至于救度众生是悲愿,也是成佛的因缘,而不发愿度众生就不会有累积成佛的智慧与福德,未来是不可能成佛的。而发愿度众生了,就只要去做度众生的事就好了,不要去执取众生救度了没。若没有此种体会,要度众生者反而有挂碍度众生之心,此种人是没有般若智慧的。您毛病特别的大,古德云:「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您若不闭嘴、止心思,这样下去也仅是一个虚论行者而已,盼能深深体会之。我对于修行人的肯定,是在于他的无话可说者,不是善思虑者,未究竟而善思者,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佛法不是从戏论中成就,而是证空无等相而得,有此境界再深入经藏,自然能智慧如海,不然会被妄想迷敝真心、智慧的。


4 婦女朋友如何對付「子宮肌瘤」問題?
http://www.dharma.com.tw/X1Chinese/D32Health/H730.htm

「子宮肌瘤」是婦女腫瘤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說不嚴重卻很煩人。而最常見的婦產科手術是為剖腹生產,其次為子宮切除,實行子宮切除最主要原因不是因癌症,而是因子宮肌瘤問題。

以中醫或經絡學來講,骨刺、子宮肌瘤、腫瘤都是氣血不順,血氣瘀積所造成的局部腫脹。子宮肌瘤的情況在中醫學來講是「癥瘕」,是指婦女下腹有結塊,出現脹、滿或痛等症狀。而「癥瘕」多因五臟六腑不和,經絡氣機阻滯,瘀血內停,造成氣滯,有如因情緒緊張、心情抑鬱,導致氣行不暢;或血瘀而成腫脹,有如經血排出不暢、氣滯不能載血,使血液停滯;或者痰濕,有如脾虛...局部氣血導順,就能預防子宮肌瘤,已經有的症狀,也就會慢慢改善。


中醫學的理論與治療

《桂枝茯苓丸》為中醫傳統治療子宮肌瘤的成藥,源出於《金匱》,用之甚有效。本方 為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方中桂枝是 溫通經脈、 通行血脈,散下焦蓄血;芍藥是除血痹, 和血舒筋, 破堅積,通利血脈, 緩急止痛 ;丹皮是 行血通瘀、 活血散瘀;桃仁是泄血滯,行瘀通經;茯苓是 健脾補中,滲濕下行, 利水除濕,健脾和胃,益脾氣。上述 諸藥煉蜜為丸,藥力和緩,使瘀化病除而不傷正。

《桂枝茯苓丸》用量:桂枝 15克 、茯苓 15克 、丹皮 15克 、芍藥 15克 、桃仁 20克 ,若能加味莪朮 20克 更佳。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早晚飯前服用 10克 。有人試用後,患者服藥後一週後,流血漸止,腫塊已變小,腰痛亦消失,月經恢復正常。

已患子宮肌瘤嚴重者,如有 35平方公方等(即7x5 cm),要不手術就要趕緊用法爾網站上的《健康教室》→ 中醫藥介紹 裡的 驗 方集 3 -- 子宮肌瘤的治療》 去處理。驗方集中會用到 《 莪朮四物湯》、《加味桂枝茯苓湯》等藥方。
 

子宮肌瘤者的食療─莪朮川七核桃木耳湯

材料:莪朮加 1 兩、川七加 6 錢、核桃加 1 兩、黑木耳加 1 兩,瘦肉半斤。

做法:以上材料洗淨,瘦肉汆水。材料共放入鍋,加清水 6 碗,煮沸後轉小火煮 2 小時,調味飲用。

用法:月經過後每週即食用兩、三次,月經要來前一周即可停止食用,當月經過後再開始食用。

功效: 泄血滯,行瘀通經, 活血化瘀,養血滋腎。

預防與治療緊張預防諸疾病

一切內臟器官發生問題,若不是長期的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所導致,就是生活上工作壓力太大、情緒不能宣洩或長期缺少邉印H羰悄鷽]有補充維生素的習慣,或攝食高維生素來預防及治療疾病,那就要好好研究維生素補充的方法。若是生活壓力太大,情緒緊張,心情壓抑等,那就要研究一套解壓、舒情方法,來輔助克服任何疾病。

減少壓力反應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主要是沒有信心與恆心,只會靠醫生又不能完全得到解決問題。建議您一些解壓方法。

(1)學習簡易放鬆技巧:工作中想起時,就用手拍一下桌子,口大喝一聲後「嘿」,再讓自己放空數十秒或數分鐘,然後再繼續工作。

(2)充足睡眠:若是已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就要用些特殊的方法,使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恢復正常。不要光依靠安眠藥,有德性醫術高超的西醫,也可以用某些藥物調理好自律神經,不要長期靠服用安眠藥入眠。

(3)規律:睡前、起床前,躺在床上用力轉動手腕、腳踝等關節左右轉各108下,手可以同時做,腳要分開來做,比較有力道。記得手腳轉動要盡量用力,並用手指頭曲張、曲張200、300下再起床。

(4)簡單飲食:從飲食中攝取適當的養份,如足夠的蛋白質、維他命C、維他命E、維他命A、鈣質及維他命B群,避免吃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的飲料及含有大量添加物的食品或含有咖啡因的刺激飲料。

(5) 工作與休閒:培養自己的興趣和嗜好,希望能在煩躁或壓力很大時,紓解部份的壓力,讓自己喘一口氣。若能學打坐,就能利用休閒打坐,打坐也能舒解緊張的心情。

(6)定期接觸大自然:半天、一天的閒適閒情,讓自己到戶外走走,可以洗滌身心疲憊,解除心理壓力,要不就聽聽舒緩的音樂,若您自己喜歡,也會有相同的效果。

(7)肌肉放鬆法:把手垂直放下,用微力使手掌張合、張合,如此做一千次,然後躺下,慢慢放鬆自己身體各部位,到完全放鬆為止。

(8)寶瓶氣訓練:坐在椅子上,挺直身體,吸口氣後閉氣,全身放鬆,等到不能憋氣時,再緩緩呼出。然後再深呼吸調理身體所缺乏的氧氣,等氣平順後再做下一次。

(9) 深呼吸法:握緊拳頭,深呼吸、深呼吸、…。深呼氣,深呼氣、…。一深吸、一深呼之間專注呼吸,慢慢地呼到你有癱瘓的感覺。或有時會開始要打哈欠,伸懶腰、出勾拳。一再重覆這三個步驟,直到你感覺相當輕鬆為止。

(10) 自我放逐鬆弛法:獨處一室,關掉所有燈光,在完全黑暗不透光的房間裡頭躺臥床上,閉上眼睛鬆弛一下,開始作緩慢而有規律的深呼吸。把心裡的雜念、痛快、不痛快等情緒完全拋諸腦後,儘量使心情進入「一片空白」。若不能放空時,用放不下就提起的方法,反把注意力向內心深處集中,把心想像成一個幽靜的大湖,不要再有妄念起。 ( 完結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