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娘媚语

记几笔发生过的事儿和心情,把昨天和今天送给明天。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4

(2007-12-21 13:34:40) 下一个

作者: 京夫子




第六节 延安史沫特莱之谜

史沫特莱出身于美国南方一个贫穷劳工的家庭。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同情和向往激烈的工农革命。 

一九三七年春天,史沫特莱以记者的身份来到延安,采访中国工农革命的传奇英雄。当时,她芳龄二十五岁左右。她像西方的大多数年轻的知识女性那样,正直热情,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追求热烈而浪漫的感情。她美丽而活泼,不拘言笑,住土窑洞,喝小米粥,啃窝窝头,更穿一身八路军制服,很能跟延安的军民打成一片,自然也很快赢得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物的好感。

这位金发碧眼的洋女郎,在延安访问的几个月时间里,即跟好色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闹出了色闻,当时风传颇广。可以肯定,史沫特莱和毛泽东之间,不存在甚幺同志之爱,只是异国异种成年男女的猎奇猎艳,彼此达成心理上的好奇满足而已。史沫特莱大约是毛泽东生平中唯一的洋女子。 

据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中共老人于一次闲谈中提及:在当年的延安,女同志都很土气,衣宽裤肥,不事修饰。史沫特莱身上却是曲线分明,最富性感的了。她跟伟大领袖一交往,头一回握手,第二回拥抱,第三回亲嘴……使得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大为惊讶这个人的礼节……有一回,毛的一个警卫员偷偷地跟自己的老乡说:洋姑娘真好玩,俺主席每回去她的住处看望她,她搂着俺主席亲嘴,都要亲上半个时辰…… 

这是当年延安悄悄流传的一则小道消息。警卫战士自然只有站在窑洞门外站岗的神圣职责,不经传唤,是不能进入首长的工作场所的。但在中国人的时间观念里,一天等于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半个时辰即是一个小时。男女间一个小时相互搂抱着亲吻,自然有充裕的时间做完一些别的事情了。 

史沫特莱与毛泽东之间,大约在行为上过于失之检点了,使得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忍无可忍,到了要命令自己的警卫员去毙了那洋妖精的地步。毛泽东也不想让色闻闹得过大,才要求史沫特莱离开了延安,去到别的抗日根据地继续采访。食色性也,在毛泽东看来,男女欢娱,原是生活极普通的需要。 

史沫特莱后来写了多部记述中国工农革命、妇女解放的书,把她认识的中国介绍给西方的读者。其中一部名为《中国的土地》的书,单是德文版就印行了五十万册。史沫特莱是有深情厚谊于中国了。在中国大陆,史沫特莱、斯诺、路易斯·斯特朗,至今是三位著名的美国故友。 




第七节 吴广惠小姐之谜 

美丽动人的吴广惠小姐,在一九三七年来到延安,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她的同时代人似乎已经把她忘得清清静静,或是为领袖讳,刻意不再提及她。倒是美国作家斯诺的前任夫人韦尔斯,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纪实性文字: 

吴广惠,一九一一年出生于河南,父亲做过北洋军阀政府的盐务官员。除父母亲外,她有两姊两妹一弟,她本人排行第三。学生时期,她深受一九二六年五卅惨案的影响,参与过众多的学生运动,是激烈的学生领袖。大学毕业后,她曾在中华戏剧学校任教。

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她
与北大的一位毕业生结婚。婚后在丈夫的经济支持下,负笈日本,在帝国大学攻读。她的丈夫曾竭力反对她去延安。但直到她去了延安之后,两人仍然保持着夫妻关系。据她本人说,她渴望到延安去,考察延安的新教育方法。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之后,她在西安参加过若干妇女运动。后
来,她经一位和她住在一起而对政治有认识的女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共产党员,终于在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九日被保送到延安学习。她上过博古、张国焘、毛泽东等人的课。但直至她离开延安时,她还没有加入共产党。 

她是延安的一位优秀的演员。她不但多才多艺,而且……有良好的教养,文静有礼,娇艳妩媚……相当漂亮,长发及肩,梳的是三十年代城市女性最时髦的发型,跟延安其它妇女所梳的那种性别难辨的短直发型,大大不同……吴广惠和我是延安唯一的两位卷曲头发及行唇膏的女人。

韦尔斯忆述着:
当时,我并没有想到她和毛泽东曾经发生过任何的通奸事件。以她的聪明清高,她实在难于甘的地位。何况她自身又已经有了丈夫……当我获知毛氏的妻子曾经认真的对待此事时,我仍感到惊奇。在那个夏天,吴广惠曾经拒绝了一切企图向她求爱的人。她并向我表示,恋爱乃毒药,她本人并无空闲浪费在这种事情之上。她的话既然那样具有说服力,故此,她要钓得最大的一条鱼,把她的鱼饵抛向了主席,作最冒险的事,当时并没有进入我的脑海里。……到底发生了甚幺事情呢?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驱逐了三个女人离开延安。他驱逐了他的妻子和史沫特莱,
但吴广惠的事却引起了一个问题,一九三七年五月卅一日,我应邀前往探望住在山坡的宽敞窑洞里的美国新闻记者史沫特莱……我在日记里写道,吴广惠烹调胡椒鸡蛋,史沫特莱从菜馆叫人送来白菜汤。正当我们开始谈话之际,毛泽东进来了。看样子他是个常客。他在那个晚上,情绪畅旺。史沫特莱崇敬地瞧着毛氏。吴广惠亦以崇敬英雄的目光瞧着毛氏。片刻之后,我吃惊地看到吴广惠走过去,傍着毛泽东,坐在长凳上,她十分温柔地把她的手放在他的膝上。吴广惠宣称她喝酒太多,并装出十分木呐的表情。当时我似乎觉得那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原应想起她是个职业演员。毛氏亦显高兴。他也宣称自己喝酒太多。吴广惠大胆地把手握着毛氏的手。当晚她不停的这样重复做。

韦尔斯继续记述道:当我在延安之时,曾经有人对我说,毛泽东的妻子曾经威胁,要派遣她的卫兵枪毙史沫特莱。毛泽东对她俩人都大发雷霆。告诉我这件事的人没有说明原因。相信可能是由于史沫特莱曾经做过事,且过于妨碍公众,故此不久即不容于延安。估计她曾经引起毛氏和他的妻子之间发生麻烦。但我从来没有想到吴广惠曾经与这件事牵连在一起……当我在延安时,所有这些事情,在那里都是保密的……

关于当年毛泽东曾经跟吴广惠、史沫特莱有过多角关系,上面那位不肯透露自己姓氏的中共老人,
是这样忆及的:

吴广惠女士比史沫特莱到达延安的时间要早两个月左右。文文静静,秀秀气气的。开初一段时间,言行举止,都很有教养。经过内部政治观察,她也没有甚幺复杂的社会背景。重庆方面了解到她的英语不错,就把她安排在主席身边做翻译工作,还兼做主席的英语教员。主席一生都在学习英语,却总也不见进步。一九三七年夏天,两位西方女记者史沫特莱和韦尔斯,先后到延安采访,就都是由吴广惠替主席担任翻译的。

史沫特莱抵达延安之前,吴广惠做事规矩有礼,贺子珍对她印象不错,喊她小吴、小吴的,经常派警卫员送些好吃的时鲜东西。当时延安的物质生活十分艰苦,只有主席等少数地位最高的领导人享有特殊照顾。问题出在史沫特莱抵达之后。

西方的女子,在男女关系上,原是很开放的。
不久延安的干部中悄悄起了传言,说洋姑娘勾上了咱主席。咱主席也喜欢洋姑娘。还说他们站着就怎样怎样,洋姑娘总是咬主席的肩膀。因为刚刚结束了长征,死了那样多的红军战友,大家都要维持主席的威信,这类传言很快就被各级党组织压制住了。

为着工作方便,吴广惠和史沫特莱同住一座窑洞。史沫特莱住里间,吴广惠住外间。主席跟史沫特莱有了那层关系之后,不免把妻子贺子珍的脾气如何如何不好,常为些小事又哭又闹,甚至动手动脚等等都说了。这些话,自然又都是由吴广惠口译给史沫特莱听的。不觉地,两位女士都对毛泽东的不和谐的家庭生活寄予同情。

史沫特莱是迟早要离开延安的,她和主席都很清楚,于
公于私,彼此间都不可能保持长期的亲密关系。史沫特莱是个很热情并乐于助人的人,看着吴广惠那风情万种的娇好模样,又通英语,极有学问的,遂起了要撮合她与主席的念头……

主席是何等聪明的人!百事明察秋毫。史沫特莱的美意,他还有不明白的?其实他早就喜欢着吴广惠女士了,只是疑着贺子珍的哭闹罢了。慢慢地,吴广惠女士也动了心,她本来就是把主席当作当代一伟大英雄来崇敬的……这以后,每逢主席来访,史沫特莱不是插上门,躲在里间打字写文章,就是借故外出访问别的领导人,而让主席和吴广惠单独留在窑洞里,干他们喜欢的事情。

警卫员当然只能站在窑洞外面站岗,以防有人突然闯入,危及主席的人身安全。

主席和吴广惠女士的事,终于传到了贺子珍的耳朵里。有天深夜,主席又留在吴广惠的窑洞里,
两个交谈正欢,情意正浓,贺子珍却悄悄而来,大声拍打吴广惠所住的外门。吴广惠只好去开了门。屋里却没有灯。贺子珍以手电筒照着,发现主席坐在黑角落里,便控制不住自己,大怒了起来,又喊又叫,跳起双脚又哭又骂。住在里间的史沫特莱听到哭闹声,便跑出来相劝,不料竟被贺子珍挥着手电筒殴打。

因为贺早就恨她勾引了自己的男人,如今又怀疑是她在吴广惠和丈夫之
间牵线搭桥……当时,真是闹得不可开交,很不像话,堂堂的中共中央领袖的住地,鸡鸣狗盗的,影响不好……再怎幺着,史沫特莱也是位国际友人呀!你贺子珍是位女英雄,也不能用电筒打国际友人呀,有本事,该打自己的寻花问柳的男人呀!当然,这些都是一个伟大人物的生活小节而已。许多高级将领都说:老子出生入死打天下,搞几个女人,算啥?’”

够了。综上所述,当能清晰地解开毛泽东和史沫特莱、吴广惠之间的谜结了。结果是,解铃还需
系铃人,毛泽东动了龙威,下令将贺、史、吴三人赶出革命圣地,自行清了君侧。女人又一次成了他的牺牲品。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史沫特莱是个独立感极强、极重人格、人权的美国新闻记者,吴广惠也是一
位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型知识女性。她们真要是守身如玉,与毛泽东无染,一九三七年秋天,会那幺乖乖地服从毛泽东的命令,离开她们深爱着的延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