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嘉明科幻系列

谢谢各位看官,有空来就先看 不是目录 这一篇吧,其实就是一目录
正文

西门格勒(四)

(2005-06-30 08:55:21) 下一个

                         (四)鱼与熊掌

    玄学(包含宗教)和科学,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不过怎样结合,留待后人分解.

    先说说物理学----现如今这世道,科学一定优先.

    话说1900年,人类中学物理二班开主题班会,组织大家参观革命故居----物理学圣殿.只见一幢堂皇典雅的平房.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三根大柱巍然耸立,各处都精心设计,美中不足的是天花板上,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个老鼠洞.二班代理班长W.汤姆生(开耳文爵士,LORD KELVIN)热情讴歌了一班班长牛顿牛哥带领一班的师兄们白手起家,造起这一辉煌殿堂,并深刻指出,二班今后任务是做好圣殿的值日生工作,洒扫庭除修修补补.至于那两个老鼠洞,只不过是"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不提也罢.

    同学们深受教育,踊跃发言,坐在后排小板凳上的两位落后同学:爱因斯坦,普朗克,却一如既往地思想开小差,对老鼠洞甚有兴趣,趁人不备,躲到大柱后面,几个小板凳一摞,蹭蹭蹭上去,顶开西北角的老鼠洞一看,哇塞,敢情还能加个二层!此时月黑风高,四顾无人,值此良辰美景,两位爷四目一碰,二话不说就动了手.

    列位看官莫要惊慌,此时欧洲已文明开化,转向科学理性建设,人与人之间如金大侠的侠客般拔拳显得十分无聊,因此这两位兄台只是盖房,而非打架.一夜下来,二楼草草盖了一半.次日同学们一看,一片新天地,不由一声欢呼,涌上二楼,齐心协力建设二班自己的家园.随后三班在班长薛定鄂,海森堡带领下,研究量子力学,打开了另一个老鼠洞,把二楼另一半也盖了起来.同学们热火朝天劳动之余,不禁遐想:这圣洁的理性之塔,能不能一层复一层,直造到天上去呢?

    这二班开的洞,是"以太说"的真伪.牛哥当家之时,大伙一致公认光是一种波.波动的传播需要媒介,如声波靠空气,水波靠池水.可太阳光也是一"波",又如何能传过真空的宇宙,来到地球?

    古希腊的大贤亚里士多德较为偏向唯物论,认为下界由火,土,水,气四元素组成,上界加第五元素,以太(ETHERL).牛哥拿来一用,假设宇宙中充满以太,为光传播媒介.麦克斯韦高举紧跟,发展成以太为光,电,磁的共同载体,是绝对静止的参考系,稀薄,没有重量,可以绝对渗透,人类感觉不到.

    照这么说,地球以30KM/S风驰电掣绕太阳公转,就必然有30KM/秒的以太风吹来.1887年,两位科学家以简洁实验证实:没有以太风,也就没有以太.于是那个鼠洞,就张牙舞爪留在那儿了.

    突破以太说,才有了"光的波粒二相性",才有狭义相对论.物理学,再上层楼!

    以下是物理分班一揽(地球中学物理教研组版权所有):

班级   理论         研究运动方式  研究对象   应用

一班 牛顿力学     宏观低速        天体运动  机械工业 

     麦克斯韦方程

二班  爱因斯坦    宏观低速和     光和电磁波  现代电气化  

        相对论      宏观高速

三班  量子力学    微观低速        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能,半导体

四班  量子色动力学 微观高速     夸克(中子,质子的细分)

       弱电统一理论                     轻子 

         ~~~~~~~~~~~~~~~~~~~~~~~~~~~~~~~

    接下来,让我们大家欣赏一下玄学的一脉:佛学之...禅(ZEN)

    禅宗(佛心宗),主张禅定修行,静坐深思而非诵经,创始人是天竺来华的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参禅,以大乘佛教的<<楞伽经>><<金刚经>>为依据.最著名者为传到第六代的六祖慧能,留下<<六祖坛经>>,其"顿悟"宗风独尊华夏.

    佛教特别之处,一是经卷之繁浩,远超其他宗教,所谓佛法深如海,如果一经漏读,是否有所缺憾?二是修行打坐,杂有印度瑜跏的调息之法,容易将心灵引至异常境界.三是佛经悉数翻译而来,不象<<道德经>>原汁原味,是否夹杂错漏,辞不达意,今已不可再考.所以佛法一入中华,贩夫走卒知其一,社会精英要读破万卷,方识其九.再不想出捷径近道,要么永远只陷于精英小圈子,要么压得全社会昏昏不知稼穑,船载一石,反倒石压船沉,也未可知.此时"顿悟"一法,应运而生.

    禅宗主张人心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慧能号召"合离文字,直彻心源.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即为顿悟,立地成佛.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高智商固然好,读得多反而糟.所以禅宗故事(机锋公案)极其机趣,对喜好脑筋急转弯者而言颇引人入胜.后来有克勤著<<碧岩集>>,深受士大夫追捧,以伶牙俐齿为荣,有违克勤大师扎实修禅的真意.从此禅宗有专尚语言,逢场作戏的"禅病",佛儒合流,影响到宋明理学的形成.

    这理学便是甘草昏头汤,这标榜道德,行为软弱,窒息人性的伪君子哲学本来不过是慢性毒药,排名顶多在汉堡包这样的垃圾食品之后,也不算顶级狗屎,无奈太不合时宜.到了大航海时代,千帆竞发,你死我活,别人都喝上人血炼成的兴奋剂,再不济也弄几罐红牛运动饮料,这狗屁的昏头汤荼毒了多少生灵!最后来了位千古伟人,忍无可忍,阶级斗争,谁敢言称"国学"就跟谁急,终于一脚踹进了垃圾堆.12世纪末,日僧荣西入宋修禅,由此传入日本,今日所说之ZEN,反倒成了日本佛教一派,也是一怪.

    总之,佛法"紫气东来",除了第一套原版教科书外,以后的发扬光大端赖中土大德们的努力.当社会已成气候,人人略知佛理时,慧能断然号召:不要再读了,读无止境,枉费众生.若有慧根,顽石也可一点.无奈中土知识分子的嘴脸,实在敷衍塞责,取巧不已,只求面子,不要里子,把好好一个不二法门,偷梁换柱搞成了野狐禅.而传入日本,尚留精髓,匹夫不曾夺其志.可见"士不可不弘毅",用在中土士大夫之流,实在是属于自我批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