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中风

(2008-06-18 20:07:40) 下一个
1.2治法
  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为主。基本方:黄芪50 g,党参1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参15 g,地龙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头昏目眩者加勾藤、菊花、石决明;便秘者加生大黄;舌质紫暗瘀斑明显者重用化瘀药并加元胡;胸闷、恶心、苔厚腻者加苍术、菖蒲、胆南星、厚朴。住院期间均在1周后开始针灸治疗。3 典型病例
  3.1病例1
  患者,52岁,干部。高血压病史5年,形体肥胖,素好肥甘厚味。入院前一天晨起觉头昏目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下床时摔倒于地,被家人急送医院就诊。入院时自述头昏,右侧肢体麻木,伴胸闷、语言蹇涩,舌质暗、体胖、苔白腻、脉弦缓。查体:T:36.5℃,P:66次/min,R:20次/min,BP:150/90 mmHg,神志清,对答切题,语言欠清晰,心肺(-),肝脾未触及,鼻唇沟变浅,伸舌略偏右,右侧肢体肌张力高,肌力0级,右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右巴氏征阳性。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湿壅盛。治则为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用基本方加菖蒲、胆南星、苍术各10 g。服10剂后肢体肌力恢复到3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消失,又据临床舌脉证随证加减药物服2周,肌力完全恢复,语言清晰,伸舌居中,痊愈出院。
  3.2病例2
  患者,男,62岁,退休工人。数天前感到头昏目眩,一侧肢体麻木,没有进行检查治疗。入院前一天晨起觉头昏甚,但仍如常进行晨练,因跌倒被家人急送医院就诊。查体:T:37℃,P:80次/min,R:20次/min,BP:150/95 mmHg。神志清,面红,语言蹇涩,心律整齐,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未触及。一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巴氏征阳性。舌淡胖、边有瘀斑,舌苔白厚腻,脉弦。辨证属气虚血瘀夹痰湿中阻,给予基本方加菖蒲、胆南星、苍术各10 g,勾藤15 g,生龙骨、牡蛎各15 g。服药2周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加减调理再服近20剂后痊愈出院。
  4体会
  中风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说法。但终以本病起病快、变化多、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为中风。现代则多按临床症状、病理、CT检查等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组所治病例均属缺血性中风之类。缺血性中风的特点为起病相对缓慢而神志清醒,当属中医学理论的风中经络范筹。其病机历代医家多有以气虚立论的,尤以唐宋之前主要以“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营气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中。后世李东垣认为此病属“正气自虚”等,以上都以内虚邪中立论。《明医杂著》认为: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痠痛不举诸证,以气虚死血痰饮而言,指出了中风与气虚痰瘀有密切关系。古人认为元气即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即气虚血瘀所致中风的重要病机。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发病前大多有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即大多有气虚之象。缺血性中风大多在安静时或睡眠情况下发生,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阳入于阴,气血运行缓慢易产生血瘀阻塞脉络,因而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一般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对于中风气虚血瘀的治疗,从古至今均倡导益气活血法,其根据是人身之气血相互为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无气则血无以运,无血则气无以行”。因而治疗时多重用益气活血之药以达到治病目的。如重用黄芪为君药以补气,使气旺血亦行,袪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经临床验证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观察也证明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扩张血管等作用,所以对气虚血瘀所致风中经络患者用后疗效极佳,至今仍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不可缺少的主要药物。另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品以活血通络,并根据临床症状随证加减药物,诸药合用共达治疗目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