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视角

除了血压高,什么Q都不高
个人资料
正文

伤兵医院丑闻 五角大楼刮飓风

(2007-03-14 09:33:22) 下一个
伤兵医院丑闻 五角大楼刮飓风


沃尔特·里德医院
army.mil
2007年3月12日,56岁的美国陆军中将凯文·基利(Lt. Gen. Kevin Kiley)宣布退役。这是美国沃尔特·里德(Walter Reed)陆军医院爆发丑闻以来,第三位被迫摘掉肩上“将星”的美军高级官员。

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一直被誉为美国军队的“王牌医院”,是美国陆军的最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它位于首都华盛顿,距离白宫仅8公里远,沃尔特·里德的医生还曾在布什总统的手术中主刀。自从阿富汗战争开始起,沃尔特·里德医院就成为美军最繁忙的医疗机构,成千上万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负伤的美军士兵被送到这里接受治疗。然而,这家知名的美军医院最近却被爆丑闻,包括硬件设施存在严重问题,医疗人员工作懈怠,官僚作风严重,等等,霎时成为众矢之的。

在众人的谴责声中,国防部长盖茨雷厉风行地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让怨声载道的军人家属和美国国会在出了一口怨气的同时,不禁对自己竖起大拇指。华盛顿的军事专家也点头称是,认为盖茨果然不负众望,为五角大楼带来了新人新气象。

“盖茨的做法是正确的。” 华盛顿智库防务信息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 的高级顾问、克林顿政府的国防部试验与评估管理局局长菲利普·科伊尔(Philip E. Coyle)对《华盛顿观察》周刊如此评论道,“这件事展现出盖茨是个雷厉风行、行为果断的人(man of action and decisiveness)。那些将官不能用他的黄铜徽章(brass)作为借口。”

军医院丑闻引起解职飓风

《华盛顿邮报》在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后,于今年2月下旬登出了系列报道。报道披露出,在“沃尔特·里德”的部分伤兵病房中,老鼠乱窜、蟑螂满屋、充满细菌;受伤士兵得不到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及时诊治;为了享受医疗福利,受伤士兵必须拖着病躯到8个不同部门填写22份表格。

在媒体披露出沃尔特·里德医院的问题后,美国陆军和国防部先后派出调查组,证实了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这起丑闻随即在美军中掀起史无前例的“飓风”,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负责人乔治·韦特曼少将(Maj. Gen. George Weightman)和美国陆军部长弗朗西斯·哈维(Francis Harvey)已经在3月初先后被解职和引咎辞职。作为美军医疗部门的负责人,基利中将也被要求提前退出现役。媒体普遍认为,“沃尔特·里德”丑闻还将“夺走”多名美军高官的“将星”。

“盖茨让这些人‘走路’是件好事。他能大刀阔斧地做,原因有三。” 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高级研究员、曾在里根政府时期任助理国防部长的劳伦斯·考伯(Lawrence Korb)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首先,在(盖茨前任)拉姆斯菲尔德的治下,没有任何(犯错的)人受到惩罚。其次,这些将官,包括韦特曼和哈维在内,都是盖茨从前任继承下来的,并非他任命的人,所以砍起来不手软。”

考伯进一步说:“最后,这个丑闻真的打到问题的要害了(it really hit home)。不论大家是不是支持伊拉克战争,每个人都是支持我们的军队的。布什更是每每把支持军人拿来做文章,现在却爆发伤兵没有受到良好照顾的丑闻。”

与历次军方丑闻不同的是,在这次事件中,美国国防部长没有受到指责,反而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赞誉。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看来,如果没有盖茨极力坚持调查,美军很可能尽力掩盖这次丑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丑闻被报道出来后,盖茨迅速任命了独立调查小组,调查沃尔特·里德医院的真实情况。也是在他的压力下,美国陆军部长哈维因为对丑闻反应不及时而被要求辞职。作为国防部长,盖茨没有尽力掩盖丑闻,袒护自己的部属,反而对给美国军方带来“麻烦”的媒体表示感谢。

沃尔特·里德医院,关还是不关?

在沃尔特·里德医院丑闻中,就任国防部长仅3个月的盖茨没有“丢分”。但是美国军方在这次丑闻中受到“重创”。美国公众对于军队的支持、前线士兵的士气,还有布什政府增兵伊拉克的决定都受到丑闻的影响。民主党众议员约翰·提尔内认为,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的情况在军队医疗系统中是普遍现象,并在发展成为系统性的问题,随着布什做出向伊拉克继续增兵的决定,情况会更加恶化。

“沃尔特·里德医院丑闻的另一个教训是,布什政府显然没有对伊战做出妥善计划,现在才挣扎着想到后续的伤兵照料问题,”考伯说。

拥有98年历史的沃尔特·里德医院自2002年以来照顾了近6千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受伤的士兵。考虑到这两场战争仍然是方兴未艾,丑闻爆发后,质疑五角大楼在2005年决定关闭沃尔特·里德医院的声音便此起彼伏。2005年,由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基地调整与关闭委员会(Base Realignment and Closure,即BRAC)听取国防部的建议,在几番讨论下决定关闭沃尔特·里德医院。曾任BRAC委员的科伊尔就直言,关闭沃尔特·里德医院的决定无异是该医院状况极差的原因之一。

“每当一个军医院被决定关闭,军方多半就会停止继续投资这家医院。”科伊尔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医院本来就年久失修,再加上没有资金,难免管理上就开始出现漏洞、缺失。”

科伊尔进一步透露:当初,关闭沃尔特·里德医院的决定在BRAC委员间就是一个颇富争议性的决定。“沃尔特·里德医院历史悠久,对军方人士而言,拥有一定的情感价值。但是追根究底,还是钱的问题。国防部一开始就不愿意砸钱将沃尔特·里德医院提升到具有现代医疗的水平。”BRAC最后的决定是,在2011年关闭沃尔特·里德医院,并将之并入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Bethesda)的国家海军医疗中心。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沃尔特·里德医院丑闻?是军队医疗系统的官僚作风,还是预算的缺乏?国会的数个听证会和军方的调查组都还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目前,美国本土有1,400家医院和诊所负责580万美国退伍军人的医疗。随着伊拉克战争的进行,伤兵,特别是需要心理辅导的退伍士兵人数剧增。根据退伍军人协会的统计,至少有7万3千名美军退伍军人需要心理治疗。但是在官方登记的数字中,只有319名退伍军人正在接受美军医疗系统的心理治疗。虽然布什总统在3月10日向国会提出追加5千万美元预算用于改善美军医疗条件,但是这一追加的预算恐怕难以赶上伊拉克战场上伤兵增加的数目。

“我想,国会若是决定推翻之前关闭沃尔特·里德医院的决定,让它继续服役,或许不会是个太坏的决定,”科伊尔感叹道。

刘勇、徐琳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9期,3/14/200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