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島內對扁無奈:整治台商,當局要請“洋兵洋將”

(2006-08-22 16:28:02) 下一个
島內工商界、學界對扁“積極管理”思維無奈 2006-01-04 01:26:57 轉寄 列印 中新社香港一月三日電台北消息:台灣當局領導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經貿思維,島內工商界對此以及當局將加強監控台商大陸經貿活動,感到很無奈。 據《聯合報》報道,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坦言,“很遺憾,官方總以政治考量為原則。”他說,企業對領導人談話感到“事與願違”,他除了無奈以外,只能說企業界該自求多福。 封測產業龍頭日月光發言人劉詩亮則說,“已經期望很多年了,但還是沒辦法。”他表示,日月光在全球都設廠,西進大陸也是為了全球布局,並非只去大陸,外國封測業者早已布局中國大陸,台灣封測廠只能眼睜睜看著商機被人搶去。 本身也在大陸投資的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說,他支持當局落實“積極管理”,但現在企業都已經全球化,資金、人員的流動都很自由,政府有沒有能力達成“積極管理”的目標,很令人懷疑。 台灣工商建研會秘書長王調軍指出,企業界對當局領導人元旦談話內容本來就沒有什麼指望,現在大家已經絕望了,但當局“積極管理”違背世界潮流,會讓台灣付出慘重的代價,也有不少企業抱著最壞再撐兩年的想法,等二○○八年“大選”結果再說。 此外在學界方面,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朱雲鵬表示,台灣投資環境無法再承受一次“新憲公投”,不管是“新憲公投”或兩岸經貿政策緊縮,對台灣經濟成長都是“大利空”。 朱雲鵬指出,雖然二者都會讓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不被看好,但因為目前還未落實到執行面,無法確切估計對今年經濟成長率的影響。但他認為,當局領導人談話絕對會影響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而且一定是負面的。 他表示,經濟成長要維持,前提是政治大環境要安定,雖然“新憲公投”的內容還沒出爐,但任何一種新的政治措施都會影響經濟表現,更何況“新憲公投”可能讓台灣更為孤立,對正在被邊緣化的台灣投資環境更為不利。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周濟則指出,當局領導人談話才兩天,再加上當初“中經院”並沒有進行兩岸經貿政策“緊縮”的仿真預測,所以,還無法了解其所言對經濟成長造成的影響。不過,他也指出,如果二次“經發會”如期召開,產業界可能借機提出兩岸經貿議題,如果企業積極爭取,也許兩岸經貿政策還是能有某種程度的討論和開放。 據悉,台灣“中經院”去年預測,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約為百分之四點□一;如果兩岸經貿政策在今年大幅開放,可能提高到百分之四點七四。 整治台商“登陸”台當局要請“洋兵洋將” 2006-01-04 01:27:01 轉寄 列印 Click Me! 批評扁當局光說話不做事,其實也不盡公平,有些業務他們的辦事效率十分驚人。 陳水扁才剛剛提出兩岸經貿的新思維及新作為是“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經濟部”、“經建會”及“陸委會”立刻有了行動。“經濟部長”何美玥召集所屬單位主管開會,研擬如何落實“積極管理”,一個下午就擬定了一套管理機制。開宗明義地表明:為了避免技術、資金持續西進,“經濟部”將配合“國科會”列管高科技人員往返兩岸,具有高科技背景並在高科技公司任職者,未來赴大陸前須向“經濟部”備案,遏止高科人員赴大陸就業或攜帶敏感技術出境。此外向當局報備或申請赴大陸投資的企業,必須簽署切結書,不得違反當局相關法令,“經濟部”可視情況,隨時進行查帳和金融檢查。 “行政院”跨部會議項目小組將配合情治單位,搜集情資,主動偵查違法赴大陸投資的企業。同時為了發揮阻嚇功能,“陸委會”也會研擬修改違法赴大陸投資的罰則,最高罰金可能由目前的兩千五百萬元提高至五千萬元台幣。 “經建會主委”胡正勝認為,未來考慮加強“投資審查會”的功能、方式和機制,讓管理機制做的更好,研議未來台商到大陸投資前,必須簽訂讓當局委托會計師查帳的同意書。 “查帳”是他們想出來的新絕招,謝長廷對此有更進一步的解釋。他表示過去台灣的“公權力”無法進入中國大陸,檢查企業或銀行都有困難,現在當局要更積極地介入,引進“鑒識會計”,與具公信力的台灣或國際會計機構簽約,委托他們去大陸審查投資台商的財務。 “行政院”迅速落實“積極管理”的兩岸經濟政策,從資金、財務、人員、技術等層面全方位嚴密監控大陸台商。在“行政院”宣布的研擬方案中,滿目都是:避免技術、資金持續西進,不得違反當局法令,檢查、監督、發揮阻嚇作用、提高罰金等用語。明顯地可以看出來,扁當局對兩岸經貿的政策與態度,已經更進一步變為赤裸裸地仇視或敵視,把赴大陸投資的百萬台商看成經濟罪犯,想出各種辦法去打擊、處罰、阻嚇。不惜花錢雇國際知名的會計機構,去大陸查台商的帳,請洋兵洋將來整自己的同胞,情何以堪? 至于“有效開放”的部份,“經濟部”似乎還沒工夫去考慮它。何美玥的說法是,有效開放必須要對“國家”整體利益、經濟發展有效益,企業不能只對大陸投資而已,應當有整體的布局。 投資大陸的台灣企業,當然都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與利益才西進闖天下,什麼整體利益、整體布局台灣的經濟,屬于執政當局的職責。“經濟部”“經建會”等相關機構自始至終沒發表過一個字,說明台商赴大陸投資的整體布局是什麼?如何才能符合“國家”整體利益?老實不客氣地再追問一句,這批官吏能說清楚“國家”整體利益是什麼嗎?如果連這個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又妄言什麼大陸投資的整體布局! 謝“內閣”一個多月來風雨飄搖,更換“閣揆”、全體總辭的謠言滿天亂飛,連謝長廷本人都曾自我調侃地說:“根據傳言,我這個月已經被換過七八次了。” “行政院”上下一心為了保住大家的官位而戰戰兢兢,這才是他們最了解的“整體利益”。一聽見阿扁元旦祝辭中有“積極管理”之說,立刻來不及地巴結,制定出一系列整治台商的新辦法來,令人非常不齒。 最近的民調有十分驚人的結果,台灣企業界對當局的滿意度降到5%,不滿意的比率有78%。台灣股市過去兩個多月陸續上漲了七百多點,很令投資者振奮。陳水扁的元旦祝辭一出唬?蝗罩畠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