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各国“太空笔”之争看解放军发展思路 zt

(2007-11-18 04:52:13) 下一个
从各国“太空笔”之争看解放军发展思路

2007年11月18日 中国国防报


  “神舟六号”上天之前,国内很多媒体都刊载了这样一则报道:早年,美国太空总署发现,在外太空低温无重力的状态下,普通的墨水笔无法写出字来。于是,他们花费了一大笔经费研发出了一种在低温无重力下能写出字的太空笔。而苏联人只是将墨水笔换为铅笔,难题便迎刃而解。对于这则报道,各媒体的见解虽然不一,但谈到美国人那种耗资、耗时的做法时,基本上都不吝笔墨、大加批评。

  为什么美国愿意为了一支小小的太空笔而大费周折,而不像苏联那样,用现成的铅笔,既省时,又省钱,还方便易用,岂不更好?个中缘由,直到我国“神舟六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才彻底揭开。

  原来,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里所使用的也是与美国“飞梭”太空笔相似的、自带压力系统的水笔,而不是苏联用的铅笔。这是因为铅笔虽方便好用,但易于折断且需要削它,由此会产生可怕的垃圾漂浮于飞船内。在失重的环境下,这些垃圾会漂进宇航员的鼻子、眼睛,或者漂进电器中引起短路。同时,铅笔的笔芯和木头在纯氧的环境下会快速燃烧,可能酿成一系列险情。可见,铅笔虽然能解决宇航员在太空的书写问题,但却容易引发其他方面的问题,属于应急补洞的小聪明。而太空笔虽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从长远发展上看,收获会更大,效费比也更高,这是解决问题的大智慧。

  不可否认,太空中使用铅笔在某一层面上是科学可行的,但是选择研制太空笔才是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态度。现阶段,我军正处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处理得不好、不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军队建设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用“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的科学思维,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一味地用应急补漏的小聪明去谋求短期效益,甚至乐此不疲,满足于此,势必会对我军现代化的长远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