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多维时报:从下棋学做人

(2006-09-09 14:16:37) 下一个
多维时报:从下棋学做人

多维记者:林紫乔


由一篇博客引起的采访

  五月十四日,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位于市中心Hyatt大酒店会议中心,是一年一度的全美学生(K-6)国际象棋冠军赛今年的主赛场。
  楼上正在进行最后一轮(第七轮)的比赛。一楼大厅的一侧,通过电脑无线传送的三幅棋形图投映在白墙上。特级大师迈可·罗德手持小电棒,正在给观众席上的家长、教练和小棋手讲棋。那三幅棋图分别演示的是K-3、K-5和K-6三个赛组第一台的实战情况。两个多小时过去了,K-6第一台在24步之后握手言和。迈可·罗德宣布徐步远获得该次大赛的全国冠军,并提议观众为他鼓掌。
  来自乔治亚州的徐步远,由于等级分在赛组中仅排名第五,直到第六轮才登上第一台擂主的位置。六连胜之后,只有两名得5.5分的棋手紧随其后。一名对弈等级分2067的一号种子盖兹(积5分);另一名是来自维吉尼亚州的少女棋手戴扬(音译),执白挑战徐步远。戴扬文静秀气,但棋风凶悍,性格顽强,第五轮在棋势较差的情况下一步一步扳回局面战胜第三号种子杜宾,是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
  徐步远若想夺冠,直到最后一刻都不能不小心谨慎。不过他有前面全胜的优势:决赛无论是赢是和,结果都是冠军;输了也是亚军。而戴扬有三种可能:赢,冠军;和则亚军或第三名;输则不知落至第几名。所以一开始,徐就走出稳步僵持的局面,并设法多兑子。戴也一时找不到进攻的机会。
  赛时过半,远在数十米之外的第二台结束战斗,徐步远起身徐步去看结果,盖兹赢了对手。这样,徐就算和也不会有人来跟他并列冠军(Co-Champion),—他想要独得冠军称号(美国规矩,冠军积分相同并列,惟奖杯名次按小分分发,其余名次一概要破同分)。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提和。戴扬考虑了几秒钟,伸出了她的手……
  以上文字引自徐步远的父亲徐晓鹤(网名拍案惊棋)的博客。在这场全国大赛中获得冠军的徐步远,3年前开始下棋,参加过100多场正式比赛,其中大多为成人赛,目前等级分约2000分左右。多维记者专访了带领徐步远进入弈棋世界的旅美作家徐晓鹤,谈他作为一位父亲与启蒙教练,如何培养出一名全国冠军,他对于这位小棋手的人生,又给予了怎样的指导与期待。


六岁的生日礼物是一本棋书

  多维:请谈一谈徐步远怎么开始下棋的?
  徐晓鹤:徐步远六岁生日的那天,我到书店挑了一本很大的书作为礼物。这是波尔加姊妹的父亲专门为他三个女孩所编的一本棋书,是帮助学棋入门、有关将死训练的书,其中共有五千多道题,我大约花了一个多星期,向徐步远讲解了每种棋子的行走规则,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怎么摆棋和开局,仅仅根据这些行棋规则,让他从一步将死、两步将死到三步将死进行解题训练。这样大约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也就是他八岁半的时候,才将这本书全部做完。
  当时我只是想借着一些方式开发孩子的智力,我觉得解这些题很像是数学题,但并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知识。其实我本身也不怎么会下国际象棋,只小时候下过中国象棋。两种象棋虽有相通之处,区别也还是比较大,比方国际象棋的开局就远较中国象棋要激烈与复杂。刚开始我并不太清楚,就买了一些棋书,对徐步远照本宣科,边摆棋边根据自己的领会做些简单的讲解。
  徐步远开始学习真正的“下棋”,包括每个棋子的原始位置(怎么摆棋),一些最基本的开局步骤,及对手交战的意义。我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赛之类。后来在中文雅虎上搜索到中国的棋网站,再找到美国棋协的网址和州棋协网址,查到了关于比赛的信息。原来光是我们所在的乔治亚州,就经常有比赛。我赶紧为他报名,——学了棋,当然应该参加比赛。
  他第一次比赛是在03年的2月15日,结果是很惨的,在最后一轮的时候,三步就被对手将死。他最初获得的等级分只有800分,而跟他同龄的孩子,最高等级分的有超过1800的,相差整整一千分。说起来,徐步远学棋的年纪还是有些晚了,很多棋下得不错的孩子启蒙都较早,比方四岁开始学棋,五岁就开始四处征战,到六年级已经打了三百多场比赛。


不是天才的普通棋手

  多维:虽然徐步远第一次出赛留下了三步被将死的经验,但是3年前才开始下棋的他,今年在全美K-6学生赛中夺冠,打败了好几位排名在他之前的棋手,表现相当出色。你感觉徐步远是否特别有下棋天份?
  徐晓鹤:一般认为下棋的人,就应该很聪明。有朋友说徐步远身上有点“天才的毛病”,我认为说他有这些毛病,但决不是“天才”。首先,他学过很多东西,除了文化课之外,他就跟现在大部分的小孩一样,週末都安排了很多才艺课程。
  徐步远最早学的一门本事算是游泳,这是我教他的,我能游但游得不怎么好,不过我这人的本事就是把自己不太会的东西教给别人。我家后院靠湖,徐步远很喜欢在那儿玩,我担心一不留神掉下去出事。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得首先学会如何生存。我对他学习游泳的要求就是淹不死。这花了一星期,从怕水到蛙泳可以直渡游泳池,仰泳可以横渡游泳池。那时候他还没满四岁,我已经很满足了。但继续往下学,他不是动作不够标準,游得也不快。他喜欢戏水,却不会专心去提高游泳的水平。
  其它项目还包括网球,请过教练;足球也踢过;买了一个很好的篮球架,都没坚持下来。滑冰是他比较喜欢的,以前参加他朋友在溜冰场开的生日派对,他在当中算是滑得快的,但是他也不认真学,一些稍难的动作就懒得学了。不到4岁的时候,就给他买了一台钢琴,后来请教练教,大概学了五年,前年二月给停掉了,因为成绩果不太好。每次上课之前,才突击练习半个小时,这怎么弹得出来?我从来不逼他,只是威胁说你不弹我就把钢琴卖掉,我们家也没有什么闲钱,这钢琴也蛮贵的。我一说要卖掉,他就开始弹,舍不得嘛;不说他又不弹了。显然他对钢琴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学过很多东西都不太成功,也没有从中发现有什么天份。下棋算是稍微能够看到希望的,因为他能够把几千道题都做完,我觉得也许能够把棋当作一门爱好去培养。
  在我的训练之下,等级分到了1500,我决定带他去中国学棋。中国少年棋手相当强,在世界分龄赛的成绩一直十分显目。我对徐步远说,我教不了你了,给你找一个最好的教练吧。
  我在网上找到一个“最好的教练”,有几个学生拿过世界分龄赛的冠军。我通过山东一家报纸的关系联系到他,没想到被一口拒绝。他的学生都不是随便招的,要经过他的严格挑选和认可,有天赋的孩子才收。基本上,被这位教练选中的都是有天赋的孩子,也就是我们说的天才棋手。徐步远既然不是天才,他当然爱理不理,啪地就把电话给摔了。我又找关系认识了国少队(中国国家少年队)的班主任,说可以进去训练几个月,临了又没办成,给介绍进了北京市的一个少年队。
  这个队的教练有国际等级分,自称残局还指点过叶江川,十分厉害。他给我演示的教学方案也非常完美,就把徐步远交给他了。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错误。他的特点是收钱不教棋,那些完美的方案都是演示给家长看的。他只看中一个很小跟着他的小女孩,那是一个天才。至于徐步远,因为中途退出,被这位教练一直在网上公开嘲笑,说“不是这料”。有人问他如何分辨一个孩子有没有下棋天赋?他说“看他的眼睛”。徐步远的眼睛就属于不能下棋的那种。
  不过这教练说徐步远不是天才,并没说错。在下棋的领域中,确实有相当聪明的孩子,中国的这种孩子尤其多,不仅成绩优秀,出名也很早。徐步远跟他们确实没法比。我从他学棋的过程中也发现,他的悟性一般,天资平平。跟他讲一个棋理,经常要多次犯错,才能明白。
  徐步远的赛事记录,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尽管做过几千道将死训练题,居然还被对手三步将死。我看过那种很聪明的孩子,就是所谓“眼眨眉毛动”,特别的灵活与机警。徐步远不是这样的孩子,他比较憨。比方学校老师推荐他考天才班,告诉他考试不用準备也没法準备,他竟然真的就不去準备;老师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于是慢慢作答,交卷只做完40%,没考上。直到现在他都没进过天才班。


只能走一条以自学为主的路

  多维:你提到徐步远不是天才,也提到下棋是他所学的项目中,较能看到希望的一样。但事实上他下棋确实取得了好成绩,他主要透过什么方法增进棋力?
  徐晓鹤:徐步远到中国学习失败,因此他对于我会找一位“最好的教练”的承诺感到怀疑。在北京期间,我又替他找了一个教练,未满19岁的前国少队队员,是个非常聪明的小伙子,棋力比徐步远强多了。我告诉他,徐步远做过大量战术题,缺乏的是系统的训练。小伙子教徐步远,仍然以做题为主;週末则去国少队班主任家,跟一群孩子一道学开局。
  这样学了小三个月,回到美国打比赛,四个月时间,等级分从1500升了约170分。虽然有进步,但与我所预期的仍有距离。
  2005年我有十个月不在美国,期间请了一位棋手的家长Yusuf当教练。Yusuf虽然自己等级分不高(1700+),他儿子却是五届全国学生赛冠军。他著重给徐步远讲开局,教了七个月,我从北京回到美国的时候,徐步远的等级分涨了约100分。
  所以我跟徐步远好好谈过一次。学棋应该以自学为主。家长可以是很好的教练,我自己不太懂棋,却能把他带到一定的程度,可见我的方法与敦促是有效果的。但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还不是家长,而是棋手自己。如果你自己不想学,或不认真学,以为有教练就可以靠著教练,那是再好的教练也学不成的。

  多维:绝大多数棋手都是有教练的,自学的方式效果如何?
  徐晓鹤:我可以举很多例子说明。我们州有位黑人棋手默罕默德,20多岁才翻开第一本棋书,开始自己学棋,他现在40多岁,尽管还没拿到特级大师,但已多次击败特级大师,是几届州冠军,等级分排名第一。
  徐步远在加州有个朋友,他的教练12岁才开始自己学棋,从完全不会下,到16岁拿到国际大师,他也是没有教练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中国的一号棋手叶江川,也就是谢军的教练,18岁从中国象棋转行,改学国际象棋,也是靠自学,成为中国国际象棋的掌门人。
  徐步远比赛遇到过一个对手,他爸爸是特级大师,他妈妈和哥哥也都有1900多分,但这孩子自己只有1300多分。就算这位特级大师没把他的孩子教成出色的棋手,成天跟妈妈或哥哥下棋,也该下出成绩来,情况却不是这样。
  可见,下棋主要靠自学,“男儿当自强”。找不到好的教练怎么办?你就不学了吗?当然你可以不学,没有人可以强迫你。徐步远棋下得不认真,我有时就威胁他,叫他就不要学下去了。不认真地下棋,跟打电玩没有什么差别,都一样浪费时间。
  徐步远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靠著打谱、复盘、上网下棋、做训练题和自己看书以提高棋力。缺乏系统的训练,就只好缺什么补什么。这次输在车兵残局,回来就自己补车兵残局;这次输在某个开局的变化,回来就补这个变化。
  虽然这方式不如系统训练那么扎实和专业,却锻链了他的自学能力。以至于他现在连文化课都习惯自学,自己看书、上网查资料比听老师讲课更有兴趣。缺点是他不怎么喜欢上学校的课了,老嚷嚷要改成在家里念书,即所谓Home School,但我们的条件还不允许。

  多维:徐步远在其他方面的自学习惯,是能否再举些例子?
  徐晓鹤:徐步远刚刚进六年级(初中一年级),想混进天才班,就他去跟科学老师说,所有的化学元素他都知道。科学老师很吃惊,当场考他,他不但把每种化学元素都背了出来,还将它们的特性讲得头头是道。老师便推荐他考天才班。他又用这一招对语文老师说,他已经将六至八年级所有的单词都记住了,老师也立刻考他,结果有一两条答错。这些都是他自己看书学的。
  此外徐步远喜欢阅读和写作。四年级的时候进了写作班,我问他,写作跟下棋哪个重要?他那时候下棋刚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得到州里的冠军,所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下棋”。我说不对。人一辈子不会下棋,对他的人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很多很有成就的人,根本不会下棋;但一个人不会写作,那就是很大的缺憾。写作在美国尤其重要,不论干哪一行,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现在他已被一个网上青少年杂志聘为记者和副主编。
  阅读则是人生的极大财富。我在网上订购了许多世界名著,根据年龄来制订书单。早期读经典的科幻小说,比方凡尔纳。往后读大仲马。大仲马并不是最优秀的作家,但他写的东西有历史背景,和基本的人类正义,适合小学生读。接着读马克吐温、海明威、《堂吉轲德》…...等。他也读《哈利波特》,不过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不能说是名著,只能说是畅销书。名著经过考验,大都过了知识版权的期限,网上买特别便宜。这些阅读,对增加词汇量很有帮助。
  最近我还让徐步远建了一个博客,主要是培养他的写作兴趣与责任。因为为读者写东西,就不能随便了,得好好写。文章不够,就贴些他拍的照片上去。这样他也就自己学会了摄影。拍多了,慢慢熟悉和掌握镜头的取舍,构图和用光,这些基本知识。有次他买了一大瓶可乐,把糟蹋这瓶可乐的过程自己用数码摄像机拍下来,在电脑里剪辑成一部小“电影”,贴在他的博客里。自导、自演、自摄、自己制片,这都是他自学的,没人教他。
  现在博客他已经觉得不过瘾,又自己设计建一个网站。我在北京,没法帮他,希望能很快看到他的网站开张。


下棋中能获得哪些收益?

  多维:你提到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徐步远接触了下棋,后来他也打出了一些成绩。除此之外,你觉得下棋还能带来什么别的改变和好处?
  徐晓鹤:下棋能让人懂得和遵守游戏规则。我写过一些文章,讲下棋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仅仅是一种游戏。有些国内的家长就质问我,那你为什么还让徐步远学棋?他们以为,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学科学或艺术,不然便是浪费时间。这对孩子来说太沉重了。下棋就是游戏。不过游戏本身并不简单,尤其在西方国家,游戏的文化含量跟咱们是很不一样的。
  整个社会都离不开游戏规则,无论法律、商业、外交、军事都得讲游戏规则。否则就会乱套。下棋跟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直接让参与者你认识、遵守和利用游戏规则。可以说,这是人走向社会的一种预习。
  还有是培养输得起的精神。人们看到许多天才都输不起,因为他很聪明,比很多人强,许多方面都可以表现出优秀的特质,但一旦受到挫折就受不了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智商高、情商低。徐步远不是天才,却有很多天才的毛病,输不起这一条应该是克服得比较好了。打了这么多场比赛,输的比肯定比赢的要多得多。
  所谓的“冠军”,只是拿到了这一次的冠军,并不能保证这个棋手每次都是冠军。拿过全美的象棋冠军,也不代表你就是全美最好的棋手。因为还有别人也拿过冠军,等级分说不定比你还高。“冠军轮着拿,今年到我家”。一个人要明白,也许你花的功夫比较多,这次下得比较好,或者运气好,但不可能你一直都是最强的。这就是从下棋和比赛当中可以学到的道理。

  多维:你说得不错,能否再多谈一些从下棋中获得的收益?
  徐晓鹤:下棋培养的还有定力与韧性。徐步远已经打过100多场比赛,主要是成人赛,而不是打少年赛、学生赛。成人赛大多在週末举行,星期五晚上一轮、星期六日各两轮,一共五轮比赛,一轮最多高达五小时,许多成人下不赢的时候,就开始拖时间,拖到最后让你出错认输。徐步远8岁开始接受这种磨练,一盘棋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盯着棋盘想。下棋不是体育,不是拼体格的强健、灵活或者速度,却需要足够的韧性,体力和脑力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消耗。
  美国孩子可以说是世界上过得最舒服的孩子,衣食住行无忧无虑,什么玩的都不缺。他们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体育运动是磨练性格与意志的最好方法。美国教育体制重视体育,不是没有道理的。像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大兵,身上背著20多公斤的行装,在炎热的沙漠地带行军、打仗能坚持下来,体能和意志都得非常坚强。以前有人说美国兵是老爷兵,其实他们不是老爷兵,能吃苦。下棋的磨练,也有相似的意义。
  还有不畏强者。因为孩子经常跟大人对打,跟高手对阵,对方在年龄、经验或棋力上占优势,这都要求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小打大、以弱克强、坚持到底、反败为胜。
  有一次全国年级赛,徐步远最后一轮的对手比他高300分,是来自纽约的有钱人家子弟。听场外华人家长介绍,他家中“跟宫殿似的”。他们家为了参加那次比赛,专门包了一架飞机过来,随行有四个著名教练,浩浩荡荡,志在夺冠。结果那孩子轻敌,付出了代价,仅获第20名;徐步远赢了那一轮,获第六名。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背景,事后我告诉了他,让他知道,不管对手背景多么强大,也还是有机会取胜。
  向对手学习,也是好处之一。一个好的棋手,应该懂得向对手学习。尤其是能够赢你的对手,你要输得服气,把他赢你的本事学过来,变成自己的本事。不然输也是白输,那才真正亏了。在网上下棋也是这样,输了之后通过复盘向对手学到的招数,往往在后来的比赛中就用得上。
  好棋手还得自律。下棋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这就需要较强的自律能力。几个小时下来,一步都不能有闪失。你要控制好棋局,首先得控制好自己。徐步远控制自己,从控制饮食做起,比方坚持多年吃素。当然不是全素,奶、蛋、鱼照进。吃素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出于健康与营养。买回的食品,都要仔细看清包装上的成分、添加剂,不知道的就查字典,查了之后觉得不好,他就坚决不吃了。再好吃的都不去碰,不受美食的诱惑。我也曾经怀疑吃素是否会影响发育或智力,但营养学并不支持这种观念,所以并不勉强他。

  多维:从你的观察,下棋让徐步远在许多方面都能自律与坚持?
  徐晓鹤:除了拒绝不健康的食物,他发誓这一辈子绝不沾染菸、酒和毒品。我说长大了可以偶尔喝一点酒,但他说坚决不喝酒。昨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原籍波兰的特级大师,才43岁就因为酗酒、抽烟死掉了。徐步远曾亲眼看到这位棋手在北卡的一次比赛中,喝得醉醺醺的,输给了一个比他低700分的孩子。
  我当然希望徐步远说到做到。但有时候也反而担心,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太自律了也是个问题。一个太自律的人,也就不浪漫了。人有时需要一些“另类思维”,太规规矩矩了,并不那么可爱。
  所以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说实在话,我也不是很有底。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尽量做好。
  徐步远很少看电视,看也主要看影碟,及中国电视剧。比如三国演义、雍正王朝、水浒、康熙微服私访、中国式离婚……他都看过,从中可以学中文。但是比赛期间任何电视都不看。南征北战打比赛三年多,进任何一家酒店、旅馆,从没在任何一个房间中打开过一个电视。电视机对我们来说,就像花瓶一样的摆设。比赛就是打仗,棋手必须全力以赴,没有自律是不可能做到。


从下棋中学习做一个重要的人

  多维:感觉你对培养小孩健全人格方面,费了许多苦心,你希望徐步远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徐晓鹤:究竟要把小孩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常听到有些家长跟孩子说,“你将来多挣钱,给妈买大房子,买好车。”我不以为然。不是说人不应该有钱,钱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从小徐步远就反覆听我讲,我希望他将来能够做一个重要的人。什么是重要的人?比方说你很有名、或是很有钱、或者你能掌握较大的权力、或是很有学术建树、或是具有某种独特的本领和能力,——这些都能表明你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做一个重要的人,能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你有雄厚的资金,可以此帮助一些穷人或项目;你有很大的名气和良好的声誉,可以推动社会的公益事业;如果你有比较大的学术建树和创造力,那更能够是对社会做出直接的贡献。
  国际象棋的小兵拱到底线就能升变,往往多一个兵的优势或兵形的优势决定胜局。“兵是国际象棋的灵魂”。孩子的成长,就跟棋盘上的兵一样,开始可能是不起眼的,不那么重要的,但如果冲破重重阻力,凭借其他子力的帮助拱到底线,就能升变成一个重要得多的棋子。下棋不是为了简单的输赢,也不是为了当一名棋手。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机会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如果他特别喜欢下棋,视之为生命,想将来成为一名重要的棋手,这也不错,部分程度上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人。不过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我认为这样的影响力不大,对社会作用太小,他也并不具备一个好棋手的天赋。应该让天才去当专业棋手。
  如果做不成一个重要的人,怎么办?其实也没关系。人的能力有限,机会、命运、突发事件等种种因素都影响著我们。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希望他能活得聪明、健康、幸福、有品味、有德、有生存能力。生存能力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情况,都要想方设法地继续生活下去。

  多维:徐步远目前参与许多社会活动,这也是你期许他该做的事?
  徐晓鹤:培养社会公德与爱心相当重要。今年暑假徐步远参加国际象棋夏令营,有天大家在分蛋糕,用巧克力做成国际象棋的那种。徐步远回来说他很不开心,因为有人提议按照等级分来分,也有人提议按先来后到。无论哪种方式,他都有优先权。结果分蛋糕的女孩像是没听见似的,顺手把他想要的那块巧克力“后”递给一个刚到的孩子。徐步远很生气,觉得他们不讲规矩,就去跟那孩子理论,说这块蛋糕应该归我。对方哪管这么多,一边吃一边还故意气他。
  我对他说,这件事情是他的错。首先他不应该跟那孩子抢蛋糕,就算讲道理,也应该去找分蛋糕的人,不应该纠缠拿到蛋糕的人。第二,跟蛋糕的女孩争,也没道理。这规矩不是她提出来的,也许她没有听到旁人的提议,或是她不认为这提议是对的。
  我认为这提议就是不对。举个例子,要是布什总统到你们学校,跟孩子们一起联欢、分蛋糕,难道布什可以因为他的官最大,就先拿自己想要的最大一块去吃吗?徐步远一听就笑了。这个道理是说,越是有身分、有名望的人,越是有钱、有权力的人,越应该谦让,而不是强取。在夏令营这些下棋孩子们中,徐步远已经是获利最多的一个。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大的代价,才得到这些荣誉,总之国际象棋已经给了你最高的回报,你不能再贪这些小便宜,应该把其他的利益让给别的孩子。
  人应该懂得回报社会。凭什么棋下得好,就该得到一个奖盃?人是社会性的,棋联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把奖盃发给成绩不错的棋手,给等级分高的棋手以荣誉,这些荣誉得到社会的公认,都说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得到过荣誉的人,必须回报社会。
  学校成立象棋俱乐部,徐步远起初回绝了主办老师的邀请,不打算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但我鼓励他自告奋勇去当教练,这也是回报社会的一步。事实上,一个中学能找到一个2000等级分的教练也不容易,现在俱乐部里16个孩子与两个老师都听他讲课。
  此外徐步远打成人赛能挣到一些奖金。通常成人赛都有奖金,这几年下来,他陆陆续续赢过一些钱,我就要他建立一个扶贫基金会,准备攒到一定程度,去中国贫困山区捐建一个小学,帮山里孩子解决读书的困难。大约五万多人民币就可以办到,现在他已经存了将近两千美元了。我希望他读十年级之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

参看拍案惊棋博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