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抓的灵小抓

Happy Daddy of Ling and Scratches
正文

周黎明影评:《黄金甲》暗藏杀机

(2006-12-14 18:24:30) 下一个
张艺谋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可能会令人振奋,也可能会令人疑惑或失望,但我觉得很难引发不温不火的情绪。这很可能是一部造成两极反应的作品,因为每个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有人会看到弗洛伊德情结(杀父娶母),有人看到粉饰太平(此起彼伏的呼叫声,比祷告更喧闹,如同一架强大的宣传机器),有人会看到对和谐的强调(用鲜花般的地毯迅速遮掩战争的痕迹),有人会看到对规矩秩序的礼赞或批判(片中全家福出现的场景),不谙中国文化的老外可能只看到一个剧情充满巧合、取材自莎翁悲剧的家庭肥皂剧(如三个孩子取自《李尔王》,妒忌的国王源自《奥赛罗》,会算计的王后参照《麦克白》,宫廷死伤无数很像《哈姆雷特》),当然他们不知道那是曹禺的功劳,但老谋子却又让它回归到莎剧传统。

 这是一个古老又不乏现代寓意的故事:一个古老王国的大王,用关心的口吻慢慢毒害红杏出墙的王后(较文明的打入冷宫?),同时需要摆平三个有不同程度和性质欲望的王子。最终,对权欲的渴求超越了所有伦理和亲情,一轮轮危机经过层层叠加,到重洋节的菊花派对上集中爆发,但知此知彼的人物关系,使得权力斗争陡然增添了难度,峰回路转。最后,高高在上的国王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威胁,又一次稳坐在规矩方圆十分完美的体系里。

 影片的真正主角是张艺谋一向擅长的色彩使用。这次,他用无处不在的金黄色,将这个钩心斗角的皇室包裹在一个近乎超现实的世界里。喷薄欲出的人体波涛象征了肉欲,飞龙缠绕的柱子和服装象征着皇权,权欲和肉欲在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统一;那金黄中屡屡渗出的猩红色似乎在暗示繁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巩俐等主角一次次走过的迷宫般的迷彩走廊,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剧情停歇处,彷佛是大歌剧中公主款款走下的楼梯,隐藏着只可意会的内心独白,如同歌剧中的咏叹调。

 巩俐的表演非常饱满,从感情的挫折,到被害的冤屈,到复仇的绝决,很有层次感,因此她的人物塑造是最立体的。她特像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琼克劳馥,用力挺猛却仍不觉突兀。相比而言,周润发的表演更为内敛,没有刻意强调大王的阴险毒辣,避免了人物的脸谱化。他跟次子周杰伦开场不久的比剑,在剧情设置上颇为高超,带出了一句说了两遍、韵味深远的台词:“不给你的,你不能抢。”一言概括了中国权力政治的特色。周董的角色堪称为他量身定做,连名字都没改,仍叫杰王子。他的武戏很利落,文戏上有几个需要表现复杂感情的高难度镜头,如下决心为母后而背叛父王的那一刹那,看得出他的努力及导演的调教。其他角色着墨不多,虽有逻辑铺垫,但发挥余地不大,刘烨的大王子已接近小丑的边缘,比曹禺笔下的周萍更缺少心理背景。

 影片的前半部着眼于国王强迫王后喝药的细节,以及大王子身陷的三角恋。后半部有更多的动作场面,高潮戏用了不少电脑特效,其风格跟《英雄》中“大风!大风!”的蚂蚁兵团性质相仿,均以形式感见长,视觉效果不错但没有细化到人的层次。战斗场面有气势,兵器的使用也有新意,但总觉得这种场面演变自瑞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并担心这种方法会有意无意进入将来的奥运开幕式。

 《黄金甲》基本上是一部诉诸感官和理性的影片,需要用眼睛、耳朵、大脑来看,无法用心、用灵魂来体验;它里面没有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内容,但可以令人思索;它有很多令人回味的细节(如最后一个镜头),它生动地展示了权力对于人性和家庭的腐蚀作用,就像那能够烧穿铁板的毒药似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