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陈湃

兵学工商沧桑四业 柬中港法浪迹两洲
个人资料
陈湃专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陈湃日记2006年7月15日 华大母校男篮威仍在

(2006-07-17 05:13:56) 下一个

陈湃日记2006715日星期六     华大母校男篮威仍在

今天上午,打开中国中央电视第四台,偶然看见体育节目中,播出华侨大学男子篮球队以7254的绝对优势战胜武汉理工大学,成为CUBA创建十年来的四冠王,也是CUBA历史上的第一支两连冠的球队。作为对外开放的中央台四台,时间是一秒值千金的,能如此详尽地报导球队比赛过程并采访了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这是少有的。

华侨大学的建立,可说是像诸葛亮那样“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九六零年,大陆遭逢天灾人祸,许多建设项目纷纷下马,然而,华大就在这时诞生,说明它的重要性。华大当时是直属中侨委的,校长是中侨委主任廖承志。

华大说办就办,一面建设、一面教学。当时有些班级是借了别处的茅栅授课的,有的系在厦门,有的系在福州,艺术系在北京,热带作物系竟然在海南岛,可见初期办校之艰辛。

 我是19649月进入华的,当时第一期工程才算初步完成,各系学生才陆续回校,喜气洋洋地享受正规校舍的教育。这时华大学生已激增至两千多人,设有中文系、政治系、外语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艺术系、医疗系、土木工程系、热带作物系等,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当时的华大学生,大部份是归国侨生,少部份是侨属子弟,不收港、澳学生。港澳学生多进广州的暨南大学。

华侨大学设计新型,无论中文、数学、外语、化学等教学大楼还是学生宿舍,都是按拉丁字母L、I、M等造型,给人以新颖脱俗的感觉。它的室内设计更是一流,学生宿舍的钢窗上还加上纱窗,连厕所的抽水器都是电镀得光亮的进口货,是华侨捐赠的。从教学大楼、学生宿舍、饭堂、道路、甚至游泳池等,都取自当地的一块块优质的大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坚固无比的石头城。可说是世界上高等学府中绝无仅有的。

华大学生来自海外各国,什么人才都有,尤爱篮球。当时华大的男女篮球队已很出名,想不到时隔数十年,母校男子篮球队威仍在,使我心中份外高兴!

提起我进华大,还十分好笑。当时我在上海市“控江中学”读书,上海市学生的任务是支援新疆建设,掀起学习放弃高考到边疆去的典型模范董加耕。当时我是班主席兼团组织委员,自然要带头响应,也已动员了班中志同道合的十几个人放弃高考,到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去。可是学校不同意,一定在我们参加高考完再说。我认为学校有私心,想博取更高的大学录取率,因为我们这些人成绩是很好的。在填写报考表时,我故意倒过来将清华、北大放在末位,而将当时地处福建前线又新办而没人想去的华侨大学放在第一志愿,以作弄校方,想不到我就这样将错就错地考进华大,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好笑。

这还不算,我到华大后,校方指定要我当班主席。在中文系的大哥大姐们开会欢迎我们新生时,班主任要我作答谢词时,一定要写上:在五年内保证我班每个人不谈恋爱。我的天,这怎么可以,我坚决不同意,但非要讲不可。没有办法,我念到这条时,尽管声音压得很低,全系的人都大笑起来,特别是女同学笑得更厉害,使我无地自容。在以后的日子里,中文系是的女同学都盯着我,取笑我,看我是不是柳下惠。好在两年后**一来,我调离班级到越南去援越抗美,其他同学也罢课去串联,男女一对对地串起来了,我的保证才结束。在整个**期间,我都在外国度过,成为极少数没有参加**运动的学生。在国外我学到外语,学到外交,学到战争,学到做群众工作,还学到医学,比起在国内的同学,荒废学业,天天武斗,无所事事强得多,可以说我是**的得益者。

尽管我们班级没有上过多少学,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凭着自己的努力,出现了不少干部,报人,作家。香港名作家黄东涛(东瑞)就是我班的表表者。

可是,正当华侨大学欣欣向荣之际,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把华大这个初生的婴儿,扼杀在摇篮之中,关门大吉。

华大是在“文革”结束后重办的。2000年夏,在它的40年大庆的前夕,我有幸回到阔别了30多年的母校。只见中文系前的树木高大了许多,昔日师生梦寐以求的陈嘉庚纪念大礼堂,已屹立在大门入口不远的高坡上,也增添了不少办公大楼,荣幸地得到副校长李冀闽先生接见,并把一座镶有真金的陈嘉庚纪念堂模型赠予我。我把此次旅行剩下不多的2000法郎,赠给母校聊表寸心。

今天在异国乡,看到华大母校的景物和男篮的光辉,实在难得。遥祝华大母校今后走向更光辉的历程,不负海外广大侨胞的冀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