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的精神》-儒家'以人为本'的道德智慧(8.2)

(2006-08-04 05:03:31) 下一个
儒家敬畏“天”(上帝),但敬“鬼神”(偶像等)远之,与摩西十诫的第一、二条是一样的,但儒家的出发点是人,也就是人与人的具体人伦道德,也就是以人为本。儒家“以人为本”杜绝了违犯最大 三条诫命的机会,同时,儒家在体制和实践上,道德教育与政府 管理分离,提供了儒生的仕途、人才的选拔和对官员的道德约束等体系。基督教明确阐述了,第一是爱上帝,第二是爱人如己。没有人真能明白“上帝”是谁,一旦权威 误用、假冒上帝的名(第三条),往往就带来了宗教的迫害,以及发动了圣战等! 儒家坚持宗教信仰的自由,杜绝一切宗教和思想的偏见与迫害。 任何一种体制,都有自身发展的限制,长期历史累积的繁文缛节,也导致了儒家思想的僵化。战争的震荡对腐蚀的清除,形成了一种周期性发生的社会弊端。从中国文明中,欧洲发掘了技术和思想的珠宝(The Tao of Physics, Fritjof Capra, 1975 Oxford),同时,恢复了古代希腊、罗马和犹太文化中优秀的传统,进而,建立了“政”、“教”、“商”分离的体制和科学范式等,发展了政治、文官等更细致的管理系统, 因此,实现了近代文明的后来居上。 儒家思想和欧洲人文主义的“以人为本”,不是不敬畏“上帝”,还是抛弃了空洞、封闭的“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灵魂”等无聊辩论,走向了具体实践、理性的探索真理的道路。伦理道德诠释是法制发展的基础,没有斯宾洛莎等的伦理学和法国人本主义等 的诠释,很难想像能发展近代科技文明。儒家经典,正是从摩西律法第五条诫命的孝敬父母,开始了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然而,当吸收西方文明时,很多人不加思索地歪曲了中国人的祖先,包括老子、孔孟等的形像,实际上也就违犯了摩西的诫命。甚至,“无神”与“有神”、“唯物”与“唯心”、“科学”与“宗教”、“进化”与“创造”(难道全能的上帝不能用猿 的细胞造人吗?难道猿细胞就不和人体细胞一样是尘土了吗?)的辩论也成了空洞、无实质的辩论。儒家是很现实的历史、实践主义,无论是人治还是法治,如何解决具体道德、社会治理的问题是其核心思想。 西方人对中国人性格的观察,尽管有文化和宗教的偏见,但不能不认真思考自己的问题。中国一些人的性格中,比较大的三大缺点可能是:第一、缺乏追求真理的独立思考、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易于依附一些权威的现成观点;第二、畏缩怕事、缺乏见义勇为的正义、胆量,易于被外部的势力(及非华人 的中文搅乱)所分化、瓦解;第三、缺乏团队精神、公共意识,太多的内耗、自私的争斗。因此,中国华人急需要改善自己的道德精神 -也就是群体智慧的发展,人性的完善是一个社会的发明、创造、进步和建立伟大文明的基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