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的精神》-中华文明结构的重建─文化的复兴(7.2)

(2006-08-04 05:01:45) 下一个
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华夏的家国天下、希腊的城镇国家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态,从而发展到现代文明。工业文明是城市群系统,如欧洲的莱茵河、罗纳河及多瑙河流域,北美洲的东西海岸与五湖区、大河系,中国长江黄河上、中、下流及湖海交汇的沿岸。欧美、亚澳区域文明框架的诞生,联合国的建立是全球化文明更高层次的建构。近代西方工业文明 ,经鸦片战争从海岸如香港、上海冲击中国封建社会;还法国革命经德国、俄国从陆路传到中国。俄罗斯是在务必列时代的莫斯科公国上发展起来的,这可能是中国走向工业化首先接受东欧的政教文化体系的原因。任何伟大的理想的实现,必须首先有圣人的精神引导,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人类文明精神的根源来自中东的传统和理想国、乌托邦和大同世界的哲学。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只有通过爱将个人心灵纯化才能实现。 世俗的事情由社会政治去处理,民族的问题是婚姻和生命的事情,不可将彼此混淆;只有这样,才能到到世界的大同与和谐。中华文明的重建是一个全球化新文明的诞生,一种新的文明框架,这个结构必然是现代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的交汇和重建。 文化的繁荣:中国传统文艺与现代西方文艺的共同繁荣,大众媒体的传播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印象派艺术到抽象艺术是东方艺术与东方精神的结合。思想家辈出是一个新文明诞生的重要方面。当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时候,哲学就能繁荣。希腊哲学的逻格斯(LOGOS)、道(WORD)和华夏的“道”、“因缘”是对宇宙原初信息的理解;东方的心灵哲学、禅宗的方法影响沉思默想(meditation)的顿悟方法。终极信息源是宇宙演变、生命进化的根本原因。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美国)2002年提出的五边形组成的12面球体最新宇宙模型,可能揭示了光量子被约束性的宇宙,这就可能还存在超光粒子的宇宙外超微观世界─信息源。近代民族文明的发展、西方文明的传播,需要重新建立一种共同认同的文化;当人类文化的各个 环节连成一条链的时候,人类才能达到对永恒真理的认识。中国、日本、印度、东盟的和平共处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加上澳洲与俄罗斯等,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太平洋文明世纪。唐、宋 、明朝的中国,曾经是东方文明的明珠,中国社会与精神的发展将是使这个区域走向协调、和谐发展的前题。区域文明的建立,决定于共同文明精神的发展,这种精神就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律法、 恩典体系─从至高无上的律法系统,然后到良心、道德、伦理层次的展开是人类文明准则、规范的完整体系。只有认识过去的黑暗,才能走向未来的光明。倚强欺弱是人类罪性 最根本的体现。爱与恨是人性的基础,是良心与罪性、是和平与战争的根源。嫉妒与虚荣、傲慢与偏见,给地球文明带来过不断的灾难。 科技的发展: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将以高技术、前沿科学为主体。从1750到1805年,经历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法国革命,人类文明进入了科技文明时代。印刷、造纸、时钟、火药、磁针、算盘、透镜的发明 ,使人类进入了大众传播的科学时代。实验方法最初从东方炼丹、西方炼金的化学和医疗实践技术的结合中诞生。笛卡儿的数学演绎与培根的实验归纳的结合,诞生了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系统方法又是西方还原论与东方整体论思想的结合。从经济系统看,中国不能放弃欧、美的近代传统工业,但很难以与之 直接竟争。自英国纺织工业革命以来,从欧洲、北美到日本的工业发展是一个演变过程,如德国的机电、化工和美国的电脑、生物工程及日本的电讯、汽车工业的发展。 工业文明经历矿物资源的开发,还后工业时代开始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基因组层次演变、结构重组及功能调控,神经元网络分层、可塑结构的信息控制系统蕴含着巨大的技术前景。生物分子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太阳能生物仿生技术是未来高科技的核心。城市的集中化发展不利于防止恐怖袭击,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和乡镇城市化和网络化将是减少城市人口膨胀的出路。中国在保持传统纺织工业,努力赶上机电、化工和精密仪器等工业的同时,将生物工程、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微电子、空间和海洋等高科技成为主攻方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