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虎抗衰老

如果普通人每12个月老一岁,用现代技术抗衰老的人能达到每15至18个月长一岁。www.mayantiaging.com
正文

阿妹传奇(25)

(2006-07-05 17:42:19) 下一个

武强对生意拿不出主意,总是说没有文琳,这生意做不下去。终于有一天他告诉文琳,如果做个小饭店,即使文琳不给他出主意,他也可以问问家里,武良他们对这行儿有点儿经验,武强这两年也做食品。要是有武良他们帮忙,说不定将来也能发展成个食品公司。文琳仔细权衡利弊,又花几天的时间看了看惠灵顿食品行业的生意,文琳打电话问叔叔愿不愿意买武强名下的房子,如果阿妹的爸爸买了武强的房子作为投资,再把这房子租给阿妹,让武强拿着卖房的钱去买个饭店生意,似乎是个对各方都说得过去的出路。阿妹和武强之间既然有个同居协议,她就不适合用她本人的名义购买财产,以免将来散伙的时候,分割财产再添麻烦。阿妹的爸爸不能再靠电话商量这件事了,他要来一趟。精明的商人总要有个眼见为实,把目前这些零零散散的东西放在一起,这计划要严密,既照顾好文琳的如奔,也关照好爸爸的阿妹。棋手下棋的时候,总要多看出去几步好棋,再出招。

 

文琳告诉叔叔,武强很可能把武良两口子保过来办饭店,而且这件事赔钱的可能性大于赚钱。第一,武良两口子没有新西兰的身份,要买的饭店规模和营业额要大,大到带两个工作签证的名额,他们两口子才能以被聘用的中国厨师身份呆在新西兰。第二,同样的营业额,带工签名额的生意,要给两个海外厨师上税,这税就多了一道费用。第三,带工签的生意售价会高,所以比一般的生意回本儿慢。第四,武强不见得会经营,武良两口子带来的新菜单,不见得马上有市场。这么一来,武强即使卖了房买得起生意,这生意败起家来也会很快。文琳是不会参与经营这饭店生意的,就是临死前扶武强上马,她也不干。她现在非常知道自己该干啥,自己尽量地养身体,让儿子健康成长,用足了力气给儿子留出条容易生存的路。用她自己的话说,“女人要望子成龙,却不要望夫成龙。老公成了龙,对老婆不见得是好事;儿子成了龙,即使他一去不复返,长大了再不回来看你,你至少也放心他有能耐在这世上生存。”说到底,老公老婆之间的情份,需要对等和回报;人对下一代付出慈爱时,却没指望回报。文琳的心态是以哪家能关照她的如奔为原则,“要是你武强是个立事的主儿,我儿子跟着你不遭罪。要是李家真能管我的孩子,用我这些年的积攒雇你们都行。”这武强做老公、当爹的,说起来总是“一颗红心”,可他那点儿忠诚到底能不能有点儿实实在在的效果,文琳从来就没抱乐观态度。如今眼看着武强往败家的路上走,文琳却能平心静气。别说她文琳得放得开,当年诸葛亮何等英明?也无奈扶不起那阿斗。文琳在世,你武强鞍前马后,自然也分得我们打下的半壁江山。如今文琳不能领着武强走路了,再好的主意也只能供一饥,供不得百饱。既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是我们能管得了的事,何必跟它着急上火?随他去吧。只是如奔的将来,她更要往李家这边挖掘出路。

 

阿妹的爸爸让文琳也看看有没有其它既适合家居,又适合投资的房产,可以让武强把他的房放到市场上去卖,阿妹的爸爸也到市场上去买。避免直接的买卖关系,是爸爸常用的处理亲友之间买卖关系的操作办法。既然阿妹的爸爸考虑在新西兰买房产,为什么一定要买武强的房子呢?不过是武强如果卖了房子,这一家人没了住处。如果此时阿妹那边能提供个住处,武强在心里上会觉得这同居公证对他和武家也有价值。进而不好意思在看到家破人亡的惨烈场面时,迁怒于阿妹。“你们武家没看明白生意,赔了钱,怪不到李家的头上。我们虽没给你们直接投资买生意,但也没袖手旁观地看你们的热闹。”文琳对这“一流小学附近的房子”情有独钟。也经常和地产经纪人联系,目前也有那么几个可以考虑的选择。等着叔叔来,也好仔细商议。

 

阿妹的爸爸英语很有限,阿妹决定她亲自到奥克兰去接。她问文琳可不可以把车借给她跑这么远的路,文琳很惊讶,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女孩儿,敢一个人开车去壹千公里以外接老爸,不能不说她成熟得有点儿冒失——文琳本人也没开过这么远的车。文琳喜欢阿妹的成熟,一则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来闯天下,成熟是成功的起码素质;二则如果文琳不在那天,阿妹越成熟,就越有能耐关照如奔。武强有心思关心孩子,却明显地能耐不足。她不但把车借给了阿妹,还为此买了两个手机,让阿妹带上一个,好随时有个联系。阿妹有自己的想法,爸爸这次只能在新西兰住两个星期,她要尽可能地和爸爸呆在一起。一则她来新西兰快两年了,很想爸爸。人越长大,越能体会父母的恩情。二则她知道这两年来,爸爸和小姨之间一直不好不坏,爸爸不太在哈尔滨住,小姨也不想离婚。自家的事,阿妹不好在文琳和武强面前问。有机会和爸爸单独在一起,阿妹至少可以探探爸爸的口气。

 

十月初的奥克兰,春意盎然,阿妹一身休闲的粉色运动衫,等在机场旅客出口外面。爸爸推着行李走出来时,她见爸爸头发比两年前稀少了,脸也比从前黑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依然西装整齐。她跑过去拥抱着爸爸,半天不肯放手,满眼是泪水。爸爸微笑着,他对这拥抱不太习惯,但是觉得这洋人的礼节真好。女儿长大了,能开车来奥克兰接他了,不再是那个跟在他屁股后面,要这要那的小女孩。他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白色瓷器工艺品小狗,小狗的头上绘有两朵粉红色的花。这是他们家的一个典故,阿妹七、八岁的时候,过年爸爸给她买红绫子扎头发,还唱着《白毛女》里的唱段:“……人家的闺女有花儿戴,你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阿妹那时撅起嘴来,嚷道:“我爸爸买得起花儿,别人戴一朵,我要戴两朵!”每个家庭里,都有典故,每个家长的心里,对孩子成长的点滴都有珍藏。在爸爸的心里,阿妹总是那个要戴两朵花儿的小姑娘,女儿的要求对他也多少有个鞭策作用,他要买得起两朵花儿。

 

阿妹事先查了地图,她不急着开车往回赶,带着爸爸顺路看看北岛的一些城镇,爸爸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先看看那里的博物馆。阿妹来过的地方也不多,到一个地方也要先到旅游信息中心去拿地图,问信息。新西兰的旅游信息网络建立得很完善,旅游信息中心提供免费地图和介绍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资料。他们这样每到一个城镇吃点、喝点,休息一下,给文琳打个电话,有兴趣再看看那里的博物馆。第三天,才到惠灵顿。这期间,阿妹学校是给学生们自习的时间准备考试,所以阿妹没啥课可缺;工作那边,达丽替了阿妹一个夜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MayHappeninBabe 回复 悄悄话 Cheers!
绿衣 回复 悄悄话 确实是写得好.很喜欢.
飞扬的裙脚 回复 悄悄话 跟读了这么长时间,觉得您写的是越来越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