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之 840 --- 后发优势显现 "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2005-12-12 06:42:42) 下一个

这是一个中国世纪?这是一个印度世纪?

  两个亚洲大国怀揣着同样的梦想,两个民族憧憬着同样的荣耀。

  曾经辉煌的时代——大唐盛景和阿育王朝记忆犹新。只是在工业革命时,两个大
国迷失了!在这个世纪,他们都认为是自己伟大的国家复兴的最佳时机。

  27年前,中国改变了自己的道路,从此开始了非凡的发展。14年前,接任的
印度人民党政府开始调整经济政策,支持结构改革,摆脱了经济缓慢增长之路。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GDP在27年间年均增长9.4%,人均GDP更
是增长了6倍。“中国制造”充斥着全球各地的超级市场,全球的投资者在27年间
向中国输入了5700亿美元的投资。

  高盛大胆的预计,中国将在2041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听,“中国世纪”似乎几百年来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

  如果在10年前,还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印度会成为充满生机和前景的国家,但如
今印度政府变革赋予的活力,推动经济增长每年达到8%以上,成为仅次于中国速度
的国家!

  在班加罗尔、海德罗拜,无数软件公司正向全球输送印度设计的软件结晶;“塔
塔”也将物美价廉的汽车送到了欧洲甚至更远的地方,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印度除了希望保持服务业竞争优势之外,更着力打造全球制造业中心,似乎印度
离梦想也愈来愈接近!

  两个相邻的大国成为亚洲和全球的“明星”,当全球的目光转向这两个国家,一
个持续的话题产生了——这是一个中国的世纪,还是印度的世纪?

  回答这个问题,不容易!

  高盛说,中国30年后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这个世纪属于中国。

  摩根士丹利和麦肯锡说,也不一定吧,印度中国各有优势。

  美世(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说,中国优势正在丧失,印度人力资本开始表
现出优势!

  那么,这个世纪,特别是下半世纪,究竟是属于中国的世纪还是印度的世纪?主
持人语

  “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哎呀,这个问题还用问?看看全球超级市场摆放的那些玩艺,到底打着“Mad
einChina”还是“MadeinIndia”,你不就知道了吗?

  后发优势显现"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你说的是。

  印度错过了工业外包革命的第一次浪潮,从玩具到彩电,从服装到汽车配件,国
际产业的转移涌入了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第二次带有技术和资本性质的转移浪潮
,印度也只是拽上了尾巴。中国则在20多年前,在开放政策指导下,展开双臂拥抱
着来自全球大大小小的投资者。

  中国还每年投入1000多亿美元改善基础设施,为投资者创造更佳的投资环境
,这可是印度的七八倍,而印度坑坑洼洼的公路和短缺的桥梁阻碍了投资者进入的步
伐。

  不过,游戏才刚刚开始。

  印度正在努力的改变这些条件,并不满足于领先的软件外包产业,雄心勃勃地要
打造全球制造业中心。这几年,印度制造业正呈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印度政府也开始
以热情的态度欢迎外国投资者的到来。

  浦项钢铁100亿美元的投资被印度在今年敲定,本来浦项更钟情于中国。而印
度电信设备爆炸式的增长早将LG吸引过去,扎根发芽。

  还有,印度强大的私人资本,比如“塔塔集团”,高效率的公司运作令中国国企
相形见绌,私人资本的力量正成为印度赶超中国的希望。

  拿印度与中国相比,还会衍生出来许多有趣的问题。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得利于中
国政府强大的资源推动和深度地介入经济活动。但印度似乎并不打算过多的改变“自
由散漫”的市场经济,到底哪一种模式更具有潜力?

  印度在学习中国,中国也需要学习印度。

  不管怎样,在欧亚大陆两国正在崛起,竞争难以避免。两国开始彼此重视对方,
中印交流开始加深,这在贸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两个大国在竞争的同时,会携
手面对崛起面临的同样难题——比如,能源和贫困问题吗?

  21世纪经济报道邀请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亚太区总裁VonKeller博
士(中文名:冯凯乐)、中国驻孟买前总领事郑瑞祥先生、商务部贸研院亚太部徐长
文主任、外交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华碧云研究员,共聚“天下论衡”,畅谈中
印对比。“印度制造”的后发优势

  主持人: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显示,中国与印度的差距更小。中国和印度分别排在第49位与第50位。印度正在
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努力,其中重要表现就是发展制造业。今年9月26日,印度政
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显示其发展“世界制造工厂”的决心。目前

,印度制造业与中国相比如何?

  VonKeller:制造业的范围很广,但总的来说,中国要具有更多的优势
。印度虽然在某些制造业上比较成功,比如纺织业,但中国的电子消费产品的生产能
力更有优势。中国的外资投入很多,资金不是太大的问题,所以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
中国的生产能力更强一些。

  郑瑞祥:中印两国独立时间相近,分别是1949年和1947年。独立之初,
两国制造业起点都很低。就一些所谓的洋货而言,印度比中国稍强。例如,印度生产
轿车比中国早。在1957年,印度最大的家族公司,就生产奔驰大卡车,出口南亚
地区,在非洲也有市场。“高露洁牙膏”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印度销售,还
有吉列剃须刀。

  印度从来没有封闭过,是半开半关的混合经济,而中国是从极端的封闭到开放,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就比印度快了许多。目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比印度强,价廉物美。中国制造业所占比重高,而印度的服务业比较发达,这两种产
业结构各有利弊。

  主持人: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对该行业采取了保护政策,国外汽车制造商只能
通过建立合资企业进行投资,多数企业对轿车生产的核心技术并未掌握。而印度汽车
产业的成功并非依赖于跨国集团大量的资本投入,而是依靠智能化的设计开发出造价
低廉的本土化车型,且价格低廉。这两种模式哪一种更有潜力?

  华碧云:印度汽车业较早就自主开发了。过去印度汽车业主要靠与德国汽车公司
合作,过了合同期限,可以在既有基础上向前发展,变成自主开发。印度汽车业的自
主创新意识比中国强。中国汽车行业有时候是一拥而上,或者重复引进,这些情况都
应该尽量避免,印度在此也有教训,但是它注意了这个问题。

  徐长文:过去,中国在汽车产业发展上存在很多问题,政策改变直接影响了行业
发展。有人说,外资进来,在我国生产汽车再销售出口,中国可以赚取税收收入,这
种认识都是有缺陷的。

  主持人:印度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印度有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更为宽松的贸易条
件,这样印度纺织业的发展会不会成为中国有力的竞争对手?

  VonKeller:中国在某些纺织品上目前产量较大,比如服装,羊毛衫等
。问题是中国的成本优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的某些地区,已经不具备成本优势了。
有些采购商已经向印度,孟加拉,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采购。如果中国的人力
成本仍然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就有可能失去与印度竞争的优势。但另外
一方面,中国以往几年在纺织品产品质量方面表现出色,仍会保持一定竞争力。

  华碧云:印度是有这个想法,现在他们有专门的纺织基金,数额达到了几百亿,
是专门用于支持技术创新的。但是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是有优势的,比如属于机器纺织
的部分,印度比我国薄弱很多,其技术没有我国精良,因为过去印度国内家庭作坊式
生产比较多。它的纯手工纺织品在海外还是有市场的,但是大部分产品的品质比如丝
绸,是不能跟中国产品相提并论。

  郑瑞祥:我国的纺织品对发达国家出口是有优势的,发达国家比较青睐我们的产
品,比如牛仔服。印度出产的纺织品在图案和风格上则比较适合非洲国家。但发达国
家对我国贸易设限,对印度的限制就比较弱。不过我国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主持人:关于中印两国的人力资本上,根据MERCER公司发布的报告,对中
国的北京和印度的孟买、新德里做了一个对比,发现中国的工资成本明显高于印度。
随着中国人力资本成本不断提高,中国在与印度竞争中,会不会丧失吸引外资的优势


  华碧云:中国人均收入比印度高,造成工资成本明显高于印度。但企业不是单凭
这一项决定投资意向,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基础设施、行业竞争力、投资外部环
境等,但最根本的是企业投资能否赚到钱——利润率决定投资意向。

  印度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路、港口等效率低下,很难吸引投资者进入,至
少短期内难以全面改善。如果印度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甚至比中国的条件还好,那印
度的优势就比较突出了。

  徐长文:印度曾经是英属殖民地,因此在语言上具有优势。中国人发表的信息基
本都是中文,而印度的官方语言为英文。

  郑瑞祥:德国和美国驻印大使和参赞曾和我比较过中印投资环境问题,他们认为
印度有三条优势:民主制度、司法制度和英文普及程度。最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最
终只有语言一条是真正优势。至于印度的民主制度,政府领导人更替频繁,政策不稳
。比如美国安隆公司曾在孟买投资三亿美元建设电厂,后因政府更迭,印度要求重新
谈判,项目因此停滞,严重影响了美国公司的利益。

  就印度的司法制度而言,其办案效率很低,一个官司可能要花几年。所以外企的
投资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这前两条优势,实际都不如中国。所以,印度从199
1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引进外资累计仅327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个省。

  不过,印度具有人才优势,包括管理人才。比如,管理全国44个软件中心的公
务员只有500个,管理团队相当精干,效率高,而且训练有素。

  主持人:印度政府已经看到了制造业对解决就业的重要意义,正在实施一系列的
改革,希望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印度制造”已经暂露头角,很多人也
对“印度制造”充满了期待。在很多亚洲国家已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印度制造”发
展的空间有多大?与中国相比前景如何?

  VonKeller:中国和印度在制造业上有两个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在
基础设施上占有很大优势。中国的交通更为发达,这样就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这也
是中国产品更为便宜的一个原因。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总的来说要好于印度。中国
每年从大学毕业的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印度。中国的基础教育也要好一些。而
印度的教育差别很大,乡村有很多人从未受过学校教育,而另外一些人却受到很好的
高等教育。这两个重要原因,令我认为中国在制造业上仍会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华碧云:印度短期内不太可能超过中国。因为中国发展基础比它好,基础设施比
较强。目前,尽管印度很想在制造业领域替代中国,特别是出现了中美、中欧纺织贸
易摩擦,印度觉得有了可乘之机。但印度要想超过中国,首先要看印度自己是否具有
竞争实力。

  在某些方面,印度确有优势。印度的私营企业发展比中国早,在中国还没有改革
开放的时候,印度已经与外资合作,比如汽车业,1991年印度开放以后,十几家
世界著名的外资汽车企业,如福特、通用、丰田等都进入印度,因此它的汽车制造业
能打入世界市场。现在,美国的主要汽车制造零件大部分从印度进口,因为现在汽车
制造业已经跨国经营,而且也形成了一两家很有竞争力的公司,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开
放较晚。印度模式的思考

  主持人:中印两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不同的作用。中国政府对整个经济活动深
入参与,而印度政府对市场干涉较少,为创业者提供了空间。由此,两国的企业呈现
不同的特点,中国国企实力强大,印度私营企业蓬勃发展。长远来看,这两种政府模
式,哪种更具有潜力?

  VonKeller:在我看来,两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影响作用都很大,但
所采用的方式不太一样。中国政府以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为第一任务。但是在
印度,政府很长时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印度的政府更为官僚。在印度成立一间公司
要花很长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要低于中国的原因之一。事实上,
印度的私有化步伐也落后于中国。

  郑瑞祥:我国国企实力要比印度国企强,但印度私营企业远比我国民营企业强大
。印度的家族企业在独立前就很具规模,独立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独立以后,印度
全国实力排名前三位的私营企业越发展越庞大。比如塔塔家族就涉足了很多领域,拥
有80多家分公司,覆盖汽车业、发电业、IT业等,影响力很大。它的模式已经相
当成熟,效率非常高,生命力很强。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三年半,经常是靠
不正当的手段或投机方式一夜起家,这种暴发户模式是很不成熟的。

  徐长文:现在我国私营企业很多,虽然寿命不长,但是发展还是很快的。随着今
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今后可能要扩大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利和范围。我国民
营企业做强有一定难度,但也必须承认,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没有政府强力的措施,民营企业也不能发展
到今天的程度。

  华碧云:印度的私营企业主要由政策来引导,经常通过税收和贷款的调节来实现
政策上的优惠,从而引导私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比较适合自由经济的措施。中印两国
都在主张政企分开,但解决得都不太好。印度的国企常常是政企不分,公司的董事长
由一些官员担任,而且轮换频繁,这容易导致他们缺乏对企业长期负责的精神,这个
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获得很大的改观。

  主持人:印度绕过工业化阶段,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这种发展路线就避开了印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局限。而中国选择的是大力投
入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化的路径,在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相比来看
,这两种路径各自的效果如何?哪种更有可持续性?

  徐长文:在中国,政府起主导作用,所以才有资金来做基础领域投资,不考虑回
报问题。而在印度,这些就很难实现,私人在基础领域投资,如修道路和港口,短期
内收不回投资。所以印度政府在缺乏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只能先走软件行业的发展道
路。


  郑瑞祥:印度领导人确实有一些很有远见,1985年就提出用电子经济将印度
带入21世纪。它的IT产业发展以后,确实得到了世界的关注。但是印度企图绕过
工业化,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我觉得是行不通的。

  华碧云:印度的基础设施与是否选择后工业化道路并没有一定的关系,哪个国家
都应该搞基础建设,但是印度没有做到,它是不自觉地走上后工业化发展道路。不过
目前其基础设施也在改善,最近在建设两条国家级的公路。印度的一些官员素质是很
高的,他们的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抓开发软件的负责人功不可没。再
比如印度的能源短缺是其致命伤,自给能源不足30%,但印度石油部长每天都到处
出访,展开石油外交,为国家寻找油源。印度有一批高效率的专业知识的官员,只要
这批人进行长期努力,我觉得印度发展前景会很好的。

  主持人:印度企业治理机制更完善,而且国际化更成功,很多国外的投资者在印
度股市上购买印度企业的股票。而且印度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其商业银行和股市都
远优于中国。从长久看,这方面的差距是否会削弱中国吸引力?

  VonKeller:印度的一些私人企业,尤其在IT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
竞争力。但中国企业的一个优势是,政府非常支持它们的国际化。很难讲印度和中国
谁的国际化进程做得更成功,两国各有长处。我预见未来的十年,两国会有更多的企
业出现在Fortune500中。

  华碧云:我觉得会有影响。印度银行业不良资产非常少,2003-2004年
度,商业银行的净不良资产率只有1.2%。这么低的不良资产,中国做不到。就证
券投资而言,即股票市场、金融保险方面的投资,印度吸引的外资可能现在就超过了
中国。中国股票市场赚不到钱,但是印度的股票市场是盈利的。

  郑瑞祥:印度两大股票交易所——孟买交易所与国家交易所(NSE)都在孟买
,其中NSE的交易量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列全世界第三。因为印度股市的
国际交往多,机构投资多,回报率高,所以投资者在印度更愿意投资于证券市场,而
不愿意投资办厂。

  有一条值得我们学习,即印度通常是小步走、慢慢的开门,所以在1997年亚
洲金融风暴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印度的外汇管制很严,防范金融风险有一套特有的
措施。

  “龙象携手”的可能

  主持人:中印产业具有互补性,中印“车间模式”已经初见雏形,汽车产业中,
就已经有中国生产配件,印度装配整车出口的案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长于硬
件,印度长于软件,结合起来,两国的IT就能进入世界领先地位”。这看起来是比
较好的愿望,那么究竟两国有没有这种合作的可能?

  华碧云:中印是可以合作的,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印度很多东西都是自主研发
的,具有专利权。在不损害到印度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合作,但若强求其最关键的、
最赚钱的部分开放是不可能的。比如软件业的世界前五名都进入中国,但核心技术还
是控制在人家手中。同样,中国也不可能把航天中的某一个关键技术开放。

  徐长文:中印两国今后的合作应该会持续下去。现在两国贸易额保持每年40%
的增长,这是很少见的,今年两国贸易额已达到153亿美元。中国的铁矿大部分从
印度进口,今后也不会减少;而印度的很多电器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印度的穷人比
较多,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所以印度对中国产品的需要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印未来
在能源消费、生产以及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也会有。印度已经提出来要跟中国签订自
由贸易协作问题,为投资提供便利,如果能取得较大进展,两国的合作会更大一些。
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印两国的贸易额会翻一番。

  郑瑞祥:中印商品贸易的前景更好一些。现在贸易结构已有一定改善,过去以原
材料为主,而现在多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是除了商品贸易以外,两国还应该寻求广
泛的经济合作。迄今为止,中国在印度投资办厂的规模还不足一亿美元,印度在中国
的略多一点儿。其实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比如中国的发电机械设备、输电
网都比印度强,而且印度也很需要。印度非常缺电,即使是首都新德里也经常停电。
印度的很多企业都备有发电设备,甚至小卖部都有一个发电机。中国帮他们发电是很
好的构想,而且确实也有中国企业进入,但碍于印度政府的办事效率低,仅搞了一两
个小项目。再如华为在印度的前期投资很顺利,但后期就遇到了障碍,没有获得批准
。从1996年中国就提出要与印度签投资双方保护协定,到明年就十年了,却依然
没谈成。

  主持人:在石油输出国方面,一直有欧佩克组织,就是防止各国在出售石油时,
打价格战;但是,在石油进口方面,却没有一个输入国组织机制。尤其是亚洲一些石
油需求大国,包括中印,都是油价高涨的受害者。中印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前景如何?

  郑瑞祥:印度一般性的资源丰富,唯独战略资源石油短缺,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
高,所以将来的竞争会比较激烈。为此,印度石油部长一天到晚在外头跑,满世界的
找石油。但我认为印度竞争不过中国,他们的经济实力不如中国。比如竞购哈萨克斯
坦油田,我们出得起高价。很多时候竞争是正常的,但是要适当。

  华碧云:在能源问题上,中印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竞争恐怕要大于合作。
在寻找石油的时候,通常是谁能够谈判成功,谁就先占了,除非两方加强透明度,互
通信息,便于合作的时候大家合作。现在一些会议上,比如召开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
费国对话,中印都有参加,也参与了一些合作。

  举例而言,印度在尼日利亚得到了一个油田,可并没有说要跟中国分享。但另一
方面,之前提出的修建中印俄石油管线,方便中印两国从俄罗斯引进石油,就得到了
印度的支持。其实印度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并不是空谈,而是做了一些初期的研究,衡
量可行性。所以说,印度并不是完全拒绝合作,还是避免恶性竞争的。

  徐长文:我觉得在能源方面合作是很难的。能源有量的限制,一旦石油供应出现
中断,对中印的打击都很大,所以竞争肯定存在。今后的合作可能更多的在一些会议
上,一些意向的讨论方面,实质性、机制性的合作恐怕很难。所以我们在能源问题上
,比如共同开发和利用上应该留一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