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个语言学上的困惑

(2009-08-07 06:52:29) 下一个
最近看个书,里头说到英语是拼写极其混杂不堪的,比如four中的u,在four, fourth, fourteen,twenty-four中都是完整的,但到了forty,却一下子失踪了,失踪的年代比较蹊跷,17世纪末期的时候,这个forty还是拼做fourty,到了18世纪,参半参半的出现,到了18世纪下半叶,就突然变成了forty,读音在某些地方也产生了差别。

英语在莎士比亚年代之前更是杂乱无章的很,即使是莎士比亚自己都拼不对自己的名字,在找到的他仅存的那些签名中,有"Willm Shaksp","William Shakespe","Wm Shakspe","William Shakspere","Willm Shakspere" and "William Shakspeare"唯独的就是没有"William Shakespeare",这个当然也跟当时没有规范化的读音,以及读音相对应的字母拼写有关。


相比起来,我们中文虽然不是用拼音作为书写,但拿了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这发音都还是一致的,比如说个李商隐的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先不谈四声,单说“年”“鹃”“烟”“然”,都是an结尾,近千年过去了,读音没有变化,多让人诧异。很好奇的是,那个时候的人是说的普通话么?至少我用江南话发音是不合韵的。

英文对于发音以及相对应拼写的标准化也只是近百年的事情,这个是随着文明化的过程进行的,甚至英文在如今也随着发音的变化,也影响这个语种的拼写标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莎士比亚的伟大不仅仅是写了那么多剧作,他还扩展了英文的单词量,他把名字作为动词,动词作为副词,副词作为名字的胡乱使用英文,嘿,就成了标准了!晕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