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内涵: 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他人的发展,互相促进,网路效应,指数增长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09-07-24 17:55: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84 bytes)
从这段话来看,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的内涵做出具体规定,而只是从功能性角度将社会设定为人类的理想形态,其实《第三手稿》中有关社会概念的讨论大多都是如此。为什么不对这一至关重要的概念下一个定义呢?一个可能的猜测是马克思在《第三手稿》之前已经做过规定,这里只不过是将其省略了而已。当我们遵循这一思路来重新审视上面这段引文时,我们会发现:“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的说法其实在《穆勒评注》中也曾出现过,只不过当时是在货币和交换的语境中被阐发的;它们“决不仅仅存在于直接共同的活动和直接共同的享受这种形式中”,这不正是意识到《穆勒评注》中市民社会内容的结果吗?因为在市民社会中,“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是要经由中介(货币等私有财产)才能实现的,而非直接的共同活动和共同享受。由此看来,市民社会是社会的异化形态。《第三手稿》中的社会概念是以《穆勒评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本构架为前提的,是在扬弃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不等于费尔巴哈的“类”,也不等于赫斯的“共同体”,尽管他们两人也曾在人本主义角度大谈类、共同体、社会等概念,甚至也将这些东西设定为人类的理想。如果说马克思以前的社会认识还残存着黑格尔左派,特别是费尔巴哈与赫斯的痕迹的话,那么经过《穆勒评注》中市民社会概念的洗礼,此时的他已经接近获得那个属于自己的社会概念。

  社会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说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的主题是异化劳动,作为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需要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那么,《穆勒评注》的主题则就是市民社会(交往异化的体系),同样,作为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需要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真正的共同存在性”、“总体的存在”;而在《第三手稿》中,马克思所面临的课题是要扬弃异化劳动和市民社会,去掉“异化”和“市民”这两个的形容词,实现对劳动和社会的综合,这时人的本质将必然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马克思的思维进程颇似黑格尔“正反合”的三段论。如果用一个图来表示的话,这一进程可以表示如下:《第一手稿》(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穆勒评注》(市民社会——“总体的存在”)→《第三手稿》(劳动与社会的结合——“自由自觉的活动”与“社会存在”)(14)。当马克思完成这一进程时,他已经无限地接近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第一条)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第六条)的思想,也无限地接近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和“市民社会”的历史观。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诞生地的话,能接近这些概念表明马克思离创立唯物史观已经不远了,或者毋宁说已经跨出了这不寻常的一步。

所有跟帖: 

以货币为中介的资本主义经济是马社会的近似: 中国农村商业化, 指数增长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7:57:39

张盾 黑格尔最早提出承认问题,他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理解为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前提下为追求相互承认而进行的一场无休止的斗争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484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8:20:36

马克思 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完全建立在物和财产权的基础上 -marketreflections- 给 marketreflections 发送悄悄话 marketreflections 的博客首页 (484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8:21: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