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汉字会被边缘化直至“死亡”?》

来源: 温血的蛇 2015-12-20 23:12: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803 bytes)
兰亭序

原文:《汉字会被边缘化直至“死亡”?

在百度新闻上意外发现了这篇文章(严格意义上可能不算是一篇文章,因为它似乎是从一本书里节选出来)。一看见这个标题,我心里就觉得不妙,要是作者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还好,要是最后的结论是肯定的,那肯定会有一大堆人在后面骂——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

熟悉我的人(大概很少)应该知道我从来不会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去喷人,只会有人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来喷我。不过,这次我打算要站在那些“喷子”一边。不是我同意他们的做法,只是碰巧观点相近罢了,而且我是不可能用“崇洋媚外”这样的大帽子去压人,也不会只因为是“中华文化”就去捍卫汉字,我依然打算用理性的思维来推敲一下本文的观点是否合理。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的语言掌握情况,以免有人以此见疑,以为我的动机是“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不学ABC,照做接班人”。我算是个业余文学创作者,写一些小说,但是中文功底很难说多么深厚;我自认为英语还算可以,因为毕竟“算是个”搞研究的,需要写论文;我会一些日语,日常会话程度,勉强可以阅读通俗文学作品。

在针对性地分析作者提出的具体观点之前,我首先想要表达一下我对于作者思维方式的一点小小的意见。我想说,“因为汉字有各种缺点,所以就应该废除”(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他是同意的),这和“因为人口太多,所以就实行计划生育”的思路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而我们都知道计划生育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其实这种思维方式类似于所谓的“中二病”式的思路,也就是基于一个自以为是的前提,忽视因果的复杂性,希望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达成一个宏伟的目标,例如“杀光所有的罪犯来根绝犯罪”或者“让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统治世界从而带来和平”。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主要观点吧:

日本、韩国等国在使用了象形文字之后,很快更新为更为便捷的字母文字,甚至连越南也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使用拉丁字母,今天在越南几乎看不到汉语了,到处都是字母。

这一段文字看似只是叙述了一个事实,但熟悉议论文写作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段放在开头的叙述会成为后面议论的导引和基础。具体到本文来看,作者之所以写这段话,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因为别人都改了,所以我们也应该改”。

越南的情况如何我是不太清楚,事实上我也不太感兴趣,所以姑且相信作者吧。

所谓日文中的字母文字,本人猜测作者是不是指“假名”(凭我有限的日语知识也想不到别的了)。如果作者的确是这个意思,那“更新”二字就非常不妥,因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应该都是平安时代开始就使用的文字,而创造假名也是因为训读和汉字的本音相异。日文是比照汉字创制,但日语可是古已有之,所以窃以为“更新”二字并不妥当,而日文创制假名也不是为了“便捷”。

我对韩文的了解也不多,只知道韩文的创制的确是最近的事情。所谓韩文的字母文字是否就是“朝鲜语/韩语字母”呢?据说韩文字母也是有其历史根源,而并非为了便捷而凭空生造的。

作者对日文和韩文的评论,我觉得可能就是以今度古想当然耳了。就好像,我们说“张骞凿空西域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可难道张骞本人是为了文化交流而去出使的?客观上产生的效果不同于主观的动机,同一个果可能源自众多的因,同一个因也会产生众多的果,只为了一个“副作用”而忽视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片面和武断的。

然后,作者分析了汉字字母化没能顺利推行的几个原因,并且用了“一个稍显武断的推测”这样的话定性自己的分析,还据此得出结论:

从以上的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象形文字得以保留的原因,简单地讲,是因为一种文明发展时间的错位,西方在文献尚不发达的时期更容易替换文字体系。另外,当时的社会阶段更为野蛮,战乱频繁,而不同的国家又混杂在中东附近,它们的文明程度又都很高,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所以换个统治者就换一种文字语言,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广泛的筛选机制,在这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字母体系是最合理的。

在远东地区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整个远东地区由于相对偏远,汉字一家独大,即便是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得向汉字学习。但明显接近西部的地区则不同,比如西藏与西域都到中东附近去学习,最终新疆地区接受了阿拉伯文字,西藏采用了印度的梵文体系。中国东边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学习它们西边的中国汉字,如日本与韩国等。在古代,地缘文化学习现象非常普遍。学习与创制语言文字看似是个简单的活动,但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地理便利是个问题,对于语言文字的科学认识更是普通人不会想到的问题。所以,从古至今很少有中国人会意识到文字需要改革。其实20世纪初的人们之所以提出激烈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这是一种高级认识,并且是从西方引进的思维。

“整个远东地区由于相对偏远”一句显然是很拉仇恨的,也已经被很多人喷过,我就不做批驳了。虽然我也觉得如此表述稍显不妥,毕竟“偏远”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也就是说作者的观点是认为西方是中心,而非与东方对等;而且从“这是一种高级认识,并且是从西方引进的思维”一句,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思路上确有偏颇。我觉得作者可能有点矫枉过正,因为如此说话就和“打倒一切西方思想”的愤青们一个水平了,只不过一方极左,一方极右而已。

窃以为,作者的逻辑似乎有点问题。毕竟他已经事先说明了“汉字改革”——其实这个说法也有待商榷,因为汉字简化等等有效的改革确已推广,而作者议论的对象其实只有汉字字母化一项,却用了如此笼统的表述,颇有偷换概念之嫌,实在和他推崇的“科学思维”背道而驰——未能推广的原因只是“推测”,却在这两段一开始就说“从以上的史实中”,实在令人无所适从。

而此后的分析,则基本上都只是“推测”,作者没有给出任何论据。新疆地区使用阿拉伯文,很可能只是因为它伊斯兰化了,而西藏采用梵文则多半是源于佛教的传播;字母体系(拉丁语系)能在西方得以确立下来,罗马教廷更是功不可没——这些字母体系最后存留下来很可能不是因为“最合理”,而只是因为运气好,宗教帮了忙。

象形文字的不利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笨拙,学习成本太高,“扫盲”变得极为困难。汉字的复杂不仅影响到教育普及,而且直接影响到后续科研队伍的形成,也不利于传播。

诚然,汉语的学习难度高是毋庸置疑的,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孩熟练掌握母语所需的时间比拉丁语系的小孩要长得多(好像是多一倍,请原谅我一时间找不到出处了)。但是,是不是就一定会产生作者所描述的结果呢?谁知道呢,他又没给出依据,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定量的研究过;如果不需要证据的话,我也可以说,“通过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和书写系统,锻炼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为科研队伍输送了更多人才”……反正胡说就行了呗。

西方人认为,汉字不利于进行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正是科学思维。他们认为中国人对于文字的理解,尤其是文字性较强的诗歌等,建立于视觉之上,这就要求中国人的思维也必须是象形的,而非抽象的。因而这种语言文字之下的思维也会一直处于一种低级状态。

任何符号系统,越简明、越抽象就越高级,比如西方人研究出来的五线谱或简谱就是如此,现在各个民族中那些复杂的记谱方式几乎已全被淘汰。数学符号亦如此,正是因为数学符号的简化,人类的科学才开始飞速发展。文字系统也不例外。

总之,用简单而规范的符号记录复杂的思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

事实上,对这一段描述,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西方人认为就是对的吗”来反驳。不过我是不会这么简单粗暴的。

首先是第一段话,这种想法在西方的确实大行其道,但是在学术界却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的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引文,那我就来给一篇相反观点的[1]。这篇文献重点分析了中文书写系统,正合本文的主题,有兴趣可以一看。

不过,因为引文1的作者来自香港公开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有人或许会据此提出质疑。那我就还是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一下这段话。

作者说“任何符号系统,越简明、越抽象就越高级”,那可未必。学术创作或许如此,作为文学语言,丰富是必须的特性。就说小说吧,如果一本小说故事精彩异常,可是文字却干瘪枯燥味同嚼蜡,大家会喜欢吗?还是会惋惜作者应该加深一点文学功底呢?

说得极端一点,要简明抽象是吧?“一、男主角和女主角相遇,相爱,结婚;二、男主角移情别恋,和女主角争吵,离婚;三、男主角和女主角再次相遇,认识到彼此的错误,复合。”这种东西谁会喜欢?

好吧,不说语言,单说文字。

“正是因为数学符号的简化,人类的科学才开始飞速发展”这一句,很明显又是典型的将复杂的因果极端简单化。数学符号的简化是不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当然是。那它是不是最重要因素呢?那就不见得了。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人类普遍开始重视科学的力量,投入了更多的资源。而且,简化的数学符号比起文字描述,让非专业人士更难以理解,那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进入数学领域的门坎呢?这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我觉得不同文字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很可能根本就微乎其微,虽然认为汉字阻碍科学发展的观点道理上似乎都讲得通,可实际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影响,还是需要定量的科学研究来证实,而不是拍脑袋一想就胡说八道,哗众取宠——这才是作者嘴上说着推崇的“科学思维”。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不针对任何人

汉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完全适应了汉字的形式,每一个汉字都是单音节,并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像日本那样发展另一套字母文字。如果非要生造出一套字母文字,那就要颠覆整个汉语体系,风险是确定的,而回报只是想当然的,风险和回报明显不成正比。

作为一个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者”,我也认为汉字与现今的信息技术确有隔阂,因为用少量字母排列而成的横排文字(拉丁语系为主)可以用有限按键的键盘来轻松输入,而汉字等组合文字(或者称为绘画文字)则需要输入法的转换,这的确提高了汉字在计算机领域的使用难度;在中文的句子中,词语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不像英文单词之间用空格分隔,因此也为计算机自动理解自然语言造成了困难……但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我现在不就长篇大论地打了这么多字吗?而中文自动分词更是发展成了一个研究领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呢(笑)。

或许——我们退一万步讲——汉字并不适合用于科学研究,可难道“科学”就是这个世界或者说社会的全部吗?我倒是觉得,汉字拥有拉丁语系文字所没有的独特美感,书法作品更是能够被称为艺术。难道我们为了“科学”就要把这些美都抛弃吗?还是说,我们需要的只是“科学”所带来的物质成就,而美给与我们的精神满足就无关紧要?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是也提出过要抛弃日文吗?最后也不了了之。我不相信,一个拥有数千年积累的语言体系,会因为一些和语言本身没有太大关系的所谓“弊病”而崩溃消失。我觉得,汉字还会一直被使用,或许不是永远,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我找不出它会被什么别的东西替代的理由。

 

温血的蛇

没有梦想,只是活着,却不甘心沉默,想要用喉舌在世上留下些许印记……说到底,不过自我满足而已。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主页,留下您的观点:http://warmbloodedsnake.com/blog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许多信心满满的汉字改革者连文字和输入法的区别都没搞清,懂点拼音,接触过什么韩文彦文日文假名后开始梦想屠龙, -金色的雨- 给 金色的雨 发送悄悄话 (269 bytes) () 12/22/2015 postreply 01:24: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