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农民,在日本办黑帮,他们是谁?

来源: YMCK1025 2021-11-16 18:19:3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8285 bytes)

在中国当农民,在日本办黑帮,他们是谁? | 魔宙奇谭022

老金和小伙伴 魔宙 3/9
Image
 
大家好,我是朱富贵。
 
当有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
 
姓名、家庭、户籍、国别,在不同场景里,有不同答案。
 
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但回答脱口而出,基本不用思考。这种几近于本能的回应,看似简单,实际极其重要。
 
它代表了我们潜意识的归属和认同,建构了我们对自己最基本的认识,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然而今天咱们要聊的,是一群答不上这个问题的人。
 
Image 
照片中的他们穿中山装,蓝布帽,七八十年代的典型衣着款式,当时国内最普通的形象。
 
这些人的身份不简单。
 
他们是日本人,生活在日本,但能说一口东北话,很多人把中国当祖国。
 
他们就是日本遗孤,二战日本战败后,遗落在中国的日本孩子。
 
二战结束后,他们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大部分人到七十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后,才回到日本。
 
他们在中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和农民,回日本后却成了不安分的黑社会,整天跟日本人对着干。
 
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大时代的波涛中,小人物的悲喜。
 
其中有残酷的历史悲剧,也有人性里最耀眼的光辉。
 
 

01

 
乌鸦在近处的森林惨叫。
 
蝗虫呼啦成群,从一片茄子地,飞到另一片茄子地。
 
茄子青涩干瘪,农夫抢在蝗虫祸害之前,摘下茄子留作口粮。
 
孩子们也不上课了,奔跑在田里捉蝗虫。蝗虫在铁锅一炒,有诱人的肉香,是绝佳的晚饭。
 
干旱持续几个月,田里的水稻枯死,地里的萝卜也发不了芽。
 
因为市场缫丝价格暴跌,纺织厂赚不到钱,只能关厂。工人们被遣送回村里,一起陷入饥馑。
 
这是日本作家贺川丰彦的小说,描写的是三十年代日本,几近崩溃的农村场景。
 
Image
日本农村的农民
 
但这部小说有个令人兴奋的名字,叫《盛产牛奶和蜂蜜的土地》。
 
这里说的“土地”不指日本农村,而是中国东北。
 
这部小说是日本鼓励本国农民,往海外移民的宣传广告,其中重要的目的地就是中国东北。
 
很久以前,日本就盯上东北。
 
日俄战争后,日本虽然战胜,但是一直担心俄国报复,于是想起在日本和俄国中间设一条缓冲带,就是中国东北。
 
1919年,日本主张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成立一个新国家,叫“黄帝罗马帝国”。
 
尽管这个计划没成功,但他们在1932年,成功扶持了伪满洲国。
 
Image
溥仪在伪满洲国的登基仪式。
 
 
当时,日本国内农村出了大问题,人多地少,严重失衡。
 
而把国内农民移至东北,不光能解决国内农民问题,还能让日本永久控制东北,一举两得。
 
计划定下了,接下来按部就班实施。
 
1929年,日本设立了拓务省,往殖民地移民也变成国策。
 
拓务省在1936年的长春移民大会上,起草了《满洲数百万农业移民计划》草案,预计在20年内,把100万户,500万日本人移入东北。
 
日本国内的文化界也敲锣打鼓,为农民出海移民舆论造势。
 
先是电影宣传,紧跟着文坛也兴起了一个“大陆开拓文学”流派,《盛产牛奶的和蜂蜜的土地》就是其中之一。
 
Image
日本拍摄的开拓宣传片《北满的沃野》
 
国内到处都能看到宣传标语,拼命夸赞中国东北有多好。
 
“前进、前进,满洲的幸福新天地,灿烂的八千公里国境线。”
 
“满洲国,成乐土,山河好,物产富,三千万民衣食足。”
 
为了让移民计划顺利进行,日本政府还设定了各种奖励政策,每个同意移民的人能拿到3000日元津贴,在当时数额不小。
 
一直到1945年,日本往东北移入几十个移民团,超过27万日本移民。
 
为了消除殖民意味,日本政府把移民团更名为开拓团。
 
Image
来到东北的日本武装开拓团
 
这背后表达了一个意思,东北是无主之地,我开拓以后,自然就归我了。
 
这是全世界殖民者的通用把戏,以开拓,探险包装自己,同时妖魔化原住民,视之为阻碍进步的怪物。
 
被殖民者是弱势群体,发不出任何声音。于是残酷的掠夺被掩埋,只剩下无畏向前的开拓史。
 
伪满洲国政府就是个玩具,怎么折腾都可以。
 
但大片土地掌握在农民手里,日本政府必须动点手段。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低价强买,不管生熟地,有没有谁家地,统一按每公顷一块钱收买。
 
或者以“整理地籍”,规划“危险土地”的名义,直接强占。
 
有关东军撑腰,日本人在东北说啥就是啥,谁也拿它没办法。
 
日本官员的回忆录中说:“所有土地都是以惊人便宜的价钱收买的,连我本人都甚感惊讶。”
 
根据日本官方资料,日本政府以这样的方式抢下的土地超过2000万亩,全被分给了新来的日本移民。
 
主权的最大体现就是命名权。日本人依照日本故乡,给中国村子换了名,跟日本的村子对照成母子村。
 
其中有些沿用至今,比如黑龙江通河县的饭田屯。
 
新来的日本农民一方面人数少,另一方面是对东北气候土地不熟,不知道地该怎么种,便找到中国农民帮忙。
 
Image
生活在东北的日本移民
 
有些农民给日本农民打工,或者从日本农民手里租地,变成佃农。给日本人作长工的中国农民,被叫做“扛老脖带”。
 
这里面男人帮日本人下地,女人帮日本人做饭,但是薪资微薄,粮食不够,就得跟日本人借。
 
因此常有长工干了一年,工资还不够还日本人账,只好来年再干。
 
更悲惨的农民不光丢了土地,还被逼着去开荒,这些人被称作“内国开拓民”。
 
在1943年,仅黑龙江的“内国开拓民”就超过了二十万人。他们被划成一个个部落,驱赶到荒地上开荒。
 
冬天的东北,气温能达到零下四十度,在140户“内国开拓民”里,只有两家没有冻死人。
 
全家都冻死的叫“挑灶户”,达到了20多家。
 
相反,来东北的日本农民都是最底层人民,却摇身一变,成了大地主。
 
不过虽然他们不缺土地粮食,精神上却出了问题。
 
前期来东北的都是壮劳力,时间一长,没有娱乐方式,又出现了性苦闷,天天打架闹事,吵着要回日本,移民团里死伤不断。
 
为此,被称为“满洲开拓团之父”的东宫铁男,提出在日本国内为移民招募配偶,也就是“大陆新娘”,来稳住这些移民。
 
Image
东宫铁男,日本陆军军官,1928年在皇姑屯亲手按下炸弹按钮,炸死“东北王”张作霖。
 
随着时间推移,情况逐渐稳定下来。
 
旧移民过着好日子,同时不断有新移民过来,似乎一切都运转顺利,突然有一天出大事了。
 

0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消息传到东北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Image
日本在“密苏里”号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他们每天听到的都是“节节胜利”的好消息,对未来充满信心,没想到大好的战局,说崩就崩。
 
与此同时,他们接到了移民通知,所有人立即撤离,先到哈尔滨,取道回日本。
 
此时的日本政府已经是战败国,派头不比以前,派来运送人员的专列很少,但日本移民太多,根本装不下。
 
越是动乱,越没规矩。驻守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不顾平民,抢先登上专列,扔下平民跑了。
 
日本平民上不了车,只能结团徒步赶往哈尔滨,不敢走大路,从山中小路往哈尔滨逃亡。
 
而苏联红军已经进入东北,对待这些赶路的日本移民毫不客气。
 
Image
苏联红军进入东北。
 
移民团里的男人都被征去当兵,剩下只有妇孺,只能依靠一些十三四岁的小孩防卫,自然不是苏联人的对手。
 
有一个500人的移民团,被困在麻山,眼看还有几百公里的山路,心中无望,全团人集体自杀。
 
其他开拓团为了加快行动速度,开始抛弃妇女和小孩,任其自生自灭。
 
流散的日本小孩,有的刚会走,有的才几个月,扔在野外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候,那些受尽苦难的东北农民,开始从路边,山林,难民营收留照养这些孩子。
 
Image
日本难民营
 
回看这段历史,这些中国农民的行为,仍然有些匪夷所思。
 
不少人曾被日本人抢走土地,伤害过家人,但他们却接纳了这些敌人的孩子,到自己的家庭。
 
有一个日本小孩,父亲被苏联人掳去西伯利亚做苦工,母亲死在难民营。
 
他自己跑出难民营,顺着路找到原来的中国长工家里,讨要食物,就这样被长工收养。
 
还有一个农民叫张富民,他捡了一个日本遗孤。他本人却在几天后赶车的时候,被日本兵杀害。
 
张富民的遗孀张淑清,却并没有把仇恨转嫁给捡来的遗孤身上,依然把这个小孩拉扯大。
 
这样的事情不占少数。
 
我翻了不少资料,看过很多人自述,试着找出这些农民,接收日本孤儿的客观理由,最后并没有找到。
 
最后,一位日本遗孤给出了答案:中国人太善良。
 
这个答案也许听起来有点肉麻,但是我被说服了。
 
我无法反驳混乱世界里,人性仅存的光辉,它跨越国别种族,穿越仇恨,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Image
 
具体有多少遗孤遗落在中国,没有一个准确数字,现在估计在3000-5000人之间。绝大多数是最底层人民的子女。
 
日本战败后,整个国家臊眉耷眼,无暇顾及这些小孩。
 
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日本才缓过神来,开始对日本遗孤的第一次讨论。
 

03

 
日本虽然宣布战败,但抗拒反思战争,为了保护天皇,使用了一种投机方法,把战争罪行归给每一个日本人。
 
既然人人都有罪,那承担责任就成了每个人的义务,尤其是离开日本的人。
 
从满洲回来的“返迁者”,在日本国内哪都不受待见,因此尽量隐匿这段经历,谁还会管漂在海外的妇孺。
 
Image
电影《望乡》讲述一群日本妇女到南洋卖淫,为日本赚取外汇,也叫南洋姐,一些人后来回到日本,却被鄙视排挤,被迫再度离乡。东南亚有一座南洋姐公墓,墓碑全部背朝日本,表示永不回国。
 
再加上,中日两国刚打完仗,没有外交关系,官方层面没有沟通渠道,这些人不会被注意。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民间组织先接上了头。1953年,日本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接洽,重启了日侨回日本的路。
 
Image
建国后的中国红十字会。
 
在1953年和1956年,双方先后签订《北京协定》和《天津协定》,由中国政府牵头,把滞留的日本人分批送回日本。
 
但1957年,二战甲级战犯岸信介出任日本首相,对华政策急转之下。
 
接着,长崎出现侮辱中国国旗事件,中日关系急剧恶化,遣送日侨的事情也就搁置下来。
 
Image
岸信介
 
日本政府出手更狠,它把遗孤问题归为“个人问题”,应该由遗孤本人和亲属自行解决,把政府责任推个干净。
 
1958年,日本政府实施了《关于未回国者的特别措施法》,把还没回国的日本人,不管还有没有生存信息,一律定为战时死亡。
 
这一法案取消了大概12000人的日本户籍,遗孤的回国大门就这样关上了。
 
但是这些生活在中国的遗孤,并没有吃太多苦头,他们受到了中国养父母的照顾,甚至强于这些父母的亲生子女。
 
根据很多日本遗孤的口述,养父母的亲儿子都没学上,但却把教育机会给了他们。
 
她们像中国小孩一样生长,上学,参加少先队。
 
即使有人因为日本血统,受到同学的嘲弄,养父母也会站出来保护她们。
 
《日本遗孤调查研究》分析了超过3800份遗孤档案资料,包括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等方面,发现这些遗孤普遍高于普通儿童。
 
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养父母隐瞒下,他们就像一个普通中国人一样,成长工作,结婚生子。
 
这些遗孤在中国家庭里找到了归属,成为家庭的一部分,参加工作,组建家庭,融入到大环境。
 
甚至可以说,他们实际就是中国人了。
 
但事情在1972年起了新变化。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访华,中美关系有了大突破。
 
而二战后,美国就是日本对外关系的风向标。于是同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两国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式正常化。
 
Image
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角荣。
 
官方层面有了往来,关闭了十多年的日侨回国问题,便再次被拿到桌面上。
 
此时的日本,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脱离了二战后的阴霾,再次成为一颗新星。
 
腰杆子硬了,对待遗孤问题也更积极。1974年,在日中友好联络会组织遗孤回国探亲。
 
舆论和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些遗孤,山本昭慈出版了《战争还没有结束:中国残留孤儿寻亲记录》,把这一问题抛给日本社会。
 
尤其在八十年代后,舆论的发酵,学界的关注研究,社会的广泛讨论,孤儿回国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一个艰难的问题,扔给了生活在中国的遗孤面前:他们要不要回去。
 
遗孤们年纪都不小了,都有家室。很多人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日本人,但胳膊上梅花状的疫苗瘢痕,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Image
为预防天花,在手臂接种牛痘疫苗之后,会留下梅花瘢痕。
 
他们从惊愕不信,到很难接受,最后被迫接受。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身份的剥离,伴随着归属的消失,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
 
而打碎了一重身份,必然需要建立新的身份。再加上日本经济发达,生活富足,更有吸引力。
 
于是有些遗孤开始寻求回日本,找寻自己的血亲。
 
有些孤儿对中国生活感情极深,不愿意回日本,但迫于子女对日本的倾慕,也只好回到日本。
 
Image
日本遗孤和中国养母
 
还有些遗孤,因为日本亲人不愿意担保,不被日本政府承认。
 
截止到2019年,日本政府已经认定了2818名遗孤,其中大部分人以永久身份,回到日本。
 
但他们没想到,回到日本后,才要面对新问题。
 

04

 
首先,日本亲人似乎并不想见到他们。
 
他们的考量很简单,虽然是血亲,但是没有一丝共同记忆,毫无感情。
 
但多一个兄弟姐妹,就意味多一个人分家产。
 
再加上日本的家庭成员关系,本来就比中国淡薄,遗孤们并没有感受到期待已久的温暖。
 
比这个问题更紧迫的是,他们如何在日本生存。
 
遗孤在中国生活几十年,很多人靠务农为生,来到日本,语言不通,又没有土地,无法谋生。
 
虽然日本政府为孤儿提供日语培训,但这些遗孤回到日本时,最年轻的也四十多岁了,学习新语言非常困难。
 
Image
回国的日本遗孤向日本诉讼求偿
 
即使一些人在中国具备的生存技能,到日本也变得全无用处。
 
有一位骨科医生,来到日本,因为执照不通用,为了再次执业,只能白天上课,晚上打工洗盘子。
 
日本政府虽然承诺为遗孤家庭提供住处,但是住在哪里却由日本政府决定。很多遗孤被分配到远郊,工作机会更少。
 
绝大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只能打一些零工,有人给人打扫卫生,一直做到快八十岁才退休。
 
居住环境也很难保证,有的家庭两间屋,要挤进去七个人,只能靠吃政府一点补助勉强度日。
 
不光是他们,他们的子女,也就是孤二代,也面临难以处理的问题。
 
父母没有工作,家境自然贫穷,他们就只能穿学长留下的旧衣服。
 
他们还经常遭到日本同学辱骂,要他们“滚回中国”。
 
孤二代里有一个人叫汪楠,他内心很不忿,本来在中国过得挺好,搞不清为什么要来日本受这个气。
 
他在学校组织了一个小组,叫“龙的传人”。
 
组内的成员都是跟他一样的孤二代,一旦有人受到欺负,其他人都赶到现场帮忙,算是一个互助组织。
 
到后来,这个组织以龙的英文“Dragon”,在日语里的发音,改名为“怒罗权”,组织也开始扩大,不再限于孤二代,日本人也加入进来。
 
人多事杂,他们开始偷车犯罪,从一个自卫组织,变成了一个黑帮团伙。
 
Image
由遗孤创建的日本黑帮“怒罗权”。
 
 
汪楠后来因为盗窃,被判了十三年。
 
出狱后,他却毫不后悔。他说他现在反对暴力,但当年正是靠着暴力,让他找到自我认同,真正融进日本社会。
 
Image
汪楠 
 
适应一个全新而不友善的地方,对任何人都很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会被消解。
 
当年的遗留孤儿,现在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二代也四五十岁,从外表上看,他们已经融入了日本社会,做回了日本人。
 
每次遗留孤儿回乡,祭拜养父母的时候,她们尽量在国内亲戚面前,展现日本好的一面。
 
Image
 
她们生活富足,家庭幸福,一切都很体面。
 
只有在一些无意的只言片语中,吐露出她们的心底归属,最深处的感受。
 
Image
 
 

05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我是谁?
 
对这些遗孤来说,这是个让人疑惑,却无法逃避的问题。
 
Image
日本遗孤肖像书《我是谁》
 
从血统说上,他们是日本人。但血统并不代表一切,他们长期被日本社会遗忘,生活在日本社会之外。
 
身份认同,更多是依靠群体的共同记忆构建的。
 
他们在中国生活了大半生,观念习惯都在这里建立的,成为其中一员。
 
但突然有一天,他们被剥夺了最重要的群体身份,变成了外人。
 
到日本后,他们有新的国籍、新的名字、新的身份,但他们和这里的人没有共同记忆。这里也并不需要他们,他们还是外人。
 
 
那么,他们到底是谁?
 
我看到过一份采访记录,被采访者叫松本清美,是一个孤二代,回日本将近三十年。
 
记者问她觉得祖国是中国,还是日本。
 
松本清美说她不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
 
她觉得自己今天是中国人,明天又是日本人,每次和别人说到这个问题,就感觉有好多话说不出来,就一直哭。
 
不知道我是谁,就是这些遗孤的最悲凉的命运。
 
几十年前,遗孤们被带到中国,或者生在中国,并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但战争后,她们被遗落他乡。
 
她们只是普通人,本有机会过普通生活,却被卷进战争、政治、国际关系的漩涡,身处夹缝中,变成一支无根的蒲草,随风飘摇,无处可依。
 
松本清美的采访最后,记者问她去世后,想把骨灰埋在哪里。
 
老人说:“我不知道,也许该把我的骨灰扩散在天上,在海里。”
 
参考文献:
1,日本“北满移民”研究,马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日本开拓团移民侵华纪实,顾伯冲,商务印书社
3,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蔺静,东北师范大学
4,日本开拓团的社会史考察,王楠,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5,日本遗孤问题探究,刘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NHK纪录片,《My Dear Chind of the Enemy
7,NHK纪录片,《满洲移民政策,尘封71年的真相》
8,箭厂纪录片,生活在东北的日本遗孤
 
作者:朱富贵
  编辑:风马牛
 

所有跟帖: 

三根指头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9:11: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