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往事(10)

来源: YMCK1025 2020-09-19 17:09: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131 bytes)

松竹散人

 

 

 

在没有自由恋爱的季节

 

文革前的农村,未婚男女之间极少有自由恋爱的,适婚男女如果走得近,接触多会遭来非议。女方父、母认为自己的女儿被人非议,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所以对自己的女儿都严加管束,比如晚饭后出门要受到限制,这点和城市不同。

    男女之间的交往受限制、被压抑,在中国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存天理灭人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文化背景下催生很多人间悲剧,以致自古以孤男怨女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时男女之间能直接表达,当不会有后来的遗憾。

    那时男女婚姻基本上都要通过媒人作为中介来完成。本家族四奶奶就是本地农村的媒婆,远近闻名。

    由于农村生活很穷,很多姑娘都不愿嫁本地,一般都嫁城市附近的农村,当时叫郊区。郊区虽然也是农村,但属于徐州市管。郊区的主要职能就是种菜,负责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吃的口粮有城市计划供给。卖蔬菜的钱作为集体收入,年终分配给农民。

    郊区农民相对富裕,温饱基本无忧,该地适龄男性成为非郊区姑娘争相追逐的对象。

    这就造成本地男性适婚青年婚姻困难。四奶奶成为这些婚姻困难户争相讨好的对象。四奶奶平时走村串巷,所到之处,留她在家吃饭的人很多,贫穷的地方能留人吃顿饭,是件很体面的事。

    四奶奶对本地适龄男、女年龄、长相、要求的条件了如指掌,第一手资料娴熟于心,没有事的时候就走乡串户,早和这些男女的父母沟通的差不多了,谁和谁能够匹配她都心里有数,做足了市场调研的功夫。

    那时候做媒人不收钱,往来男女家里就是吃上几顿饭。男女结婚时要请媒人坐上席,以示尊重。

    四奶奶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是那些做过媒的男青年帮着干,自己从不动手。

    那时农村“男女授受不亲”的习惯势力还很强大,如果未婚女性未婚偷情,会视为一件天大的事,一旦暴露压力之下,女性严重的会自杀,或者远走他乡。我小学同学的姐姐和生产队长偷情,也许因为生活困难,被发现。女同学姐姐亲戚介绍去了新疆,嫁给一个兵团的大龄男性。出了这样的事父母尊严被极大的伤害,父母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儿留在本地。

    还有一个本家族哥哥的妻子,和本队的会计偷情被发现,被其丈夫三天、五天打一次,又一次被打急了女的去跳河,男的也跟着跳下去,拉上来继续打。后来女的就和会计私奔去了新疆。前几年我回老家看她和会计还有会计的原配一起生活,表面看起来还是很平静,邻居告诉我说没有什么,他们生活的很好。一夫两妻可能都没有结婚证。

    四奶奶也有烦恼的时候,她做媒成婚后的家庭,有些矛盾会找到她调解,她和双方父母都熟便于做工作,她没有什么文化,发现那方错了骂一顿就是,或者连父母亲一起骂,骂上几次就骂好了。

    所谓骂好了不是她水平高,是农村的习惯势力、舆论压力做背景。如果谁家经常吵架闹事会被周围人看不起。逼得她们行为必须收敛,六十年代民风淳厚,对舆论、传统习惯有所敬畏而已。

    当时的农村,有一批婚姻老大难的群体,即“五类分子”家庭的子女。他们的女儿出嫁的对象,条件要低很多,哪怕你花容月貌。因为那是一个政治条件决定一切的年代。

    适婚男性基本就没有女性愿意嫁给他们,哪个女性愿意嫁给一个,随时被批斗、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家庭,将来下一代子女都要受牵连。

    这个群体的适婚男性虽然长期求四奶奶帮忙,乡里乡亲碍于面子肯定会帮,帮了但效果极微。

    这类家庭被逼无奈,常用的办法就是“换亲”,所谓换亲不难理解,就是都是此类群体的家庭,双方都是一子一女,分别相对应成婚。

    不具备换亲条件的家庭,全家节衣缩食花钱买媳妇。被买的媳妇大多来自西南的贫困山区。

    时代推进到七十年代,西风东渐,政治氛围发生了些许变化,自由恋爱渐成风气。媒人也逐渐被人们冷落了。

    八十年代初我回故乡,四奶奶已八十高龄,和女儿在一起生活。她说那些经她促成的婚姻,过年过节还是有很多来人看她,给她买礼品,懂得感恩。她说她促成了有几百对婚姻,这一生就干了这一件事。

    现在有了网络,专业媒人这个职业基本消失了。什么“男女授受不亲”早已被扫进垃圾箱。男女之间恋爱交往没有任何障碍,婚前性行为不再被视为异端。李银河主张“卖淫嫖娼合法化”,还有人提出“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的观点。男女交往底线在哪,性自由是否应有度,这个问题属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课题,由他们来回答。

    文革时代我所在学校有个男老师和本校女老师通奸,被发现,双双开除公职。还有一个公社所在地的学校老师,因强奸被枪毙。整个社会把男女之事视为禁区,违规者处理的都很重。

    在下觉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对男女之事太压抑不行,太开放也不妥,人和动物毕竟不同,人懂爱情,动物不懂。

 

 

 

家有红宝书

 

    

    

    整理书柜,书柜里有这样两套书,算来距今半个世纪以上了。看到这两本书就会勾起我对文革的记忆

    文革序幕的拉开,以全国之大,城乡、行业差异,其第一个节目一定不一样,我经历的文革是从“破四旧”拉开序幕的。

    比如城市里就不一样,大部分是从学校“批刘、邓、陶”、写大字报开始的。

    时间大约是66、67年,一天我家里来了几个臂上戴着红卫兵字样的年轻人,到家里翻找东西,找了半天,拿走了一个陶瓷“老寿星”,告诉我奶奶,这个要没收,属于“四旧”的东西。

    红卫兵们挨家查找,当时的农民99%的是文盲,家庭只有农具、炊具和床,这些和四旧都沾不上边。那些解放前当过教书先生、商人、和地主、富农家庭,家中所有的图书、古董、铜炊具全被搜去,其中图书居多。

    搜到的东西集中到大队部,图书都烧了,其它的东西后来也不知去向。

    当时房前屋后的墙壁上都是油漆写的大字,“破四旧,立四新”。

    四旧的内容: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大队的红卫兵组织叫“造反司令部”,司令去过北京,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狂热、冲动和亢奋。

    哪些东西属于“四旧”的范围,他们说了算,所有的图书他们都认为属四旧范围,烧了就是。村里的庙宇、名人古迹破坏殆尽。连附近有一个日军集中关押百姓,然后把关所押的百姓集中烧死的一处房子,本来是作为抗日教育的地方,也被他们损毁。

    此情景颇似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只是尚未坑儒。

    一天生产队开会,给每家发一套《毛选》,免费发。队长说,根据大队造反司令部的安排,回去认真学。

    绝大部分农民不识字,家中有读书的小学生也看不懂长篇文章,拿回家里成了摆设。

    后来又发《毛主席语录》,内容全部是从《毛选》摘录下来,一段几十个字,一两百字的都不多。便于携带、背诵记忆。选编《毛主席语录》这项工作后来得知,是由胡乔木负责的。

    《毛主席语录》页面为64开本,便于携带,当时要求随身携带,只要出门必须带上,开会、工作开始前都要求学习或背诵一段,才能开始开会或工作。如果开会时主持要求大家拿出“语录”,如果某人忘带了,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被视为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

    现在能够看到的图画、影像资料上很多画面,都是每人手持本红本,那就是《毛主席语录》,资料是真实的。

    那时红卫兵会组成督查组,在路上拦截过往行人抽查,要求他们随便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很多农民背不出来,不准走,红卫兵教你背,背会了再走。选最短的一个语录,几句话,很快就能通过。

    我在学校的时候也被派去拦截过行人背语录。

    奶奶不识字,放学回到家教奶奶背语录,防备赶集、走亲戚,被路上拦住背语录。

    那时我们在学校上课,不上其他文化课,基本都是背写《毛主席语录》,年级高点还要加学《老三篇》。

    老三篇是毛主席的三篇著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那时群体活动很多,批判会、忆苦思甜会、学《毛选》经验交流会,参会者毫无例外每人手持红本,会场上插着红旗,红卫兵戴着红袖章,当时媒体上把这叫红海洋。全国都如此就叫“全国山河一片红”,当时有个香烟的牌子就是“全国山河一片红”。

    开会、上班前背语录,专门的宣传队跳“忠字舞”,跳舞时也要手持小红本。

    现在还可以看到的资料,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陪同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些后来被打倒了。如周、林、刘、陈等一干人均手持小红本。

    全国从上到下衣、食、住、行,工作学习诸种行为,都要尽量贯穿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崇拜。

    那时我家光是语录、选集十几套,像章有近百枚,都是免费发的。

    那时全国人民能看到的最多的读物,除了一个人的著作、语录,再就是《两报一刊》。所有的小说、图书基本看不到。后来有了样板戏可以看。所有的文艺刊物、电影都要经过中央文革小组审查,没经过审查的一律视为毒草。

    那个时代如果文艺作品被视为毒草,作者就会过着生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日子。如胡风、丁玲、老舍.甚至于连《红岩》的作者都要遭受迫害。

    书柜里的这两套书,舍不得扔,不是因为内容精彩无可替代。因这两套书承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是一个档案。

    看到这本书,记忆就会把我带回到那个一片红的年代。

    从这个年代过来的人,情感是复杂的,有愤怒、有怀念,还有的麻木,还有的已从记忆中抹去了。

    但不管怎样,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是个不应当忘记的年代,也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总结的年代。

 

 

又闻蝉鸣声

 

身处西北十多年,从来不闻蝉鸣声。来到蜀地,时值七月,又闻阵阵蝉鸣,倍感亲切,亦勾起我儿时的记忆。

    儿时在故乡农村,夏天炎热,中午时分,大人孩子都在自家门口的树下歇凉,每人拿着芦苇席子,或坐或躺。

    树上的蝉间歇的叫着,天气越热叫得频率越高,叫声越响。坐在树下的人,经常会感到丝丝凉意,那是树上的蝉洒的尿,大人说,那不脏,蝉不吃东西,喝风长。

    那时,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就是捕蝉。那时的学生作业很少,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都在学校的课堂就能完成,即使假期作业也很少,认真做,两至三天就能做完。不似如今的学生,晚上回到家几乎每天都有作业,经常是11点以后才睡觉。天不亮又要背着十几斤的书包摸黑到校。有人戏说学生睡得比小姐晚,起的比鸡早,干得比驴多。一个班的学生一半以上是近视。

    孩子每天受苦,父母陪着受罪。怪不得郑渊洁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上学,而选择在家自己教。他认为现在的教育摧残学生,会毁掉孩子。

    那时我们的时间绝大部分都在大自然中活动。捕蝉、游泳、捉迷藏。生活每天都充满快乐。

    只要是晴天,玩伴们几乎每天约在一起捕蝉。白天捕蝉的办法很多:一是用网子套,把脸盆大小的网绑在竹竿上,伸到蝉趴的树枝跟前,蝉一跑就飞入网中。另一种捕法就是用面筋沾。面筋粘在竹竿头上,只要触及蝉的翅膀,蝉多半就被捕获了。很少有逃掉的。

    晚上捕蝉方法又不同,地下燃着一堆火,然后小伙伴们爬到树上,使劲摇动树枝,栖息上面的蝉受惊吓而飞,晚上蝉只会朝有光亮的地方飞,自然就都掉到火堆附近,然后我们就拿着口袋检就是。一般一颗树可以捕获少了十几个,多了几十个。这种做法对蝉的打击近乎是毁灭性的,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残忍。用现在环保者的说法,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朋友,那我们残杀了这么多朋友还不残忍吗?

    蝉的生命大约只有三个月左右,5月末到8月末。古书上常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或者说,人生犹如微尘栖枯草。年轻的时候读这些句子,很不解。现在人到中年,懂了。

    九月份已有寒意,秋风萧瑟,柳树在秋风下摇曳,死去的蝉尸大半已经干枯,随着片片树叶飘落而下。此情此景,颇使人伤感。怪不得古人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

    蝉餐风饮露,古代清高有节气的文人往往以蝉自比,或者以蝉抒怀,表达自己的情操。如骆宾王的《咏蝉》,被武则天关在狱中所写: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还有虞世南的一首也很有名,题目记不起了,大概是: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这两首诗初中时就会背,近日谈到蝉的话题,才又想起了这两首诗。

    我所住的小区,是一个老的社区,原来国营企业的单位社区,几十年来,小区的树已长成丈余高,树荫遮天,树上蝉栖居其上,如冠的树荫下小区居民坐在竹椅上品茶、打麻将。蝉声相伴,其乐何及!

    现在很多南方城市都听不到蝉鸣了,这是城市开发的缘故,蝉无栖息之所,蝉只能栖息在大树上,城市的花草、绿地虽美,但蝉不能栖息其上。

    岂止蝉如此,还有鸟类也日见其少。这样下去,人类的朋友会越来越少。等到没有朋友的时候,人类不仅仅是寂寞,面临的也是和朋友一样的命运,那就是灭亡。

    其实,最残忍的是人类自己,不但杀人,还杀自己的朋友,为了利益。

    今天午休,睡意朦胧中听到蝉鸣,似乎儿时的情景重现。起来写下以上的文字。

 

 

所有跟帖: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5574 bytes) () 09/19/2020 postreply 17:31: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