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民都爱吃咖喱

来源: YMCK1025 2016-12-04 08:01:4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203 bytes)
回答: 知·食YMCK10252016-12-04 07:36:54

这印度阿三菜,如何翻身成为高档西餐

地球人民都爱吃咖喱

 

 

咖喱是一种没有国籍的食物,它的底料来自印度,烹饪术来自波斯、中亚,最终将咖喱定型的却是以难吃闻名的英国菜系。到了21世纪,印度餐厅在伦敦遍地开花,但实际上店里的咖喱饭是孟加拉厨师做的;英国外交大臣曾宣布红咖喱鸡为不列颠国菜,然而美食评论家讥讽道,这并没有证明了现代文明的包容多元化,反而证明了英式食物乏味可怕。

英国人莉齐·克林汉姆是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本业是研究英国近代海外扩张,在前往印度学术访问的过程中,对咖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完学术专著后,她写了本小书,向列位吃货展示咖喱如何起源发展,漂洋过海,最后来到你的餐桌上。

 

 

莫卧儿的礼物

虽然咖喱的原料(葱蒜肉桂等等)古已有之,但是把这些原料做成菜肴,制成咖喱,则是晚近的事情。17世纪莫卧儿王朝进攻印度,这些入侵者带来了刀光剑影,也带来了域外美食。

 

莫卧儿原本是游牧部落,习惯了大草原上,大块吃肉的饮食方式,刚到印度后,抱怨这里的食物不合胃口。虽然南亚次大陆食材丰富,但社会长期处于种姓部落状态,没形成高端的饮食体系,而拥有宫廷文化的波斯、阿拉伯,创造出精良的莫格莱(Mughlai)菜式。

这种饮食的奥妙在于,香料、凝乳、肉类三者完美地交融。波斯的大厨把肉浸泡、腌浸,放在罐子里,整个容器被封得密不通风,最终孕育出独特的色彩和香味。勇于创新的莫卧儿人,综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厨师用阿拉伯的酱料,以波斯的技艺,烹制印度食品,融合各地特色的新菜品诞生了。

 

 

大英帝国的招牌菜

 

正当印式菜谱成型的同时,欧洲经历了一次饮食革命。中世纪的贵族喜好大鱼大肉,把打猎获得的野味一股脑堆在桌上,至于色香味无关紧要,管饱即可。近代化之后,饥荒贫乏现象减少,西方人开始钻研厨艺,使用黄油、牛油,制作容易发酵的食物(布丁和蛋糕),追求分量小而精致,中国人熟知的西餐便是此时产生的。

 

 

一些冷僻不常见的食材,如蘑菇、牡蛎、凤尾鱼逐渐被追捧,并且成了健康食品的标志。而生姜、茴香这些刺激性调味品则受到忽视,被家庭主妇打入冷宫。这成了历史的一个吊诡,欧洲人原本为了发现香料,而发现了新航路,可是当香料大量销售后,欧洲本土菜式逐渐转型,不再往饭菜里放香料,口味变得清淡。

只有生活在殖民地的西方人,不得不入乡随俗。由于印度炎热的季风气候,鲜肉容易腐烂,必须用香料腌制。再加之,当地厨师人工便宜,他们只需一把水壶、一把烤肉叉、一块磨石和一个简易烧柴炉灶,就能搭建厨房,做出膳食。当东印度公司的员工退休,告老还乡回到英格兰后,私厨仆役也被带回国。咖喱便随之来到不列颠本岛。

首先是英国的穷人接受了印度菜,因为咖喱是处理剩菜剩饭的好帮手。接着是中产阶级,他们发现只要减少辣度、增强色彩,咖喱还是能充作调味剂的。然而对咖喱推广最关键的不是厨艺本身,而是政治意识。

 

19世纪大英帝国如日中天,臣民为维多利亚盛世而骄傲,普通英国人喝着印度的红茶,装饰印式家具,穿着印度的羊绒披肩,一举一动体现帝国主人的风范。印度菜品也成为这股热潮的一部分,出现在英国家庭的厨房间。咖喱被广泛用于烹制食品,从小龙虾到羊头,没什么东西是不能用它炖制的。当时的美食杂志说,如果桌上没有一道咖喱菜,那么筵席会被认为是失败的。

 

与全球化同行

 

虽然日不落帝国逐渐衰落,但全球化的进程继续,印度菜很快传到了亚洲邻居。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模仿欧美,改穿西装、学习西方技艺。原本产自印度的咖喱摇身一变,成了高档西餐,大受欢迎。尤其是咖喱牛肉,作为提高日本人矮小体格的必备食物,得到政府的赞助推广。1981年日本中小学生投票,选择咖喱饭为最受欢迎的校园午餐,现在日本规模最大的咖喱商“一番屋”拥有300家分店。

 

全球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世纪初前往美国的印度人,遭到本土白人的猜忌,加利福尼亚制定一系列的排斥移民法案(《排华法案》就是其中一个)。印度人只能跟同为外族的墨西哥人结婚。这两个民族都有重辣的味蕾,印度裔把墨西哥尖辣椒做成咖喱,用印式烤饼搭配墨西哥鸡肉卷,形成了“印度—墨西哥菜系”。

类似情况的还有南非、斐济。咖喱传到非洲后,很快受到大众喜爱,然而种族隔离政策禁止黑人出入亚裔社区,于是印度人把咖喱放进内部掏空的面包,从餐厅后门偷偷溜出,递给顾客。

我要吃咖喱!

在斐济,咖喱遭到了最严重的排斥,原住民指责印度移民,穿着莎丽、说印地语,保持印度生活习惯,拒绝融入当地社会。激进派领袖乔治·斯潘特,甚至提议剥夺印度裔斐济人(占总人口48%)的公民权。但是斯潘特本人也难挡咖喱的诱惑,他在印度菜馆大快朵颐的照片,被媒体记者抓拍到。

可见,无论一个人的头脑多么民族主义,他的胃却始终秉持世界主义,毕竟美食是没有国界的。


文/柳展雄

平成二十八年热月

 

发表于《都市快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