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炼金之如何达至理解~宽恕~无生忍(荐)

来源: 懒风 2011-01-14 20:07: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526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懒风 ] 在 2011-01-17 18:41:4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灵性炼金之如何达至理解~宽恕~无生忍(荐)



此文源自于与一位学佛的朋友的交流分享。朋友给我分享了几段关於忍辱之巨大功德利益的经文,认為忍辱虽然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灵性修行中十分之重要,却又是我们极难做到的一项,所谓:“难忍能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故请问我的心得。

我也认為,这确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一个话题,故而作了较為详尽的回覆。朋友阅后认為很好,又推荐给其它朋友。以此因缘故,我又再花了点时间对这篇文稿作了更為系统的整理,其中增加了一些内容,并以面向无论有或无宗教信仰的各位,与您共同来探讨。






首先,开场白引用“新时代”体系的一段话:“真正的灵性炼金是引入一种‘第三种能量’,一种能够通过爱与理解来包容这些两极(诸如美好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等等)的意识。你旅途的真义不是用光明战胜黑暗,而是要超越这些两极之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意识,这种意识能够在光明与黑暗都存在时保持一种合一。


朋友所引用佛经关於忍辱的经文,主要是讲述了为什么要忍辱以及忍辱的种种功德。(此经文附於文后)
忍辱确实是我们修行的一大关。说的容易,要做到则很需要不断的修持耐心。

而单说“忍辱”,很容易让人误会是要憋著一肚子气“死忍”。





殊不知这仅仅是隐藏癥状,治标不治本的错误方法;因為虽然“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在多数情况下或可避免事态往坏里发展,但其实却仍对身心健康有著负面的影响。因為憋的气越憋越多,终有一日如若气球爆炸,就会造成更大的负面事件,或者在身体或心理上中形成相应的疾病,所谓“抑鬱成疾”。在身心灵研究中,这不但被证实真实不虚,而且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力,比人们想像的还要巨大得多。(注1)





一. 达至“无生法忍”的三个简单步骤



那麼,当应如何“忍辱”才是正确的呢?答案就是“无生法忍”。 这不但是忍辱的最高阶,而且若能每次练习“无生法忍”。也是最彻底,能达到转识成智的极有效修行方法。

那麼,要如何能做到“无生法忍”呢?开悟的圣者,了知无我,了知我与对方,我与万物為一体,那当然很容易就能做到“无生法忍”——既然没有“我”,又有谁在“忍”?既然我与对方,我与一切都是一体的,那还要忍什么?

但是,对於我们这些还在根(感官)、尘(外境)、识(意识)中打转的人来说,就需要用到更為“人性化”的方法了。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练习“宽恕”。

如何达至“宽恕”?答案就是“理解”。

唯有理解,能达至宽恕。
宽恕,自然就无需要忍。


好吧。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具体的步骤应是这样:

1 承认情绪。(例如,问自己:“我怎麼了?”“我很生气/怨愤。。。”)
2 觉察情绪。就像有另外一个自己(高我),在看著產生情绪的自己(小我)。
3 寻出最深的根源。瞭解 → 理解 → 宽恕了,情绪就会淡出。灵魂就籍此事件获得了提升。

这三个步骤并不是我所创,理念来自“深层沟通”技术——一套新时代极為高效的身心灵疗愈技术。(当然,该“深层沟通”技术所囊括之应用范围很广,远不仅于此。注2.)

这个步骤中的第一点“承认情绪”,很容易做得到。但很重要!
假如不承认自己的情绪存在,对之压抑,那并不会令情绪消失去,而只会把情绪压进意识深层(潜意识),犹如火药一点一点地累积,终有一日酿成后患。

这个步骤中的第二点“觉察情绪”,只要稍经练习,也算容易做得到。而且,更加重要!
因為假若你不能如此地跳出圈外觉察,那麼你就只能一直地当一个沉溺在情绪中的俗子凡夫,而不能从中获得一点进步了。以下的第三点,也必须要建立在此一点之上。

而这个步骤中的第三点“追寻出最深的根源。瞭解 → 理解 → 宽恕”,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而且需要点努力与恒心,方能做得到。
如何达至瞭解 → 理解 → 宽恕呢?以下就得详细讲讲了。






二.如何达至“瞭解 → 理解 → 宽恕”



1. 初阶:瞭解——期待值的设定




A. 案例


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虽然是关於强迫癥的,但很值得参考:一名身心灵疗愈专家,发现强迫癥的其中一个典型心理成因是个案对所遇人、事的难以忍受。换言之,不能做到宽恕。他在博文中提到:

“强迫是因为我们在看到、听到等等事件时,就有讨厌和喜欢。这种心理习惯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在某个地方暴发,形成强迫症。如同我们从四面去挤压一个气球,在某个薄弱地方鼓起来。先在症状以外的地方练习,以后在症状上要做到顺应自然,就要容易得多。

“虽然内观是可以治疗强迫症,但是一般的人直接修内观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我们养成了一种,遇事就升起强烈的讨厌和喜欢,的心理习惯。一般病人对此把握不好,需要有老师特别强化训练。”





於是,他教个案持续地练习说“它就是如此”。吩咐个案在日常中尽可能高频率、高密度的说这句话。

“她大概精进了三天,她说“我第一天练习下来,晚上做梦梦到对女儿发火,本能地一念‘它就是如此’就醒了,发不下去,一共四次。第二天去学开车,在路上老熄火,后面的车就猛按喇叭催,我心理焦躁不安,一念‘它就是如此’情绪便平静下来。还有一天晚上做噩梦,在梦中一念‘它就是如此’虽然没有醒,但是对情绪没受影响。”她自己说方法我已经掌握,就是精进不上去。虽是这样大约半年社恐也好了,她说“当烦恼来时我一念‘它就是如此’,人一下子就轻松下来。”


请看,当个案对一切所遇的人、事都开始用这种平常心看待。“他就是如此”;“她就是如此”;“这样的事情,本就是如此”。慢慢的,折磨她的心理层面癥状就逐渐好转。

(详见原文:佛教内观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

此案例成功的关键其实在哪裡呢?就在於,我把我对他/她/它的期待值降低甚至去掉——我接受他/她/它的不完美(瞭解Ta就是如此),我不再期待他/她/它变成完美,於是,我自然就不再因為达成不了我的愿望而生气了。






B. 瞭解——关于“期待值”与“幸福度”之关系


其实单单这个“期待值”之关键性,就值得另起一篇详述了。简言之,期待值,恰恰是生命中一切负面信念和情绪的根源!

为什么要期待呢?
正因為感觉缺乏、不足;不满意当下的处境。。。才有期待。

為何会感到缺乏、不足、不满意?





因為有比较——

当我们比较的对象比自己现状更糟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会变的比较好。





但当我们比较的对象,比自己的现状更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嚮往,期待获得一个更好的(自我、关系、物质、条件、处境。。。)。

以前述个案為例,对他人的愤怒,那是对这个关系的不满意和期待。
对车子路上熄火的愤怒,那是对物质、对处境的不满意和期待。。。

当期待值越高,个人的满足感、幸福感就越低。
反之期待值越低,乃至不期待,那麼个人的满足感、幸福感就越高。






有次午餐閒聊时,一位同事跟我们讲:“最近专家们对四类人:未婚女性、未婚男性、已婚女性、已婚男性作了一项调查——调查他们的幸福感程度。你猜这4类人哪一类幸福感最高?哪一类幸福感最低?”

在看下面答案前,你何不自己先猜一猜?

结果,当时我们没有一个人全都答对。
答案是,已婚男性幸福感最高;已婚女性幸福感最低。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答案?
当时同事说,专家认為,这和期待值有关。
对啊,大家恍然,就是这个期待值。

因為,女性们在少女时代大多对爱情充满著幻想(还爱看爱情影片、爱情小说。。。),加之一旦有了男朋友时,立刻就被捧成了小公主。於是她们潜意识里期望著每一个童话的既定结局:“从此,公主和王子永远地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





直至结婚之后,她们才从天上掉回了人间。

相反的,男性总是更多的渴望保留个人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自在。早在婚前,诸如“婚姻乃爱情的坟墓”、“婚姻如围城”这类来自过来人“充满辛酸血泪”的谆谆教训,就早已让他们对婚姻抱著深深的疑虑。。。





直至婚后他们才发现,咦?原来婚后也并不如以前想的那麼糟嘛。。。

看到区别了吗?女性的期待是:婚后将比现在更好!而男性的期待则是:婚后只要能让我不至於失去太多(个人自由空间)就已经阿弥陀佛了!结果谁更容易达成?谁对婚后状况更加知足?当然是男性了。






C. 解决“比较 → 期待”的一个方法




假如你要问,这世界上到处都是供比较的人、事、物。要做到“不比较”谈何容易?那这裡给你提供一个窍门,就是——换一个角度想,或者换一个比较的对象。

多年前的某一天晚上,在一个治安并不好的街区,我发现我那停在街上的老车子有一边窗玻璃居然被人打碎了,里面被拿走了仅有的几个硬币。“怎麼会这样?!”在生气的当下,忽然一个念头跳出了我的脑海:“好在,是我的车窗被人砸碎,而不是我去砸碎别人的车窗”,这是多么值得庆倖的事呀不是吗?当这个念头跳出来,我居然自顾自笑起来。





这就是换了一个角度——比起车窗被人打破这点小事,我更在乎的是,我自身的能力、修為,比起伤害我车子的那个人看来要好很多。单凭这点,难道我不应该感到富足吗?

这也是换了一个比较对象——当初生气的原因,是把我那被打破的车,跟“没被打破的车”这个对象比较。然而,当我把此对象换成了“没车”这个对象。於是,这就变成了:我拥有车,虽然车窗破了,但比起那些连车都买不起的人,或者比起我没有车的状态,难道不是已经很富足了吗?





再举些例子,工作辛苦钱赚得少吗?
那想想那些身体残疾的人们。。。
真庆倖自己还有自理和工作的能力。。。

今天的饭真难吃吗?
那想想这世界上每天因飢饿而死的人们。。。
真庆倖自己还吃得上饭。。。

排水管又塞了吗?
那想想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真庆倖自己还有个像样的家。。。。。。





刚才车子在路上熄火的那位,还可以庆倖车子居然能重新啟动。


好了,既然已经感到庆倖,感到了自身的富足,那自然就没有了负面情绪,那又何需要“宽恕”呢?一切都非常好,所以,没有什么是需要去宽恕的了。






D. 更彻底地抛弃“期待”


对於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最希望达成的是什么?彩票中头奖,一夜之间获得巨额财富是不是?然而,专家对彩票中大奖者作过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哪怕中了彩票头奖,这份喜乐的感觉也只能维持平均一年半左右;随著时间的消逝,这个人的心情又都逐渐基本回复到他们中奖前的状态了!(报导中看到,甚至有彩票头奖中奖者,仅仅在五年之后就已经把奖金通过挥霍和失败投资而全部掏空,在大起大落后变得怨天尤人,一腔愤恨,满怀沮丧的抱怨中奖害了他一生!)

其实再想想看,即便影片中那些身家有如天天中大奖的富翁们,他们看起来也不见得比一个哼著歌儿的山野村夫更快乐无忧对吧?





我们很容易幻想,假如我获得多少财富,假如我获得什么名誉,我就会很幸福,很知足了。然而却总是忘记了我们在新闻中,会看到名成利就的明星自杀,会看到富家千金自杀,会看到大学生自杀,甚至会看到博士、教授自杀。。。可见财富、名誉、地位。。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并不见得真的能让一个人持久地浸润在快乐幸福之中。





事实上,每一次通过外在物质、财富、名誉、环境。。。的满足来获得的短暂喜乐感,和通过吸食毒品所获得的短暂喜乐,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少不同。(这在生物学上,通过观测头脑的分泌物已经获得了很多的证据)。



(摄影作品——“大丈夫”)


吸毒的人,通过经常性的吸毒来获得短暂的快乐,并对之上癮。
同样的,喜欢购物的人(以女性為多吧?),通过每一次的购物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并对之上癮。
喜欢大吃大喝的人,通过一次次的大快朵颐来获得暂时性的满足,并对之上癮(通常直至吃成了大胖子仍然戒不掉这把癮)。。。。。。(註3)





童话《渔夫和金鱼》 里面那位永不知足的老太太,其实正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要想通过对欲望的满足来获得持久的幸福感,那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
有位诗人,一直在抱怨著为什么自己这麼的不快乐,他向神祈求给他幸福和富足。

结果你猜神是怎样响应的?

神夺去了他的家庭。。。
夺去了他的财產。。。
夺去了他的健康。。。
最后,他变成了躺在街头呻吟著的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





正当他沉浸在近乎绝望似的忧伤中时,恍如大梦咋醒一般,神把他原先所拥有过的一切,又都全部还给了他。
这时候的他,欣喜若狂得恨不得放声高呼:“我是多么的幸福和富足啊~!”


(有一部电影叫做 《神奇遥控器》,推荐你看看,从中你能领会很多。)

(曾几何时,我们也会作些噩梦。直至一觉醒来:“谢天谢地~!原来那一切都只是梦而已!”)





呵呵不是吗?最幸福满足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从噩梦中醒来,发现刚才的经歷原来都不是真的,发现当下实际的情况比刚才梦中时好了不知多少的时候。

为什么神让那位诗人获得幸福快乐的感觉的方法,反而是剥夺了他所拥有的一切呢?
这是因為,当一个人的意识焦点,是惯常地放在自己所“缺乏”之上时,这个人实际上是永远都不可能获得那种“富足”的幸福感的。





正如《渔夫和金鱼》里面那个老太太,就算神也不可能让Ta满足。要让Ta满足的唯一方法,是引导Ta,把自己的意识焦点放在自己的“所拥有”之上。
只有当你的意识焦点,是放在“我拥有”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富足。不然,门儿都没有。

当杯子里只有半杯水的时候,你会遗憾只剩半杯?还是感恩拥有半杯?

為何“知足常乐”?
就因為知足者不认為自己有所缺乏,而是聚焦在自己的“拥有”上,认同自己的状况已经是足够好了(人真的需要那麼多吗?不就三餐一宿而已)。

诚然,我们知道,要克服一种心理惯性,是需要点恒心的。好吧,一旦你发现自己又掉进了负面的心情里面,认為一切都不够好时,那请点击这段来自力克(Nick Vujicic)的轻鬆小短片看看;或者,假如你碰巧有点儿空的话,那就点击这段来自力克的轻鬆小长片看看吧。你将深切的体认到,你是多么的富足。





回过头来说,当我们把意识聚焦在我们的拥有,感恩和满足的感觉就已经获得了。
於是我们就不会因感觉有所缺乏而去期待。
当我们不去“期待”,就不会有因為得不到而来的自卑、愤怒、忧伤、不安全感。。。等等一切的负面情绪了。(註4)


圣者们说的没错:幸福,只能向内寻求。





(為免离题,不再向此方向扩展话题。而至於非為自我,而是悲天悯人、“路见不平”式的愤怒,解决方法因涉及更深远,此处也暂不详述。)

总结一下,基於不瞭解,我们才会期待。
一旦我们充分地瞭解,就会感觉富足因而接纳(当下的状况)。
接纳,就不再期待。
不再期待,因為期望不到而来的负面情绪就消失了。(註5)







2. 中阶:达成“理解”


A. 理解的基础:期待值设在“这个地球上不存在‘完美’”


上面所述,若单以“宽恕”这个课题而言,其实还仅达成真正深层的“宽恕”的基础、前奏而已。

因為,当你消掉了“期待”,你才消掉了愤怒。
当你消掉了愤怒,你才不再对对方抗拒。
当你不再对对方抗拒,你才能真正的进入对方的内心,达成“理解 → 宽恕”。






那麼接下来,谈谈如何通过理解,从而达到更深度的宽恕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先设定一个期待值。那就是,要建立一个概念——这个世界上,包括我自己,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完美,也没有一个人,是绝对邪恶的。
(所以,就连我自己都不完美,我不期待对方完美,不期待对方如我所愿。)


有次,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结果:
当某一个路人甲,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而周边又没有其他人在场可以帮忙的时候,这个人去帮助了他。
但换了另一个情景,当有人需要帮助而周边也有其他的人在场,却没有人伸出援手时,这个甲居然也走过算了。





而另一个路人乙,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周边又没有其他人在场可以帮忙的时候,这个乙也视而不见地走过了。
然而到了另一个情境下,又有人需要帮忙,周边有其他的人在场却没有人伸出援手时,这个乙却走过去提供了帮助。





试想一下,若我们单看甲跟乙所遇到的单独一件事情,我们很容易判定这个人一定是个乐於助人的好人,又或者很自私,全然不理会他人的人。然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
透过单独的一件事情,或者一种事情去看一个人,仅仅能看到这个人的其中一个面向而已,而非完整的Ta。

真相是,每个人都有著极其复杂的、眾多的面向——所谓天使和魔鬼的复合体。
瞭解这个,有助於我们对佛所说“人人皆有佛性”作更深度的认知。





试想想我们所认识的每个人,他们每一个人无不都有著一些缺点或弱点,同时又具备著让我们欣赏的优秀特质不是吗?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位曾与我產生过较激烈矛盾的朋友。当时我及一些朋友都觉得他的个性很难长期相处:小气、狭隘、自我、暴躁、算计。然而同时,我又欣赏他的直肠子,以及他内心隐藏的一份善。我永远记得閒聊时他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有大把钱,我的愿望是开一所老人院。老人家很孤独,很需要照顾。”






B. 瞭解、警醒及改变我们设期待值的习惯


多年前,我曾為一位朋友启发宽恕的时候,我跟她讲过这麼个小寓言:

有一个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问大家,你们看到了什么?

大家说:“看到了一个黑点。”
老师说:“你们就只看到一个黑点,就没有看到这一大片白色吗?”





是啊,我们总是很容易忘记小明借了10次橡皮擦给我,但就会因为他第十一次没有借而怀恨在心,觉得他不好!我们看朋友和身边的人,总是疏忽了他们的好。因为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为何我们不能感谢他们和赞美他们的每一点好呢?

我还想起了另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跟妈妈闹彆扭了,跑到街上来生闷气。
这时候,街坊的小吃店老板请小女孩吃了碗麵条。小女孩很感激,说:“伯伯您真好,比我妈妈好多了!”
老板说:“我才请你吃了一万麵条,你就说我好了。你妈妈每天都给你做饭,难道她还没我对你更好吗?”
小女孩听后才幡然醒悟,跑回家去跟妈妈道歉去了。

是呀,因為习惯了,因為“理所当然”,我们总是疏忽了那一大片的白色呀~!

那麼,為何我们总是那麼容易专注于所遭遇的人、事上负面的特性;换言之,特别容易对对方待自己不好的地方耿耿於怀呢?
这也是因為上述的“期待值”——我们总是偏向于把它设得过高!我们总是期待对方不会违反我们的意愿!






C. “理解 → 宽恕”的终极性好榜样


好了,我们已经基本瞭解了“期待值的设定”是个关键,以及我们有志於改变我们对期待值的设定。现在,我们来找个关於“理解 → 宽恕”的终极性好榜样:

在萨苏所著《东方特工在行动》一书中,引用了《江陵文史资料》中一位名叫“舒赛”的二十多岁新四军美丽女特工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日军的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参战日军多为现役官兵,此后最初征兵补充的人员,也是预备役官兵或退役老兵,长期接受军事训练,受军国主义影响较深,对侵略战争有着狂热的支持。但是,到了1943年,日军征兵已经大多来自原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市民和农民。因此,军事素质下降,对军国主义的狂热不及以前。在一部分日军中,也存在反战、苦闷、思索等情绪。





“舒赛1941年在从事抗日活动中被捕,曾撞铁炉自杀。殴打过舒赛的日军纷纷到卫兵室来看这个不屈的中国女子。舒赛趁机用笔谈的方式向日兵宣传,写道:‘我们恨日本军阀,但同情日本人民,更同情你们这些离开家乡和亲人到中国来当炮灰的士兵。”日军士兵感动地说:‘姑娘,你的顶好顶好,死了死了的不行。’”


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抗日战争期间的日本兵,和魔鬼无异。然而,这样一位坚强却博大的年轻女性,却把“魔鬼”还原為了“人”。

她凭的是什么?
凭的就是“理解”。

因為理解,她居然得以从魔鬼的手中获得生还——因為她的理解,魔鬼就不再是魔鬼。(注6)


(忽然想起《大话西游》里面唐僧的经典臺词:“人和妖都有阿妈生。人有人他妈,妖有妖他妈。妖有了人性,就不再叫做妖。。。。。。)




理 解 万 岁 !




假如你说,我们总不能期望魔鬼都变成人吧,这位女英雄那次实在是太走运了。那麼我告诉你,《东方特工在行动》一书中再转引(日本)森金千秋所著《常德作战》(日本图书出版社,1983)里提到,在1943年间,舒赛曾化名祝玲瑛,乔装再次进入虎穴,拜见了当时一位驻防的日本警备队队长千田薰少尉。

在会晤中,这位老练的日本少尉其实已经逐渐从嫌疑到基本识破了眼前年轻女子的特工身份。书中说:“但是,他又不愿意逮捕这样一个风采令他折服的女子。而这种带有久违的‘人间’感觉的聚会,又让他无法萌动邪念。”

正如千田对《常德作战》的作者森金千秋讲道:“这不是和艺伎或者粗俗的女人同席,这是和真正高贵的女性一起吃饭啊,就算是师团长,也不容易有这样相谈的机会吧。”

千田回忆自己之所以没有点破祝玲瑛的身份,是因为他觉得用逮捕这样一个令他心折的女性来换取功绩,是卑劣的行为。(注7)



服了吗你?单凭文字,我也深深的折服了!


如果你疑问,这位女英雄的故事,旨在说明“理解”,可是里面好像并没有涉及“宽恕”啊?
我要说,事实上,“理解”其实正代表着“宽恕”。
因为理解的里面,是同理心。

就举这位女英雄来说,她宽恕了什么?
她宽恕了日本兵对她的折磨——因为我理解了你们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理解你们心中原暗藏的痛苦。
她不仅认同了侵略者是“人”而不是“魔鬼”;她甚至对侵略者以朋友那样予以的尊重。(这和基於害怕而对侵略者所表达的尊敬,是截然不同的。)





宽恕的终极是尊重。

更终极,是爱——大爱。



现在,我们来个关於“宽恕”的更终极性的好榜样。

我们知道佛陀的过往生在遭哥利王宰割身体时,不生嗔恨,反而发愿将来第一个渡他。
为什么佛陀居然能做到这样呢?
当时的他是怎麼想的?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耶稣,你看这一个著名的,心理素质比较成熟的,想事情想通了的聪明人,他是怎么对待害他的人的。

耶稣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是不知疲倦的帮助人。他每天带着他的门徒们到不同的地方去给人们治病,向人们宣扬大爱,对人们不断无偿地付出。然而到了最后,他却被盲目的人们呼啸着要求,要把他钉死在十字架!

在他受尽了无情的鞭打,戴着荆棘做的头冠,满身血迹的拖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到刑场。
在他被用这种最痛苦残酷的方式折磨将死的时候,他说了句什么?

他居然对于这些把他钉上十字架的人们,没有一点怨恨!
他说:“父啊!请原谅他们吧!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

是的,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要把他钉上十字架,那是因为他们无知,他们不成熟,他们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导和教育,以至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偏差。
他们是可怜的而不是可恨的。
可怜的人,需要的是原谅和给予更多的爱和教育、关怀,而不是怨恨啊~!





我们有比耶稣更爱人吗?
我们没有。

我们有比他更加身体力行的去帮助别人吗?
我们没有。

我们有受到比他更冤屈的遭遇吗?
我们没有。

我们有因为帮助别人而反而受到比他更残酷更痛苦的对待吗?
我们更加没有!

然而,难道我们就不能够学到一点他的宽恕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屈辱磨难,无论如何也不至於到上述圣者。
所以,事实上我们是应该可以很容易体谅而宽恕对方的。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放下自己的情绪感觉,转而进入对方去理解对方。

例如一次,朋友因为被好友欺骗而伤心、愤怒。我启发她道:

。。。但是欺骗的后面,隐藏着对方怎样的感情呢?
我们是否就一定要恨一个欺骗你的人呢?
一个人当需要欺骗别人的时候,他的动机来源,还是对自己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
一个自信、幸福的人,是不会欺骗的。
欺骗你的人,其实很可怜。 因为他需要掩饰,需要隐藏。他没有自信,缺乏勇气,不敢面对。
他实在是一个内心充满着挣扎和矛盾的,没有安全感的人。
当他面对你的时候,你可以留意他的眼神,那是恍惚不定的,不敢正视你的眼睛的,甚至不敢触碰你的。
你能感受得到他内心的不安吗?





所以,当你受到一个人的欺骗的时候,你恨他,倒不如怜悯他更好。因为你比他幸福,也比他成熟。你不需要欺骗,而他则自以为需要而用了这种错误的手段。


好吧,一旦我们能宽恕那些跟我们有“深仇大恨”的人,那麼,对於更多日常中的琐碎小事,就更容易立刻化解,从而无所可忍了。











建议休息至少十分鐘。
起来喝杯水,上个厕所,看看远方。。。
还可以回忆一下刚才已经探讨的。










3. 把“理解 → 宽恕”运用到生活中来


好了,有了上述的了解,归根到底我们需要的是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来:



A.生活中:修正“期待值”后,作的扩展性联想


理解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糟糕的一面。
虽然这一刻Ta让我生气了,然不排除换一个情景的话,Ta却会是在我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之手的一位。


举个例子,假如某一天在街上或地铁站因為不小心的碰撞,被对方破口大骂了一番。无名火起吗?
立刻转念想想,假如此刻不是在城市,而是在沙漠中,而我迷了路,又渴又慌之际,这个人带著一队骆驼走过看到了我。这时候,Ta也极有可能友善的给我递上一壶水,然后领我走出了这沙漠。
(再后可能还会成为生死之交,按照剧情发展的话。)





我一定要发生了沙漠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宽恕Ta吗?不!我认為不需要。
类似这样的一种观想,基本上可以运用到任何事件,任何对象上。
事实上,基於人性而言,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愿意以举手之劳,而去救活一条人命的;只要他/她没有对自身安全上的顾虑。(无论上述实验中的路人甲或路人乙)。



B. 生活中:理解 → 同理心 → 宽恕(自己和他人)


假如即便你这样观想,你也确信对方不会呢?
那麼想想佛陀,想想耶穌吧。为什么他们能?
因為他们理解,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坏人。所谓的坏人,不过是缺乏爱,心智不够成熟,比较无知,心理产生的偏差较大,需要更多爱、关怀和教育的可怜的人而已。

请记得,即便是佛陀,祂告诉我们,他也并不是每一生都為德行高尚的修行人,在早期他也曾经下过地狱。
也就是说,就连佛陀,也曾经经歷过这麼一个缺乏爱,不懂得爱,比较不成熟的阶段。更何况是我们自己,以及其他的人呢?

真相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歷过这麼一些比较不懂得爱的不成熟的阶段——即便你确信不是在今生,也一定曾在某些过往生中——而且相对於很多圣者而言,我们至今仍然不成熟,仍然不够懂得爱。





所以,请宽恕眾生,就如同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就如同宽恕眾生。
领略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然后同样地回馈给其他的眾生吧。


推荐你一部电影,假如你还没有看过—— 刘德华、张柏芝主演的《大隻佬》(国语版名為《大块头有智慧》





尝试进入主角,跟著剧情走进去。。。直到片子的最末。大多数看过这部片子的人,并不能真的理解刘德华所扮演的主角,在最后為何能那样做。但是领会了这篇文章的你,我相信你能——当电影走到最后那一刻,你仍然在刘德华的角色里面,你仍能完完全全理解角色心内的感受,完完全全融入角色双方的情绪,你昇华了!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再有敌人。






C. 生活中:综合性运用的好例子


而对於我们熟悉的人,例如上司、同事、朋友、亲人呢?

我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漫画:
男人在公司里低著头受了一番老板的责駡,回到家裡就借故把老婆大骂了一番出气。
老婆受了冤屈转而把儿子当作了出气筒。
儿子心裡冤呀,转而把火气向院子里的狗大大发洩了一番。
狗被骂完了心情也不好,屈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看到院门外有人经过就狂吠发洩!
这个无辜辜被“恶狗”吠了一通的人呢原来就是男人的老板。
他被狗吓了一大跳心裡有火,回到公司又藉故骂那男人。。。。。。

人世间充满的莫不是这样一类恶性循环。
一切的不平都因為错误的处理方法而来。





而且从此笑话我们还可以发现,对於比较亲近的人(包括宠物),往往地,不但更不容易包容、体谅,而且还更容易成為我们负面情绪的发洩对象。这不仅是因為基於我们所设更高的“期待”,还因為于自己来讲,选亲人或下属当出气筒感觉比较安全。



(摄影作品——“自古英雄怕老婆”)


然同样地,要对亲人达成理解,其实也应更加地容易,不是吗?因為我们更瞭解对方。
这裡一个达成宽恕的诀窍是:在觉察著自己的愤怒情绪的同时,回忆一下对方的好、对方的一些优良的特质。。。。正如刚才白纸黑点的小故事里面,在看到自己為那一个小黑点愤怒的同时,何不也向外体验一下更广阔的一片白色?
於是,我们就会更理解了对方——作為一个多面、立体的,复杂的灵魂。


然后,我们对对方就不再那样的抗拒了。我们就可以尝试走进对方的内心。。。

以下是其中一位出色的深层沟通师(大概基於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我所见,每一位沟通师都非常出色),在她自我成长阶段中的一段描述。我们来看看她面对极為臭脾气的先生的咆哮,是如何因著理解的达成,而成功的让自己不再因此遭受负面情绪的折磨,而跳出这个“轮回”的。

“。。。而我内心没有一点儿不愉快!奇怪一点也没有被先生的坏情绪影响!
这时才惊觉,自己的内心已经完全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
而换成是从前,百分百我会有情绪出来!




而现在我看到的先生,在咆哮的先生,他怎么了?他为什么会这样?
我明白了,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压力特别大!!他在释放他白天工作上的压力和无比的紧张!!当人很受压力时,外界一点点小小的触碰,就会爆炸!!!
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他的父亲(宜宜的爷爷)的影子,先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父亲常常会咆哮的环境,自然他也会有这样复制的种子,糟糕的坏脾气!!甚至他的4位兄弟姐妹都是这样!(注8)
所以在先生生气的那个当下并不代表他所指向的那个人就是真的不好!!而只代表他本人那会儿心情极度不好!!!
所以呢?。。。先生在对谁生气??他在对他自己发怒、生气!!
当然我的心不会受丝毫影响。我还会快速穿好衣服,赶快拿浴巾过去,让孩子出来。。。脸上还带着微笑,我的心很同情此刻的先生!他心情不好呀!” (详见原文:当先生咆哮时


请留意一下,这位沟通师此刻居然不需要“觉察著自己的愤怒情绪”这个步骤,因為她根本就没有愤怒;有的只有理解、包容和爱。
这,就是“无生忍”。佛经说达成“无生忍”,是跳出轮回的关键之一,一点都不错。

当我们跳出了每一个小轮回,最后,我们就跳出了大轮回!





这裡顺便提一下,在人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叫做“隔离”的。表现為当受到他人猛烈的(言语)攻击时,在心理上常会让自己跟外界完全隔绝开来,把自己的思维、情绪完全屏蔽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中。这种情况在外表上看起来和上述沟通师的表现是很相像的,但本质上却是决然不同。“隔离”并不是一种能让自己获得灵性提升的心理机制,相反还容易形成“退缩”的心裡惯性,长远来看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心理效果。而后者,则是一次“转识成智”的契机。区别在哪裡?区别在於,这位沟通师不但不设立“隔离”防御,反而进入对方的内心去,达成了理解 → 消融。

為何她不需要“隔离”或反击等等防御措施呢?这是因為她此刻已经达到了“无我”的状态。
打个比方,那好比如敌兵(对方强烈的负面能量)攻进来,我这边不但没有防御或迎击,反而城门大开。。。然而当敌兵攻进来后,实际上是进入了一座空城。





那“我方”跑到哪去了?我方已经提升了,提升了就恍如天兵一般直接飞跃进入了对方的大后方总部——心底。在那裡,我们瞭解 → 理解了一切。


这世上一切的不平,都因為不理解。




只要理解 → 包容,不平就能被摆平。
(“理解”摆平了自己。“包容”摆平对方。“理解 → 包容”则双方都被摆平了。)

孙子兵法里所说的兵法之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指的就是这个~~!
没有战争,没有伤害,从源头上摆平了。





那麼,如何去“包容”呢?只要我们本身能够做到理性、客观、立体性的对事对人,不把对方面谱化;我们就能够做得到——告诉对方自己的完全理解,让对方感到被接纳;我们甚至可以表达出我们的感恩(只要你愿意,你就总能够找到对方一些值得你感恩的地方。)

当你首先把自己的那扇门打开,对方也将会把Ta的那扇门打开。这是真正最有效的“芝麻开门”。

為免行文太累赘,这方面就不详述了,不过你可以参考前述沟通师关於她在成长更早期的另外一篇博文《和先生的沟通-------续孩子咳嗽了孩子要表达什么?》,又一个榜样~!



越亲的人就越难做得到吗?
那请再想想刚才白纸黑点那个例子,漫长的岁月中,亲人给予自己的关爱,难道不是更多吗?





我有个朋友,记得有次她告诉她的朋友说: “我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每天都弄这么好的早餐给我吃。因为你,我早上都吃多了很多东西’。 ^^”
朋友说: “今天是母亲节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啊?”
她说:“其实, 我经常都这样对妈妈说的。我觉得这些话,不一定要到母亲节才说的,我真的很感激她每天都对我这么的好!”

我这位朋友,真的很有福气。因為,她总是非常感恩。





事实上,从心理学、“新时代”身心灵体系上来讲,对他人的生气,其实正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气(例如上述沟通师的先生)。宽恕他人,实际上就是宽恕自己。(这个有点复杂,要详述起来又一发不可收拾了,因此这裡暂且掠过。)但即便不理解这个也不要紧。一旦我们能脱离自己的角度,进入对方之内;这时候我们自然就能放下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进入对方而达成理解 → 宽恕包容。

当能敞开心轮,达到无条件的接纳,那实际上就是“大爱”。







D. 生活中的自利性:可贵的修行机会!


先来摘录一段关於曼德拉的故事: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位于离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动物。






    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人就有3个。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但是,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的来宾以至于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也许老天让你成功之前先让你尝试无数失败,或许老天让你快乐之前先让你品尝各种痛苦,可能老天让你遇到那个合适的人之前先碰到很多错误的人。所以,在失败、痛苦和错误的人面前,你应该心存感恩和宽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事实上,对於在身心灵上修行的人们来讲,每一个能引发自己负面情绪的事件,其实都是可贵的修行机会。而且除了抱著“修行自我,完善自我”的心态之外,更彻底的方法还是——只要放开自己,进入对方,去為对方考虑。

这种方法,其实可以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举个例子,我在工作中给客人做广告设计,时常会有些客人特别的“完美主义”,做好的设计想想又改,想想又改。。。这时候我就很容易產生厌烦的情绪。
然而只要转念一想,当我给我自己的东西做设计,又甚或义务给非牟利机构做公益性设计时,在做好之后自个儿再作的改动不是更多吗?
假如对照一下,作改动最多,花费时间心力最多的作品,还不是给那些“完美主义”的顾客所作的设计,而基本都是在我自己——这位“完美主义”老主顾——要求下的设计。
这样一想,最烦人的顾客原来是我自己呀~。象我自己这麼烦的人我居然都能够无聊条件接纳了,将心比心,让对方也感觉舒服一点不是很好吗?
这样子反省,不但让我的负面情绪减少,而且耐心、脾气也获得著不断的改善。

想想看,但凡我们做自己的事情时,莫不是都有著极大的耐心吗?
把他人看作自己,那麼帮他人做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让他人感觉很好,自己也会感觉很好不是吗?






E.生活中的利他性:帮助他人成长,製造双赢!


更进一步而言,每一个能引发自己负面情绪的事件,不仅仅是帮助自己成长的机会,甚至也是帮助对方成长的机会;而且事实上,可以製造双赢的结局——还是那句——只要放开自己,进入对方,去為对方考虑。

又举个切身例子。我妹妹当上邮差后,我们才知道有些人会有个习惯,每到年尾的时候会放一、二十块甚至五十块钱进邮箱里送给邮差,注明以此感谢邮差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帮忙。这仅属于心意,甚至不算俗成。于是我们家也打算在中国春节的时候这样子放个红包(利是)给邮差作为一点心意。

不过搬到这一年半来,我发现这里负责我们区的邮差实在很差劲儿。我已经四次没收到订购的东西或者认领通知了。

其中两次没收到认领通知,好在我及时去邮局查询找回。再有一次过期退回,以至我损失了运费。还有刚刚发生的一次,去邮局查询说已经送收了,那恐怕是送错地方了吧?我白白损失了货物。尽管数额不大,但毕竟是很令人生气的事情。换了别个,就算不追究到底,红包是肯定不会给的了。





然而我转念一想,为何我要生气呢?如果遭受损失的人不是我,我一定不会生气的。这就是我的“我执”毛病又犯了。于是,我静下心来,写好封给邮差的信,准备在新春的时候连红包一起放在信封里给邮差。

在信里我逐次指出这四次的过失而让我们遭受了损失,然后告诉他我们仍决定给他红包,因为我们知道邮差工作很辛苦,感谢他们一年多来的辛勤劳动;还感谢他们有时候会把物件一直送上十三楼来,方便了我们。

我相信这个处理方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效果都会是颇好的。邮差会因此而在以后加把注意,不会再出错而让我们遭受损失。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对于邮差本身的灵性成长所带来的正面效果,远比骂他一顿要来的更好。

其实任何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帮助自己去除“我执”的绝佳良机,千万不可错过这让自己成长,甚至还能让他人成长的机会啊~!







我把写好的信给妹妹阅评,她看后还是嫌我信中语气硬了点,责备成分重了点。
于是我把邮差的四次失误事件过程全部删掉,仅仅一笔带过,语气再改的委婉些。

妹妹看后还嫌不够,亲自改过:把对他的辛勤劳动的感谢,以及封红包祝福放在前面作为重点,最后才简略的指出有过几次收不到包裹,可能是些新手不小心造成的,请他帮忙看着点儿。信中没有一点责备的成分,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被充分体谅的,甚至看起来就连面子都一点儿没有丢,因为指责都给指向一个未必真实存在的“新手”了。

我看了甚为叹服。在红包信封放进邮箱一天后,就被取走了,但多了张小字条,字条上充满着邮差的谢意,他并且表示一定会给我们看紧点我们的邮件。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呵呵。

此后,居然再没有出现过信件或邮件寄失的情况。而这又似乎是意料中的事了。





然还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自从我搬到现在住址以来就再没有收到过的“绿色和平组织”的会员邮件(我是会员),居然重又开始收到了。噢。。。原来信封上,我的新地址门牌号码“29”被误写成了“39”。真是难為邮局了,这信不但门牌不对,我在信封上的所用名也不是我其它信件上用的官方译音名字;就凭著姓氏和地址中其它的正确部份,邮局的兄弟姐妹们居然还是能把这信準确的投到了我家来。





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一位人际关系大师跟朋友打赌说,他要改变那个老是脸臭臭的银行服务员的态度。
于是,朋友看着他走到那个服务员的窗口,请他办理了一点事情。
回来后再看那个服务员,居然待客都变得热情洋溢,恍如换了一个人似的。
朋友很奇怪,问他:“你到底跟他说了些什么?”
大师说:“没什么,我只是赞扬他的待客态度很和善友好,让人感觉很舒服而已。”








再摘录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傍晚,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快餐厅裡,总共有三个食客:一个老人家、一个年轻人,还有我。
或许是因為食客不多的缘故,餐厅裡的照明灯没有完全打开,所以显得有些昏暗。我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裡独自小酌,年轻人则手捧一碗炸酱麵,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与老人家相邻。

我发现,年轻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麵上,因為他眼睛的餘光,一刻都未曾离开过老人家在桌边的手机。





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我看到,当那个老人家再次侧身点烟的时候,年轻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机,并最终装进他上衣的口袋裡,试图离开。
老人家转过身来,很快发现手机不见了。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然后立即平定下来,环顾四周。
这时候年轻人已经在伸手开门,老人家也似乎明白了什麼,马上站立起来,走向门口的年轻人。
我很替老人家担心。我认為,以他的年老体衰,很难对付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

没想到,老人家却说:「小伙子,请你等一下。」
年轻人一愣:「怎麼了?」

「是这样,昨天是我七十岁的生日,我女儿送给我一部手机,虽然我并不喜欢它,可那毕竟是女儿的一番孝心。
我刚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现在它却不见了,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
我的眼花得厉害,再说弯腰对我来说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

年轻人刚才紧张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老人家说:「哦,您别著急,我来帮您找找看。」

轻人弯下腰去,沿著老人家的桌子转了一圈,再转了一圈,然后把手机递过来:「老人家,您看,是不是这个?」
老人家紧紧握住年轻人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真是不错的小伙子,你可以走了。」

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待年轻人走远之后,我过去对老人家说:「您本来已经确定手机就是他偷的,却為什麼不报警?」
老人家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长,他说:「虽然报警同样能够找回手机,但是我在找回手机的同时,也将失去一种比手机要宝贵千倍万倍的东西,那就是──宽容。」
人到了中年,越来越觉得微笑是一种悲悯,缄默才是一种修养,而宽容也是一种智慧。




佛说,“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将成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自己乃至他人的“佛性”一点一点地诱导出来而已。





当然,说的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圆满无碍,实在还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呢!
愿与各位共勉,呵呵。






4. 高阶:达成最深最深的“理解”


如文首说述的,了知无我;了知我与对方、我与万物实為一体;了知一切都是最恰当的。
这些都已经远远超出本文述说的范畴了,这裡暂且掠过。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你已经和我一起有板有眼的完成了一次多么棒的心灵研讨:


一. 达至“无生法忍”的三个简单步骤


二.如何达至“瞭解 → 理解 → 宽恕”

1. 初阶:瞭解——期待值的设定

A. 案例
B. 瞭解——关于“期待值”与“幸福度”之关系
C. 解决“比较 → 期待”的一个方法
D. 更彻底地抛弃“期待”

2. 中阶:达成“理解”

A. 理解的基础:期待值设在“这个地球上不存在‘完美’”
B. 瞭解、警醒及改变我们设期待值的习惯
C. “理解 → 宽恕”的终极性好榜样


(广告时间,课间休息)  


3. 把“理解 → 宽恕”运用到生活中来

A. 生活中:修正“期待值”后,作的扩展性联想
B. 生活中:理解 → 同理心 → 宽恕(自己和他人)
C. 生活中:综合性运用的好例子
D. 生活中的自利性:可贵的修行机会!
E. 生活中的利他性:帮助他人成长,製造双赢!

4. 高阶:达成最深最深的“理解”







谢 谢 大 家~!







——————————


(註0) 文中所提及、推荐的几个视频、音频、文章,大都可在第一次提及处直接点击该题目(為粗体字)进入观看页面。(万一链接失效时,只要搜索该名字,也都能找到新的链接资源观看。)

(註1) 倘若想瞭解更多关於心灵与健康的关系,可参考以下这篇:《一位教人利用心念能量疗愈晚期癌等重症的绝代奇医》

(註2) “深层沟通技术”,其创始人是一位佛家的资深大德林显宗老师。他為了寻找一个方法解决现代人的身心灵问题,曾花了大量心力,往返世界各地去学习各种身心灵疗愈技术,但一直未得最佳法门。后来他忽然想起佛家“唯识”学,於是深入领悟,从中提取研究而成。

(註3) 凡此种种欲望,通常都只是对潜意识中某些心理负面因素(种子)的逃避,或弥补,或投射;所以,满足这些欲望,永远都只是在“果”上作功夫,是治“标”而不是治“本”。这正是為何欲望永远都不会获得满足,充其量只是“暂时止止痒”而已。





(註4) 若问:不期待,那是否与《秘密》的吸引力法则矛盾?
答:只有缺乏,才会期待。缺乏的感觉,只会继续吸引“缺乏”过来。而且无论你是否获得,获得多少,你都只会一直感到“缺乏”。这便是欲望永不能被满足的最大根源之一。
吸引力法则的精粹在:“感恩”——感恩已拥有的,及感恩将拥有的;并且把心态与感觉常住於“拥有”之中。但吸引力法则实际上只是多个宇宙大法则中的其中一个,而且因為它只在解决人的无力感,解决如何“获得”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因何需要“获得”,所以,只能算是治标而不是治本。

(註5) 此处所讲的,仅是表意识的“期待”。而实际上,一些习惯性、成癮性的负面情绪(例如习惯性的愤怒、担忧乃至迫害妄想癥等等),则是為响应潜意识的“期待”而来的,就如毒癮发作就期待吸毒一样。正如正文谈及《渔夫和金鱼》里面那个老太太,欲望的一再达成,并不能让她把怒火变换成笑脸——因為她对怒火上癮。





(若想对此瞭解一二,推荐看张德芬导读的科教电影“《我们到底懂什么》”或听听她在洛杉磯侨二中心的演讲。)不过好在,潜意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表意识的努力而解决。


(注6)以下一段新闻可有助於我们瞭解,日本士兵,是如何由“人”被训练成“魔鬼”的:

  中新社东京〇七年十二月十五日电 (记者 朱沿华) “南京事件七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日本学者吉田裕和能川元一对南京大屠杀的产生背景、战后日军对其保持沉默的社会构造进行了分析,称日军特质导致了暴行的产生,战后日本的特殊政治文化环境又令老兵独自承受精神煎熬。
  两位学者首先指出,南京大屠杀中表现出的日军放火、强奸、嗜杀等侵略行径的常态化不能用连续激烈的战斗导致人的情感麻痹、习惯性杀人和由于战友牺牲而产生的复仇情绪等一般战争心理进行解释,其更重要的原因是日军“非人性化教育”、森严等级秩序下上级对下级人格的否定、战斗至上主义指导下的对士兵补给和卫生、休养等要求的轻视。
  他们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日军对士兵采取了“非人性教育”,认为只有在“私下制裁”名义下通过暴力手段(含精神侮辱)才能打造出坚强的部队。在军内森严的等级秩序中,上级对下级的人格进行否定、人性进行压抑,而士兵积攒在心中的抑郁在战争中转化为对弱者的欺凌,也就是对中国没有战斗力的普通民众的杀戮。
  在战争之初,指挥者向士兵保证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但战争爆发后日军却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士兵在绝望中产生报复心理,加上先头部队很快就失去了补给保障,战争犯罪由此产生。此外,军官对下级犯罪行径的默许和充斥于报纸上的煽动性报道也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吉田裕等同时指出,战中罪行在战后不仅对受害者,对作为加害者的老兵也造成了深重的心理伤害。一项调查显示,三百七十四名接受访问的老兵各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百分之百,其中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有抑郁症,超过百分之十的人曾有自杀念头。但日本战后的非战政治文化令整个社会对战争、军队都有很深的忌讳,使得老兵成为一个游离于社会主体之外的团体。这一状况则进一步加重其精神负担。





  两位学者认为,通过对南京大屠杀中残暴行径的科学分析有助于人们对战争犯罪的理解,增进日本社会对日军罪行的认知。
  据悉,吉田裕为一桥大学日本近现代史教授,曾著有《天皇军队与南京事件——另一部日中战争史》、《日本军队——士兵们的近代史》、《日本人的战争观——战后的变迁》等专著。能川元一为神户学院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哲学、伦理学讲师。


(註7) 很遗憾的是,舒赛,这位连侵略者都為之折服的抗日女英雄,终於还是被害而死了——但并非死在日本人手上,而是死在同胞的手上——文革期间,舒赛於1971年5月惨死在山西狱中,终年54岁。

正如我在文中所说的。
在特定的情况下,魔鬼可以变成人。
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也可以变成魔鬼。


(註8) 现代心理学认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相关的心理因素约有70-80%乃於童年期、幼年期形成。此期间的家庭、环境,尤其父母之言行身教所给予之影响巨大。“新时代”体系的观点也相仿,而且把此影响更延伸至胎儿期乃至前生。






附佛经上有关忍辱的一些摘录:






  佛子! 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 佛子! 此菩萨摩诃萨不见有少法生, 亦不见有少法灭. 何以故? 若无生则无灭, 若无灭则无尽, 若无尽则离垢, 若离垢则无差别, 若无差别则无处所, 若无处所则寂静, 若寂静则离欲, 若离欲则无作, 若无作则无愿, 若无愿则无住, 若无住则无去无来, 是名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 
节录自 <<大方广佛花严经>> (十忍品)

  诸善男子! 菩萨念于是十三行,修行于忍.何等十三? 一切行空,修行于忍; 不得我故,修行于忍; 不得众生,修行于忍; 不偏自他,修行于忍; 究竟无嗔,修行于忍; 覆蔽结使,修行于忍; 永断贪.嗔,修行于忍; 成就相好,修行于忍; 欲生梵世,修行于忍;  离他逼切,修行于忍; 欲的尽智.无生智故,修行于忍; 欲降诸魔,修行于忍; 欲知见如来无量身故,修行于忍. 以是忍辱,悉用回向于一切智. 善男子! 是名菩萨见十三行修行于忍. 节录自<<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

  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常起忿恨.瞋恚之心,生诸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相貌丑陋.净意! 当知由忿恚因,感丑陋果. 
......
  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瞋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 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节录自<<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云何菩萨摩诃萨性忍? 智慧力故,能堪种种苦恼等事.一切忍,,一切忍,一切忍,有怜悯故,得慈心故.性忍有二种: 一者.出家; 二者.在家. 在家.出家具有三种:一者.能忍众生打骂等事; 二者.能自堪忍一切诸苦; 三者.忍乐善法. 
  能忍众生打骂等者,菩萨摩诃萨若为众生所打骂时,作是思维:"缘我是身,造作恶业,今自受报.云何于彼而生瞋恚?我亦不求是苦烦恼.今若不忍,后复增多! 不忍辱者,是则名为苦烦恼因.我所受身及诸烦恼,非众生过,自是我咎.若有恶事,实不乐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若自作者,复当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云何不忍! 声闻.缘觉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况我今为欲利益一切众生,而当不忍! 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萨禁戒,修八正道,得无上道!"
  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修五种忍: 一者.于怨.于亲.非怨亲中,修行于忍; 二者.于上.中.下人,修集于忍; 三者.于受苦.受乐.不苦不乐中,修集于忍; 四者.于有福德.无福德.非有福德非无福德人中,修集于忍; 五者.于一切恶人中,修集于忍.
  菩萨成就如是五忍,修集五想: 一者.众生想; 二者.法想; 三者.无常想;  四者.苦想; 五者.无我.我所想.
节录自<<菩萨善戒经>> (菩萨地忍品)




此外,再推荐一篇极為精彩的博文给各位:






《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道证法师讲述:

《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音频有声书版本

《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文字版本


当您觉得自己“忍辱”已经修得不错的时候,请听听/看看此有声书。

在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有声书之后,感觉只有六个字:


惭愧、惭愧、惭愧


比起广钦老和尚的考题,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所谓考题,都算得了什么呢?








另一推荐文章:

怎样把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变成功德

所有跟帖: 

在原文中添加了以下一段精彩故事: -懒风- 给 懒风 发送悄悄话 懒风 的博客首页 (3792 bytes) () 01/15/2011 postreply 19:25:28

谢谢各位!在原文中再加了3套社会心理漫画,以及以下关于曼德拉的有名故事: -懒风- 给 懒风 发送悄悄话 懒风 的博客首页 (3773 bytes) () 01/17/2011 postreply 18:44: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