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ic AI:通往AGI的道路?

自打2022年11月底,OpenAI扔出ChatGPT 3.5这个“深水炸弹”以来,整个科技圈算是彻底炸了锅!好家伙,一瞬间,什么“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终极替代”、“奇点临近”……各种希望与恐慌齐飞,口水共长天一色。大公司们全都坐不住了,谷歌、微软、Meta、咱们中国的百度、阿里、腾讯、深度求索(DeepSeek)啥的,一个个撸起袖子下场肉搏,生怕错过了这张通往未来的船票。

今天呢,咱就一块吃个瓜,唠一唠这波AI大热背后的门道。咱不光要看看现在的AI(LLM大模型)是咋工作的,更要瞅瞅最前沿那帮人正在鼓捣的“Agentic AI”(智能体AI)是个啥玩意儿。它被很多人认为是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最有戏的一条路,但这路到底靠不靠谱?咱就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聊聊。

一、 基石:“大力出奇迹”与“统计学的胜利”

首先啊,咱得明白这波AI热的理论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历史上主要有两派:“符号主义” 和 “联接主义”

  • 符号主义:这派老教授们认为,智能嘛,就是对符号的推理和操作。你得把世界的知识变成一条条清晰的规则(比如“如果下雨,那么要带伞”),让机器像数学家一样按规则计算。这路子听起来很靠谱,但问题是你很难把全世界所有知识都写成规则,太死板了。

  • 联接主义:这派呢,觉得咱们该学学人脑。人脑不是靠规则,是靠一大堆神经元连在一起。于是他们就搞出了深度神经网络,试图用“网络结构”和“海量数据”来模拟这种联结。这一波AI大模型热,完全是联接主义的胜利。

那ChatGPT这类大模型(LLM)到底是咋回事呢?说白了,它是在玩一个超级复杂的“文字接龙”游戏。

您想啊,它把咱们所有的话都拆成最基础的词元(Token),然后在这些词元张开的成千上万维的超高维空间里(这地儿咱凡人想象不出来),通过喂给它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语料(海量数据),不停地调整网络里几千亿甚至上万亿个参数。目的就一个:找到一种基于统计学的函数联系,使得你输入一段话(上文),它能计算出下一个词最该是啥(下文)。它不“理解”意思,它只是在寻找模式匹配的最大化

当然,光这样还不够牛。关键性的突破叫 Transformer架构,尤其是里面的 “注意力机制”。这玩意儿就好比咱读书时的“划重点”。模型在处理一句话时,这个机制能让它知道哪些词更重要、更需要“关注”。比如“我吃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模型会更多地关注“吃”和“苹果”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和“又”。这让模型的训练和输出效果上了个大台阶。

最后,再加上一条 “缩放定律”——模型越大、数据越多、算力越强,效果就越好——巨头们就开始“大力出奇迹”了。砸钱!堆算力!堆数据!就这么着,ChatGPT、DeepSeek V3这些“基础大模型”就横空出世了。所以你看,现在的LLM,本质上是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基于统计学的、超级模式匹配系统

二、 进化:从“提示词工程”到“AI智能体”

大模型是有了,咋用呢?这过程也挺有意思,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

  1. Prompt工程(提示词工程):最开始大家发现,这模型傻乎乎的,你问得不好,它就答得偏。于是乎,诞生了一个新职业——“提示词工程师”。这帮人干的活儿就是像咒语一样,精心设计你的提问方式,才能从模型里“召唤”出最准确的答案。说白了,就是教人怎么跟AI“说人话”。

  2. GPTs与自定义助手:后来OpenAI又搞了个“GPTs”,让普通人不用写代码,也能通过对话定制一个具备特定知识和功能的AI助手。这算是应用落地的一小步。

  3. 上下文工程:玩着玩着,大家又发现,AI的“记性”很差,它只记得你当前对话里说过的话(上下文)。于是,“上下文工程”的概念火了。意思就是,你得学会在对话中巧妙地给它提供背景信息、设定角色、规定格式,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这就像你跟一个新同事交代工作,背景说得越清楚,他活儿干得越漂亮。

  4. AI Agent(AI智能体):光靠人在那不停地“提示”和“交代上下文”太累了,而且干不了复杂活儿。于是,AI Agent 的概念就闪亮登场了!这才是重头戏。

    它不再是那个你问一句它答一句的“聊天机器人”了。一个真正的AI智能体,是以一个LLM大模型作为“大脑”,然后给它装上“四肢”和“工具箱”。

    • 大脑(LLM):负责理解你的目标、进行思考、做出决策。

    • 控制系统(符号主义归来!):这是关键!这套系统 outside the brain(在大脑之外),它由传统编程实现,负责规划、记忆、调用工具

      • 规划:把你说的“做个官网”这种大任务,分解成“买域名、找设计、写代码、部署”等一系列小步骤。

      • 记忆:把对话历史、执行结果存到外部数据库里,形成长期记忆,下次不用再从头说。

      • 调用工具:让它能真正“动手”做事!比如,写段代码调用搜索引擎去查天气,或者调用代码解释器运行一段程序生成图表。

    你看,AI Agent是符号主义和联接主义紧密结合的产物!LLM(联接主义)负责处理模糊性、创造性思维;外挂的控制系统(符号主义)负责精确的逻辑、规划和执行。两者一拍即合,威力倍增!

  5. Agentic AI(智能体AI):当大家做AI Agent做得多了,就抽象升华出了一套方法论和新范式,这就是Agentic AI。它代表的是一种构建AI应用的全新思路:创建能够自主感知、规划、执行并完成复杂目标的智能体系统

    现在几乎所有大公司和初创公司都在这个方向上狂奔:

    • OpenAI的GPT们正在不断强化Agent能力。

    • DeepSeek的智能体也能帮你自动处理各种文档和查询。

    • 一大堆创业公司在做能自动订机票、写周报、做财报分析的专属职场Agent……

    但是,甭管多强,因为LLM那“统计模式匹配”的老底子,它还是会时不时“幻觉”一下,胡说八道。所以,现阶段它主要还是做个“超级副驾驶(Copilot)”——能给你提绝佳建议、帮你完成大部分工作,但最后的方向盘和刹车,还得你这位人类机长来掌握。不过,这个副驾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强!

三、 道路:数据飞轮,如何“卷”向AGI?

那这条路最终能通到AGI(通用人工智能)——那个像人一样能理解、学习、解决任何问题的终极智能吗?顶尖的AI实验室认为,而且他们正在用一套强大的方法循环迭代:

  1. 第一步:从“基础模型”到“推理模型”。最初训练出来的是基础大模型,后来人们用强化学习(RLHF)、思维链(CoT) 等方法,教会了模型更复杂的推理能力,搞出了“推理大模型”。

  2. 第二步:外挂“控制器”。就像上面说的Agent,现在搞不定复杂问题?没关系!我外挂一个控制模块,把大问题拆成N个小步骤,让大模型一步一步想,多轮调用它,最终也能拼出答案。

  3. 第三步:合成数据与“数据飞轮”!这是最骚的操作!把上面这种“多步推理”过程里产生的优质“问题-答案对”全部收集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全新的合成数据库。然后用这个数据库去训练下一代的基础大模型。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这一代模型里需要外挂控制器折腾好几步才能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代模型里,可能一步就直接输出了! 复杂的推理过程被“内化”到了模型的新参数里。

    这就形成了一个越转越快的 “数据飞轮”
    模型越强 -> 能解决更难的问题 -> 产生更优质的合成数据 -> 用更好的数据训练出更强的模型 -> ……

    这就好像数学上的极限概念,通过一代代的迭代,无限逼近AGI。这条路子看得见摸得着,是当前顶尖AI团队最下血本、最脚踏实地在搞的方向。

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这条路就完美无缺吗?

吃瓜群众们,这里有个大瓜:光靠这个“数据飞轮”,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真正的AGI。
为啥?因为这种方法本质上还是在搞“模式匹配”的升级版,它可能无法产生意识、真正的理解创造力。那些长期记忆和复杂规划能力,目前也严重依赖神经网络外部的模块。所以,它最终成果很可能是联接主义和符号主义的一个强大结合体,一个强大到超乎想象的“工具”,但它可能没有“心灵”。

四、 其他路径与未来:一花独放不是春

当然,世界那么大,牛人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挤在一条路上。

  • 很多人都盼着再来一个像“Transformer”一样的革命性算法突破,一下子把AI的任督二脉彻底打通。但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主要靠大学和研究院里的天才们去琢磨。

  • 真正的顶尖AI公司的研发团队,其实是多条腿走路:他们一边疯狂地卷“数据飞轮”,一边也在融合多模态学习(让AI能看、能听)、探索世界模型(让AI能预测物理世界)、结合符号推理与神经符号融合。他们是在综合算法创新、强化学习和系统算力提升的多维度路径上,稳步向前推进。

所以你看,Agentic AI与其说是一条唯一的“高速公路”,不如说是一个当下最主流的“超级路口”,它汇聚了最多的资源和最实用的技术,确实把我们往AGI的方向推了一大把。但最后那“临门一脚”的奥秘,或许还藏在其他某个天才的脑海里呢。

好啦,今天的瓜就吃到这儿。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就一边啃着西瓜,一边看着这帮浓眉大眼的科技巨头和天才们,继续上演这场智能革命的大戏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深入浅出 多谢 -blueflame- 给 bluefla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7:51:00

有内容有意义的帖子。 技术上人类需要AI 做牛马, 没有心灵和自我意识也正是人类所需。 有心灵和意识就麻烦了。 -朝阳如沐- 给 朝阳如沐 发送悄悄话 朝阳如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8:15:35

exactly。ai真有心智了,人类反而会害怕到死。 -lanyin0314- 给 lanyin031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9:47:45

这个为什么不置顶?写的太漂亮了。和楼主观点一样,我也认为ai仅是个工具,如果继续依赖统计学统计数据。 -底线清晰- 给 底线清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9:13:25

很不错的科普性综述,深入浅出,赞! -大海的声音- 给 大海的声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9:29:41

将来的AI甚至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但不应该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以及欲望。 -大海的声音- 给 大海的声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9:46:57

以后技术发展了可能会实现某种程度模仿人类的喜怒哀乐,因为利润巨大。但这个绝对是潘多拉的盒子,很多影视作品里都有体现。 -lanyin0314- 给 lanyin0314 发送悄悄话 (325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09:54:43

太危险了!另外,很多人也不会再结婚生子了,太累太折腾,哈哈 -大海的声音- 给 大海的声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0:01:55

LeCun这样的先驱大牛对LLM是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的 但小扎这些老板需要讲故事需要可见的进展 不会允许你慢慢研究新路子 -一年回国一次- 给 一年回国一次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8:43: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