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鼓励股民的中国官媒去哪了?

来源: 乐观成 2015-08-27 02:15: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694 bytes)
回答: 程凯:无耻大阅兵乐观成2015-08-27 01:49:18

2015-08-26 安静

 

中国股市周一大地震

 

就在股民哀鸿遍野、大呼“共惨主义”的同时,曾一度为股市摇旗呐喊的官媒却没了动静。媒体和专家对这一中国特色现象各有一番分析。

中国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以来,官媒鸦雀无声。25日的《人民日报》对此只字未提。“人民网”上也只是提到全球股市暴跌、中国启动打击地下钱庄行动。

官媒如此的反应和之前发表的鼓励和安抚性话语形成鲜明对比。今年5月5日,A股暴跌,新华网当晚连续发表《股市遭遇重创不失为一场洗礼风雨过后更见彩虹》等多篇托市文章。

彭博社于6月底就注意到,“几个月前,新华社鼓舞人心的评论使得中国股市一路高涨,但随着近日股市的不断下跌,官媒也开始变得安静。”

7月8日,中国股市再次经历了重挫的一天,《环球日报》发表名为《“国家队”一定能赢,也必须赢》的社评。

现在股市再跳水,《华尔街日报》不但发现官媒集体噤声,还注意到“中国的其他网站和报刊对市场动荡进行了报道,不过它们对中国的描述常常像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全球经济衰退中的旁观者,尽管那不太可能。”

 

25日的《人民日报》对股市暴跌只字未提

 

不提股市并非关键问题

香港大学中国媒体项目研究员班志远(David Bandurski)向德国之声分析说:“问题不在于不提股市,而在于没有对股市进行实质性的报道,例如介绍暴跌的原因,以及媒体反省自身的推波助澜。”

他继续介绍:“我们知道,中国媒体绝对有能力进行有关股市的报道。他们报道的上市公司等经济信息具有很高价值。而我们也观察到,2004年、2005年以来,在中国做调查报道变得非常困难。我想,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了,一定程度上人们需要有关股市的信息。而在最新的股市暴跌后,他们却不想让媒体发掘深层的原因。”

媒体的作用

彭博社6月的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称,新华社作为一个正部级政府部门,其权力之大不容忽视。“其他不说,官方媒体发表的报道和评论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可以令股市从下跌变为反弹。反之,亦然。”

当被问及官媒发表的股市文章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政府观点时,班志远回答,多大程度不是主要问题,媒体的目的更为重要,“不论是报道股市,还是其他话题,他们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班志远还认为,中国官媒可以被看作是“观点引擎”。“他们想要正面的报道,传播习近平提出的正能量。中国媒体都清楚这一点,尤其是官方媒体。”他继续说:“有关股市较为悲剧的一点是-我不只是说最近这几天,而是几个月以来-媒体都没有真正分析其中的泡沫风险。媒体没有起到监督和向公众提供有用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决定的作用。”

压力山大

同样注意到官媒噤声的《悉尼先驱晨报》26日写道,一片寂静或被理解为向中国领导人施加更多压力的信号:媒体希望领导人控制住股市崩盘和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影响。

 

班志远指出,领导层不愿重蹈天津报道的覆辙

 

班志远也认为,中国领导人目前面临多重压力,例如现在的战胜法西斯庆典活动和不久前的北京冬奥申办成功。他说:“近日在天津发生的爆炸性新闻,其中政府失去了对报道和舆论的控制。我们再次看到,许多中国媒体和记者完全有能力做出优秀的报道,这一景象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或者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相似。现在股市暴跌,领导层则要求不要重蹈天津的覆辙,他们不想再看到记者提出辛辣的问题。这种情况近期之内也不会有所改善,因为中国还将迎来国庆节、其他中共会议等。”

————————

 

纽约时报:股市惊涛骇浪,中国官媒集体噤声

 

 

香港——在中国股市暴跌、引发全球性抛售之后,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本周二报道的却是其他新闻。

该报头版没有提及股市震荡,而是报道了西藏的经济发展。事实上,在这期报纸的全部24个版面里,没有一句话提到了股市,整份报纸都在关注即将到来的日本二战战败70周年纪念。

  • 周二的《人民日报》未提及股市。

    The New York Times

    周二的《人民日报》未提及股市。

这样的沉默很能说明问题,虽然有意逐鹿白宫的共和党人对北京在股市动荡中扮演的角色大加斥责,但是中国领导人依然保持着老习惯:在政策失手时,超然于涌动的民情之外。

“我的直觉是,他们真的不想忍受中国媒体再进行一波比较开放的报道,”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China Media Project)网站编辑班志远(David Bandurski)说。他写过大量文章,探讨中国对新闻传播的控制。

“对于中国,这是一个爆炸性的经济新闻,”他说。

班志远指出,《人民日报》今年4月曾和中共经营的其他新闻机构一起,鼓励投资者购买股票,因为它们认为,尽管股市偶尔会有回调,但仍会继续上涨。“我认为,大家的记性好得足以记住事情是怎么开始的,”他说。“它们当时在唱好股市。”

在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主页上,突出展示了一篇关于习近平1998年访问西藏的报道,当时他还是中国东部的一个省级官员。周一,中央电视台晚7点的《新闻联播》对股市暴跌也是只字不提。

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网站称,今年6月,中国官方要求记者在报道股市新闻时严格遵守官方规则,以防悲观或恐慌情绪蔓延。这个网站对中国记者收到的宣传和审查指示进行收集整理,这些指示是保密的,但被泄露了出来。

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中国数字时代”称,官方指示要求:“不做深度解读,不猜测、评价股市走向,不渲染恐慌、悲情气氛,不使用‘暴跌’、‘暴涨’、‘崩盘’等煽情用语”。

中国的其他网站和报刊对市场动荡进行了报道,不过它们对中国的描述常常像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全球经济衰退中的旁观者,尽管那不太可能。

一些不太配合中共领导层立场的中国新闻媒体就政府应该如何回应股市暴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些说政府应该做更多事情,另一些说是时候停止干预了。

中国领先的财经报纸《证券日报》抓住这个机会,敦促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股价。“股市暴跌正在摧毁投资者仅存的信心,这一问题极其严峻,”该报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称。文章呼吁政府推出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提振股价。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良好,文中说,股市对“基本面的反应变得十分冷淡,悲观情绪持续发酵。”它呼吁政府继续干预市场,遏制它所说的“恶意操纵”。

文中写道,“目前,一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政府稳定资金将中止入市操作,这是一种误解。维稳工作必须继续加强,但可以改进操作方式。”

另一方面,新华社发行的《经济参考报》则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逐步退出救市政策。该报称,政策制定者必须着眼于经济环境的改善,让企业更容易吸引贷款和投资。

“当前全球股市的动荡更多缘于情绪上的波动,而并非是因为经济面上出了大问题,”《经济参考报》头版的评论中写道。

“国内政策的定力还应表现在股市救市政策的逐步退出之上。政府救市是为了防控金融风险,而非托举股指,”文中说。“尽管近期A股又有较大跌幅,仍需坚持救市政策逐步退出的导向。”

尽管疲惫不堪的中国投资者本周二又经历了一次市场动荡,但是当天也发生了稍微轻松一些的事情。中国新闻网站贴出了海滨城市厦门一座大型雕塑的照片,显示一头牛跨压在一只熊上。

新闻报道说,雕塑的寓意是牛市的乐观情绪压制了悲观的熊市情绪。但在互联网上,一些中国网民评论道,这座雕塑仿佛是这两只动物正在发生比较亲昵的事情。

请人制作这座雕塑的商人和艺术收藏家蔡铭超说,他希望这可以为投资者缓解一些压力。

“这其实是股民的一种情绪疏解,”《厦门日报》引述蔡铭超的话说。“大家信心好了,很可能股市就好了。”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土土

所有跟帖: 

纽约时报:股市惊涛骇浪,中国官媒集体噤声 -乐观成- 给 乐观成 发送悄悄话 (15184 bytes) () 08/27/2015 postreply 03:02: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