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我们的说法应该是:
1)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发展进程, 所以应该允许适当的补偿配额 - 老丁这个观点是不错的。
2) 中国实际上承载了很多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任务, 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不仅为维护发达国家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作出了贡献。 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制造业配额。中国用于生活的排放配额并不大, 而西方国家的能源消耗主要是在生活上。
3) 中国也会采取实际行动改善工业生产效率, 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方面应该作出相应的优惠, 不能设置关卡。
我说的这个才是正经。 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立起来, 或者用人口基数做砝码都不合适, 因为中国已经有一定发展, 人口基数也搞不过印度东南亚其他穷国。
丁仲礼用人口基数不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所有跟帖:
•
像你这,为你自己做的鞋,会有其他人同意吗?
-国人甲-
♂
(0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16:44:31
•
但是我说的都没有错。 哪条错了呢?
-robak328-
♂
(0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17:19:13
•
我觉得你这几点比院士要高明。院士质问中国人是不是人很哗众取宠。
-大叔一枚-
♂
(0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20:38:18
•
You are better than him
-YesWeCan-
♀
(0 bytes)
()
03/05/2015 postreply
09:13:14
•
补偿配额仍需要纠结历史很难操作,人口规模对应消费总量还是现阶段最公平合理办法,提议征收超过人均排放量的奢侈税,参照美国水费奢侈税
-koushi321-
♀
(1146 bytes)
()
03/05/2015 postreply
10:08:41
•
发达国家这个35年80%减副还是有他技术能力的信心的。美国水利资源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制造业转移工业配额到他国。
-huhu88-
♀
(138 bytes)
()
03/05/2015 postreply
10:51:30
•
我觉得你的表达更准确, 也易于接受. 比院士和柴静都强多了.
-晓东立春-
♀
(362 bytes)
()
03/05/2015 postreply
1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