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与愚

经历,感悟,思考,探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作者:林晓文 陈 放 一 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在全国引起轰动。1963年初,小说的作者曲波以上校军衔被部队召回,派他去南海要塞部队体验生活,两年后又回到以前工作的第一机械工业部,仍担任原职。 “文革”风暴才初露端倪,曲波的日子就已经很艰难了。人们以为,取材于《林海雪原》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正在热演,原作者绝不会受到冲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著名作家白桦去世,叶永烈回忆:他在“苦恋”中守望底线中国新闻周刊百家号01-1513:28图/搜狗百科2019年1月15日凌晨2点15分,著名剧作家、诗人、散文家白桦逝世,享年89岁。白桦1930年出生,1947年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1952年,曾在贺龙身边工作,后在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61年他被调到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1964年被调到武汉军区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十二位诗人学者评价白桦白桦林中的白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一九八○年二月二十九日通过)   刘少奇同志,一八九八年生,湖南省宁乡县人。一九二○年加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禁书《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原标题:【往事】禁书《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文革”时期的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曾经入选“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但作者张扬,却因为姚文元等人的迫害,被内定为反革命而差点死在狱中。鲜为人知的是,张扬和这部小说的平反过程特别艰难而富有戏剧性。本期《往事》的主题是“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13 07:36:43)
孔丹:“西纠”30日
口述/孔丹记录/米鹤都
从本质上讲,西纠这件事反映了文革初期,党内一些老干部希望借重一种群众组织、也就是一部分红卫兵来抵制文革路线的一个思路到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北京四中还没有成立红卫兵。当时,四中成立了学校文革委员会,我是主任,周坚是副主任。如果不是其后潮流的推动,我本人是反对成立红卫兵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摘自李锐口述往事毛泽东
对毛这个人,我已经写过很多文章了。我怎么给他当的秘书,以前也讲过了。刚解放不久,毛泽东邀请周士钊一些旧人去北京,回到湖南以后,周跟我谈了见毛的一些情况。毛邀他在中南海里划船,向他吟了一首诗,具体哪一首现在记不起了,反正表达的意思是:我现在像皇帝一样在中南海里邀我的臣子一同划船吧,那样一种心态。那时我就多少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杜宪与薛飞六四后被央视封杀的生活杜宪和薛飞(网络图片)六四已经过去了27个年头,但这段历史在中国人的心里,成为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人们还记得1989年6月4日19时,杜宪和薛飞穿着黑衣主播央视《新闻联播》的场景。他们语速缓慢、沉重地播报了六四事件中共戒严部队开入天安门广场清场的新闻,杜宪最后以“请大家记住这黑色的日子”作为新闻的结语。那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天安门母亲:致习近平公开信发表于2018年06月03日由辰思在“六四”29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天安门母亲群体授权中国人权发表致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公开信。全文如下:尊敬的习近平主席:今年是“六四”大屠杀二十九周年。1989年那个不平静的夏天,北京天安门广场枪声及坦克履带的隆隆声,打破了所有人的梦想,民众反官倒、反腐败、对民主自由的诉求,竟然换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鲍彤再看六四(一):邓小平的一场政变?
作者李南央
??
在过去一年里,毛泽东前秘书李锐的女儿李南央,与赵紫阳的秘书鲍彤做了数次对谈。内容涉及天安门民主运动和“六四”事件背后的高层政治、中国的自由派领导人,以及中国在习近平领导下的政治前景。文章将分四次刊发。
作为李锐的女儿,我跟鲍彤先生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互信。十年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