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载亮水珠的文学作品
个人资料
博文
一天周末的晚上九,十点钟,龙春亮正在屋里学习,约瑟夫敲门进来问,“春亮,我的女朋友想见你,可以吗?”,龙春亮嘴上说,“当然。”可心里觉得挺奇怪,你的女朋友应该是来见你的呀,她要见我干什么。不一会儿,约瑟夫领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黑人姑娘来到了龙春亮的房间。这个姑娘高挑儿的个子,黑里透红的圆脸庞,长睫毛,大眼睛,一头黑人特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自从住进了黑人区,龙春亮每天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是走路去学校。其实这是他唯一的选择,因为从他住的地方没有通往学校的公共交通。从住处往学校走,要在黑人区里走大约二十五分钟,进入黑人和南美洲移民的混杂区,再走十五分钟才到一般的居民区。行走在黑人区里,遇到和看到的那是一色儿的黑人,没有一个其它肤色的,连偶尔遇见的警察也是黑人警察。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龙春亮在黑人区里住了快一个月了。由于去学校可以走路往返而摆脱地铁的限制,龙春亮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学校里。他每天早上七点出门,上午给学生讲课,或辅导,下午二点半左右回到家,简单地做一大顿饭,吃上四分之三,留下的是晚饭。他饭后回学校上课和做作业,直到深夜十一二点才往家走。到了周末或节假日,除了必须给家里写信和买菜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美国波士顿,龙春亮坐在黑人区的一栋楼房里,心里有点乱。他环顾四周,好像是在做梦,不愿相信自己住进了黑人区。提起美国的黑人区,人们的脑海里涌现出来的都是从电影和新闻里得到的印象,混乱,犯罪,吸毒,等等。可是有谁到过或在美国的黑人区里住过呢?可龙春亮现在就身处黑人区,而且是要住在这里。刚到美国波士顿,龙春亮暂时住在一个朋友租的公寓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是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的事。成千上万的年青学生从城市到农村,当上了地地道道的农民。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进工厂,上大学,如今不少人成了领导干部直至国家大领导。还有不少人到海外留学,又来了一次“洋插队”。本文由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故事组成。这些故事就是根据真实经历为背景来讲述这些知青们在海外留学,生活和工作的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夜更深了,刘晓建静静地坐在窗前,没有开灯,凝视着夜空。不知道什么时候,月亮已经落下了,深黑色的夜空上留下繁星点点,闪烁着像眨着眼睛。偶尔的鸟鸣也消失了,此起彼伏的虫鸣也渐渐地远去。整个世界好像都在沉睡。被这浓浓的夜色裹着,刘晓建一点睡意都没有,他的心里平静不下来。他只是坐在沙发上,任凭夜风吹动的窗帘有时轻轻地抚过他的头顶。他看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电话铃响了,刘晓建迫不及待地抄起电话,“你好.”果然是林永亮从南京高铁站打来的电话.他告诉刘晓建,自己已经接到了刘妈妈.刘妈妈情况都好.由于自己手机一路上打了很多电话,快没电了.他给了刘晓建一个电话号码,让刘晓建打电话到南京高铁站的一个会议室里,好和刘妈妈通话.刘晓建赶紧按照这个电话号码拨过去.“喂,”从电话那边传来刘妈妈熟悉的声音.“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南京高铁车站的办公室里,白衣姑娘将刘妈妈交给了值班的警察,又叮嘱了老人几句,就离开了.一个胖胖的警官把刘妈妈请到一间宽敞的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仔细地询问刘妈妈的信息,可是刘妈妈就是记不清自己住在什么地方了,也想不起来任何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她又着急起来.一个年轻的女警察给刘妈妈端来一碗阳春面,热腾腾的面条飘着香油的味道,上面还有一个荷包蛋.胖警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列车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高速地奔驰着.窗外是大块大块绿色的农田.铁路边不时闪过一座座农家白色的小楼.刘晓建的妈妈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农田,心里充满了疑惑.她实在是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坐到火车上来的.今天早晨吃过早餐,刘妈妈像往常一样拿着菜篮,要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临出门,她看天气很好,想起快过节了,应该给小孙子买件新衣服,也给儿子儿媳买些礼物寄去.想到这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放下电话,刘晓建像往常一样坐在计算机前,只不过他没有打开电脑去工作,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康梦杰去送她父母还没有回来,她通常把爸爸妈妈送回老人院后会在那儿坐一会儿,和老人们说说话.儿子知道家里出了事,晚饭后就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了.家里很安静,能听到客厅墙上时钟的嘀嗒声.刘晓建从心里感激林永亮.出了这么大的事,妈妈不见了,自己一时无法回去,全靠好朋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