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4/130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1200, 共6492  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跟帖#  你家小朋友七岁能造字吗?这是成人童话。不懂吧。不懂没关系,不懂就行了。:-)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5-10
    #跟帖#  这已经很优雅了。古人的诗,越古越简单,到后来,越整越复杂。简洁,本身就是一种美。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5-10
    走出非洲日记 9月29日 晴 +睡眠辅导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5543 bytes ) 2024-05-10
    #跟帖#  跳出一个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8 bytes ) 2024-05-10
    #跟帖#  这个就明白晓畅多了。中间稍改改,更佳。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50 bytes ) 2024-05-10
    #跟帖#  写的有点复杂。最好简单点,我打个样哈: [文化走廊] - 陶陶三(92 bytes ) 2024-05-09
    #跟帖#  简短,美好。The sun, the moon :-)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2 bytes ) 2024-05-09
    #跟帖#  要想拥有清丽的气质,并不难啊。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2 bytes ) 2024-05-06
    #跟帖#  纳兰兄美文。感觉汉赋在一个“丽”字。华丽、艳丽、迤逦。带有一点“声色犬马”的“剥削”性质。我个人更喜欢清丽。诗经和屈宋 [文化走廊] - 陶陶三(454 bytes ) 2024-05-05
    #跟帖#  赞来罘兄对文字四射的激情。僧人造谚文是一个假说,不过我觉得有道理。因为孺子肯定是抵制的,也不具备相关的学识。懂梵文的僧人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14 bytes ) 2024-05-04
    #跟帖#  你看,僵化了不是?海绵宝宝不吸水,没水分,就僵化了。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5-04
    #跟帖#  所有的数学已经存在。:-)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5-04
    #跟帖#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像个海绵宝宝,海绵宝宝不僵化。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5-04
    #跟帖#  我念经,是告诉你,有些东西,是“It Is Written”。就好像那些伟大的数学公式,并不是被发明,而只是被发现一样。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76 bytes ) 2024-05-04
    #跟帖#  他这也是一个完美状态,和“男耕女织靡王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都是完美状态一样。为什么呢 [文化走廊] - 陶陶三(899 bytes ) 2024-05-04
    #跟帖#  山水兄这个好。兼具杜甫、陶潜和伯虎的影子。:-)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5-02
    #跟帖#  恭喜纳兰兄。农家很朴素的想法,人人都种地,种好地,丰衣足食。韩非更有意思,干脆说,其他都是蛀虫,有五种蛀虫,叫“五蠹”。 [文化走廊] - 陶陶三(438 bytes ) 2024-05-01
    #跟帖#  好是好,但不够真挚、简洁和美。我是一颗糖 [文化走廊] - 陶陶三(21 bytes ) 2024-04-29
    #跟帖#  是真善美。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8
    #跟帖#  韩国古装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视中原为正统,充满敬畏,视日本为夷狄,轻蔑与恐惧并存。说白了,古时候,他们就是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60 bytes ) 2024-04-28
    #跟帖#  我觉得她们都还在,只是悄悄看着,点赞都在心里,不为人知。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8
    #跟帖#  老外还忽悠小朋友,有圣诞老人,晚上会从烟囱下来发礼物,藏袜子里呢。这种忽悠,和我的忽悠都一样,本质是 [文化走廊] - 陶陶三(27 bytes ) 2024-04-28
    #跟帖#  纳兰兄雄文。吕不韦、刘安都是有点悲剧性的人物,一个遇到嬴政,一个遇到刘彻。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364 bytes ) 2024-04-28
    #跟帖#  韩国电影《王的文字》(又作《国之语音》),再现了韩国彦文的创造过程。还不错。说是一个会梵文的和尚弄的。 [文化走廊] - 陶陶三(81 bytes ) 2024-04-27
    走出非洲日记 9月18日 晴 [文化走廊] - 陶陶三(6717 bytes ) 2024-04-27
    #跟帖#  来罘兄这个好宏大,让我又想起了我的小仓。:-)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7
    #跟帖#  不行不行,一点脾气就都没有,就会稍逊风骚。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1
    #跟帖#  我刚扶好墙,怎么檄文就不见了?武则天有一个好,我很喜欢,看完骆宾王骂她心如蛇蝎的檄文,她夸文章写得好,好有文采。不是说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28 bytes ) 2024-04-21
    #跟帖#  譬如干将心中有大宝剑,于是铸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宝剑。他要心中有,懂得,这是先决条件。不过就好像佛门高僧,佛法才是正宗, [文化走廊] - 陶陶三(219 bytes ) 2024-04-21
    #跟帖#  平兄对的对子是什么?:-)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1
    #跟帖#  山水兄这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绵绵不绝啊。:-)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1
    #跟帖#  纳兰兄雄文。鬼谷子这样神叨叨的,被引入道教,是道教真人。感觉是像把道家的东西,钻研为谋略。其精髓就是道德经中“长短” [文化走廊] - 陶陶三(272 bytes ) 2024-04-21
    #跟帖#  我上青楼,是组织大家学习领会“四个非礼”: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72 bytes ) 2024-04-20
    #跟帖#  平兄周末快乐!我滴神2也挺有趣,关于打飞机这么严肃的话题,印度人也搬上了法庭,搬上了大屏幕。:-)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20
    #跟帖#  他的确没有电影里那么帅,老婆也没电影里那么漂亮。不过屌丝逆袭挺厉害的,目前在孟买所在邦警察排老三。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35 bytes ) 2024-04-19
    #跟帖#  他这叫老有文化了。:-)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18
    #跟帖#  如果每期只挑一部的话,韩片挑《首尔之春》,幸存者挑《33名矿工》,本期印度教育题材挑《12年级的失败》。:-)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18
    #跟帖#  《最初的梦想》,实际是个体育运动类。:-)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53 bytes ) 2024-04-18
    #跟帖#  《摔跤吧,爸爸》是体育题材吧。教育题材,还有一部《最初的梦想》,是讲高考压力和高考失败的,稍差一点,但也不错。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18
    推荐几部励志、热血,又比较轻松愉快的印度教育题材写实电影。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898 bytes ) 2024-04-17
    #跟帖#  青楼不好,改成黄楼, [文化走廊] - 陶陶三(81 bytes ) 2024-04-16
    #跟帖#  你这句“诗成笑孔丘”,和“喜欢嚼别人吃过的馍”一样,比较怪异,尤其是放在句尾。为什么要诗成笑孔丘,为什么要诗成才笑?改改 [文化走廊] - 陶陶三(285 bytes ) 2024-04-16
    #跟帖#  和一首黄药师的高字歌: [文化走廊] - 陶陶三(92 bytes ) 2024-04-15
    #跟帖#  和一个无字歌: [文化走廊] - 陶陶三(186 bytes ) 2024-04-15
    #跟帖#  和一个,也题: [文化走廊] - 陶陶三(81 bytes ) 2024-04-15
    #跟帖#  中国很早就有个神叨叨的人物,就是孔子之师、蜀人苌弘。可以呼风唤雨,改易寒暑。后被周人所杀,蜀人藏其血,三年化碧。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14
    #跟帖#  我是道家,不是道教。道教像吸星大法,除了吸黄老无为而治,还吸阴阳五行思想,神仙方术。最好神叨叨一点。邹衍也是被吸的一位, [文化走廊] - 陶陶三(406 bytes ) 2024-04-14
    #跟帖#  另外,邹衍还贡献了一个“五月飞霜”,渐渐演变为“六月飞霜”或“六月飞雪”。我们现在一说到六月飞雪有冤情,最早就指邹衍。 [文化走廊] - 陶陶三(39 bytes ) 2024-04-14
    #跟帖#  我还是建议,最好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14
    #跟帖#  邹衍的确玉树临风。都说中国人封闭,到了晚清才“睁眼看世界”,可早在两千多年前,玉树临风的邹衍便称中国是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 [文化走廊] - 陶陶三(0 bytes ) 2024-04-14
页次:4/130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1200, 共6492  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