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制钢造假与“日本制造”(ZT)

来源: 修车工 2017-11-02 11:34:0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267 bytes)

神户制钢造假与“日本制造”神话的消亡

作者:刘庆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1-01 09:31:57
分享

最近的“日本制造”挺烦。从神户制钢造假到日产及斯巴鲁的无证质检人员横行,乃至英国新干线列车漏水等等,让人不仅问道:日本制造怎么了?

而日本大企业的高管甚至一把手的发言一波三折甚至“出尔反尔”,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企业组织的“机制不全”甚至“溃败”。日本友人说这是自二战失败、“金融战败”(泡沫经济崩溃后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三次“战败”——“制造业和质量危机”。对此,身处国外的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社会和舆论毫不留情,死追猛打。这证明日本的社会相对健全,其“纠错机制”或者说“社会反腐机制”还在工作。另外,如果我们用中国的两分法来看的话就能正面评价日本社会,并看清日本制造“神话破灭”背后的深层原因。

如果细看造假的企业名单,就能发现一个事实:从战前就存在的当年的“政商”也就是日本的“国企”居多!例如三菱,比如东芝,当然还有“高铁漏水”的日立。无论是在产品数据上造假也好,还是在财务数据上造假也好,其背后的“性质问题”是一样的。相比这些“政商”,战后崛起的“民企”丰田也在美国遭遇过“召回”,大名鼎鼎的松下也曾“赤字缠身”并直面“清盘”的危机,但这些非“政商”系“民企”当年就不曾被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所重组,如今也度过了一系列国内和国际危机,真正成为了“跨国企业”。所以,受到政府保护和缺乏竞争是“造假”的温床。

日本劳动力人口的峰值年是1995年,而那之后日本遭遇了泡沫崩溃后的“财务收缩”和“劳动力人口收缩”的双重“收缩”。等到了2005年,连日本的总人口也开始收缩了,所以日本的问题可以一言以概之:“没人了!”,也就是说所谓的“高龄少子化”才是所有这些问题的“元凶”。不过,日本的高龄少子化并没有导致日本真实的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相反随着技术进步日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不降反升。那么原因何在?现行的日本退休以及再雇佣制度和相关社保制度使得年轻人的工作岗位不稳定及“入职难”,导致日本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人才与员工的“青黄不接”的严重现象,套用一句日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老害”横行。人口缩小十年之后,由制度僵化和疲劳走向“全面溃败”。无独有偶,举世闻名也是和日本并称“双雄”的“德国制造”,也因为人才的青黄不接导致目前的德国制造只能保证“核心部件”的质量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不能很好的把移民吸收到德国制造业的话,“德国制造”的溃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回到日本,不能正视“人口危机”和“国运衰退”的现代日本精英和所谓现代的“日本式组织”越来越像战前与战时的日本军部等曾经的“日本式组织”。 说一句题外话:安倍政权的“历史修正主义”可以说是代表了大部分日本保守派的意见,当然保守派里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其核心就是“日本一贯美丽与正确”。国运有昌,例如高速增长;国运有衰,例如二战投降。如今在日本总人口减少的背景下,日本国运如何一目了然。如何能够像当年的英国一样“光荣体面地衰退”才是日本最要紧的课题,而安倍政权的所谓“积极的和平主义”与“地球仪外交”毫无疑问在透支日本的国运甚至某种意义上在加速日本的衰退。目前,日本社会相对健全并能针对以上“政商”类日本式组织的全面溃败进行纠错和“社会式反腐”,目测还能产生一些效果。可是看到某日本全国性媒体在评论中写到:“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乏为消费者着想的意识!”,不由得联想到战时的日本军部的“皇军士兵战无不胜”等“精神胜利法”。趁着日本媒体和日本社会的“纠错机制”还能运行,希望日本的精英和日本式组织能够更加尊重“科学”与“合理性”,为日本的“光荣衰退”铺好道路。现在似乎又到了历史的节点,我可不愿以见到此类的“历史修正主义”给日本带来“组织的失败”,甚至是“社会的失败”。

(刘庆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横滨国立大学副教授)

所有跟帖: 

日本制造业怎么了? -修车工- 给 修车工 发送悄悄话 修车工 的博客首页 (11128 bytes) () 11/02/2017 postreply 11:36: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