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修车,买车合不合算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来源: 其乐无穷 2014-09-16 18:55:3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26 bytes)
比如楼下休闸的费用。普通修车铺换闸皮150加税不算高吧?换rotors怎么也得200多,杂七杂八加起来也差不多400多了。说rotors不用换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多人开车闸皮磨光了不知道就很可能把rotors也磨坏了,为安全起见换一付也无可厚非。不是所有人都汗滴,更不是所有人都会修车,特别是女生。再说了,有修车的功夫,很多人可能去挣钱了,陪孩子,老婆了,前者时新很可能更高,后者则可谓priceless.

买车也是一个道理,有些人认为性价比高于一切。也有人认为安全第一,尤其是涉及到老婆孩子的时候。孰轻孰重,冷暖自知。

所有跟帖: 

你误会了吧 -langxing- 给 langxing 发送悄悄话 (255 bytes) () 09/16/2014 postreply 19:44:51

非也,非也。我是非常钦佩自己会修车的。但是不会修车的用在车子维修上的费用自然会高。只要不给人骗我看就是没有吃亏。 -其乐无穷- 给 其乐无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6/2014 postreply 19:50:22

没错啊 爱DIY就DIY 爱让车行修就让车行修 -violinpiano- 给 violinpiano 发送悄悄话 (744 bytes) () 09/16/2014 postreply 19:47:39

别,修闸是最简单的活之一 -biglow- 给 biglow 发送悄悄话 biglow 的博客首页 (175 bytes) () 09/16/2014 postreply 20:52:19

自己高兴最重要。但要考虑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southmountainer- 给 southmountainer 发送悄悄话 (680 bytes) () 09/16/2014 postreply 22:08:18

DIY个人体会 -backhill- 给 backhill 发送悄悄话 backhill 的博客首页 (1169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6:13:47

装大轱辘有一窍门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226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7:34:23

谢。下次弄块木棍/木板试试。 -backhill- 给 backhill 发送悄悄话 backhill 的博客首页 (188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7:56:25

绝对正解,不是所有人都可以DIY,特别是车子这种性命攸关的东西。 -其乐无穷- 给 其乐无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7:51:04

+1,安全最重要,DIY之后如果连自己都没信心,还是不做为好。 -backhill- 给 backhill 发送悄悄话 backhil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8:09:05

修车就骗你没商量 -坚茂- 给 坚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7:52:41

你统计过?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0:24:21

哈哈,这里的人都太能干了,他们恨铁不成钢。但我宁可不要iphone, 但修车的钱没法省 -夏茗- 给 夏茗 发送悄悄话 夏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09:48:08

说的很好。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修车150换刹车很正常。“我宁可不要iphone, 但修车的钱没法省”也很对!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0:21: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