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小菜-塘鳢鱼炒线粉

来源: 博客一笑 2020-04-04 08:03:3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3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博客一笑 ] 在 2020-04-04 08:39: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最近避疫在家,坐在花园沉沦在春风中,花园中一片桃花,一块绿茵,不仅遥忆"江南草长,杂花生树"之故国故景,也慢慢忆起逝去的亲人,又牵掛起远隔重洋,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也从来没有消失中渡过。若说时间是历史的车轮,载着历史轰隆而过, 一去而不复返;那么历史就是时间的化石,叫人温故知新,把时间定格在那特定的一刻。

春光悠悠中反复拜读我的一位好友写的美食博客。说起这位好友,实在是大美食家加大才子(此君身份还有很多大xx,xx可以是玩家,情圣,哥哥,等等)。读其博客如饮好茶,入口清香,回味甘甜,令人一读不止,得把玩再三,此乃大手笔也。我在阅读之中,也引动了写美食博客的心思,写作之冲动犹如青春少艾萌动之春心,有蠢蠢乎,郁郁乎之态了。

 

阳春三月,正是河豚欲上之时,其实三月春光里的江南,欲上的何止是河豚呵,鲫鱼,桂鱼,春虾,昂刺鱼,塘鳢鱼都在这时上市了。昂刺鱼和塘鳢鱼身量都不大,二者很像。鱼身无鳞,深棕近黑,下额处带黄色。昂刺鱼比塘鳢鱼略大,头上有一小小的突刺,而塘鳢鱼就没有头上这根刺,比昂刺鱼肉头更细嫩鲜美。假如说鲥鱼,刀鱼,桂鱼是鱼中贵族,大家闺秀;那么鲫鱼,昂刺鱼,塘鳢鱼就是河鱼里的"基本盘",小家碧玉了。而说到塘鳢魚,就不得不说我外婆的拿手家常菜—塘醴鱼炒线粉。

 

我外公外婆都是金坛人氏(金坛是常州附近一小镇,不要把它混同于出火腿的金华。按着喜扯名人的风气,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金坛人)。塘鳢鱼炒线粉则是金坛地方一道家常小菜,几乎每家主妇都会做的菜,就如每个四川媳妇都会炒回锅肉一样。中国传统往往是家中技艺传子不传女,可惜的是外婆炒线粉技术既没有传子,也没有传媳,更没有传女,如今外婆魂归天国,她的塘鳢鱼炒线粉也就成了广陵绝响,只能在回忆中尝味了。我曾试着"山寨"过几次,但始终觉得达不到当年外婆的水准,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心中始终有一块"空地"要留给对外婆的思念。

 

菜中的主角塘鳢鱼前文已提到,如果说在这道菜里塘鳢鱼是"元帅",是"红花",那么线粉就是这道菜里的"百万雄师",是"绿叶"。在上海人口语里,线粉和粉丝是绝不会混淆的。一般来说粉丝指的是南货店里卖的干货,一捆一捆细绳绑着,而线粉则是菜场里泡在桶里或盆里出售的湿货。它是在工场里制成后,没有经过晒干吹干烘干的过程,直接卖给顾客的东西。和粉丝相比,线粉做菜更容易入味,吃口更"糯"。上海人做菜通常都会用线粉,少用粉丝。

 

外婆当年把塘鳢鱼剖肚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少量水,料酒,姜片一二,猛火,让鱼处于半蒸半煮之状态。当鱼刚熟时,即肉骨能分离时,熄火,趁热把鱼折骨,鱼肉、鱼汤放一边备用。然后开一个猪油锅,注意:猪油,不是其他油,热后将线粉在锅里用锅铲反复碾铲,并不断加鱼汤让线粉慢慢把鱼汤"吃进"。在线粉将要好的时候,加入鱼肉,用酱油,盐,糖调味调色,最后用水淀粉小小收茨。水淀粉要边搅边慢慢加入,看看差不多稠度就适可而止,这里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中国菜的收茨确有些许讲究。出锅前加少许猪油增加亮色,上桌前撒白胡椒粉,少许青大蒜叶于面。此菜成功关键之处有三:一须用猪油。二鱼要好。河鱼最怕二气:泥土气或火油气。一旦鱼沾上这二气,神仙也束手无策。三一定要让线粉把鱼汤吸入。能做到这三点,此菜离完美虽不中亦不远矣。

 

此菜一入口,就是一个"鲜"字。线粉吸饱了鱼汤,而鱼肉本身又把鲜味再拔高一层。况且,鱼肉已经拆骨,哪怕是最怕鱼刺的小朋友也能大口大口地吃。鱼肉的细嫩,线粉的柔软二者配合相辅相成。胡椒粉和大蒜叶所起的作用,则犹如美女调情,不时回眸一笑,味蕾被剌激得处于超兴奋状态,对鲜味也就更敏感了。当此菜热气腾腾一上桌,一家老小立呈气呑山河之象,显风卷残云之势,眨眼转瞬之间盘底见光,"门淸,加一番",外婆此时笑得真是见牙不见眼,进入厨师最兴奋,最满足的状态。

 

盘清菜消,人亦远逝。有人写美食博客是为怀念遥远的乡愁,莼鲈之思。有人是感慨在科技文明冲击下失去的田园风光,夕阳不再,今宵何处。更有人要为美食存档纪录,犹如恐龙化石,让那些"富贵三代,始懂吃喝"的富三代们不再泡妞,反把心思用来泡菜上时,读到这些美食博客,知道前辈们居然吃过如此美食,遂起尝试山寨之心,可能也会由此产生几个美食世家,如此美食博客真立下了存亡继绝之功了。而我写此文则是由菜忆人,值此清明之际,对外婆的清思犹如菜之鲜美,萦绕心间,丝丝缕缕,回味再三,不觉已入晚了。 

又及,在美国你不会买到线粉,那代替办法就是买纯绿豆做的粉丝,用绿豆做成的粉丝有个特点就是久煮不糊,这是由绿豆淀粉的特性所决定的。将绿豆粉丝用冷的清鸡汤小火慢慢发开,汤水一定要淹盖全部粉丝。数小时后撤火换清汤让其慢慢冷下来,反复换汤让线粉充分舒展开。一般我们用干粉丝觉得有点"硬"劲,关键是没有发透,而一般非绿豆粉丝发数小时后基本成了糊。所以这里有二个要点:要纯绿豆做的粉丝;要慢火发数小时。用鸡汤发粉丝,可以让粉丝着味更加丰富一点,如为了节约成本,用水发也行。这是我兄弟提供的方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赞! --乔疯-- 给 -乔疯- 发送悄悄话 (270 bytes) () 04/05/2020 postreply 11:01:34

美食博客没有图片。。。? -munchenxx- 给 munchenxx 发送悄悄话 munchenx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0 postreply 17:05: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