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频交易员欺诈及幌骗罪名成立

来源: 8room 2015-11-08 18:40:3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92 bytes)

高频交易向来是华尔街的宠儿,那里70%的股票交易由计算机算法完成。这种交易在短短几毫秒内就能完成巨量下单,却也因此让监管部门头疼不已——其技术上的高度复杂性让正当交易和诈骗的界限变得模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违法的交易员可以一直逃避法律制裁。11月3日,美国联邦法院裁定高频交易员米歇尔·科斯夏(Michael Coscia)在商品交易欺诈以及幌骗(spoofing)罪名成立,这是美国也是全球针对这种违法交易行为的首宗刑事起诉。
这也是美国托德弗兰克法案( Dodd Frank Act)规定2011年出台以来关于其中“防欺诈法规”的首个案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米歇尔·科斯夏
现年53岁的科斯夏是猎豹能源交易有限责任公司(Panther Energy Trading LLC)的负责人。检方指控他于2011年在期货市场挂出大量买卖单,而事实上这些买卖单他从来没有打算执行。检方称,他的目标是制造需求假象,诱使其他交易员入市,从而让自己从中获利。
在庭审中,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证人提供的相关数据表明,科斯夏常常在挂出大单之后取消交易,而小单取消的几率就小得多。
检方指控,他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诱饵调包阴谋(bait-and-switchs cheme)”非法获利140万美元。
最终法院裁定科斯夏六项商品欺诈和六项幌骗罪名全部成立。据悉每项欺诈罪名的最高刑期都是25年,外加25万美元罚款;而幌骗罪名的最高刑期是10年,外加100万美元罚款。
尽管有些看法认为科斯夏的交易行为属于灰色地带并且与复杂的科技相关,但陪审团仅用了约1个小时就裁定科斯夏有罪。这发出了一个明显的讯息和警示:这类交易行为并不具有判断的模糊性,它就是错误的非法的交易行为。
陪审团由8名男性和4名女性组成,整个判决过程有大量律师和证券交易公司旁听,其警示意义不言自明。
它也可能激励检方追查市场操纵案,并促使一些高频交易员审视自身策略。在这类策略中,交易员会通过下单和撤单来操纵价格,但同时又不进行交易。
纽约股票交易公司Trillium Trading顾问弗里德曼称,案件为金融监管当局提供了新的工具,检举交易员的不法行为。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幌骗交易被立案调查。
芝加哥前联邦检察官Cliff Histed说:“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性和被告强大的辩护律师团队,陪审团定罪的时间之短令人惊讶。证券交易公司及其高管、律师、风控经理和合规人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检方是如何调查和起诉此类犯罪的。”
所谓“幌骗交易”的最著名案例是美股2010年5月6日发生的“闪电崩盘”事件,导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瞬间暴泻近千点,美股市值蒸发近万亿美元。美国司法部于5年后控告36岁英国高频交易员萨劳,指他涉嫌以“幌骗交易”,即利用自动化程序,设下大量指数期货沽盘,推低价格后取消交易,让自己能够以低价购买图利。
美国政府要求引渡萨劳,但这需要英国的配合。目前,身在英国的萨劳依然逍遥法外。

所有跟帖: 

“幌骗”交易打败高频交易 -8room- 给 8room 发送悄悄话 (5712 bytes) () 11/08/2015 postreply 18:53: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