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文章修改补充了几次,读起来不方便, 请阅读最后定稿:

来源: jameszon 2015-07-23 05:22: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9407 bytes)
漫谈手机

我真正使用手机,与同时代人相比,应该说,算是很晚的了。
2012年七月以前,我很少用手机。虽买过好几个手机,纯碎是想与时俱进,好玩而已;用得很少,只是偶尔打打。那时,对手机市场,略有点了解,但不多。在2007年之前,一个感觉,手机就是电话加随身听,整个世界市场主要由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和黑莓几家主导,其主要特征是,软件各自为战,键盘都是物理键盘。
同大多数人一样,我第一个手机也是诺基亚,购于2003年,直板,深灰色,用了一个月,我就放进柜子,束之高阁了。我第三个手机也是诺基亚2760,购于2007年初,用了三个月,也雪藏了。 如今,诺基亚已被微软公司以72亿美元收购,改名后,诺基亚这个名字会被逐渐淡忘,但对诺基亚这块品牌手机的回忆和眷念,我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依然会有增无减。原因一,诺基亚是一个年代的品牌、时尚、和生活;原因二,很多人的第一个手机,或者说,他她的人生经历中,一定会有一段与诺基亚手机的美好回忆。

诺基亚最早是一个与造纸有关的工厂。从1995年开始,诺基亚开始进入它的繁荣时时期,连续十五年稳居老大的地位。从2003年起,诺基亚有以下几款手机在人们的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2003年推出的直板手机3100,便宜小巧,男女都喜欢,而且耐用。2004的7610,亦称叶子手机,不对称的时尚设计,并首次有了百万像素的相机,塞班系统,颇受女性青睐。2005年的N90,91,93,等,翻盖手机,凭着N系列手机,诺基亚进入它的巅峰时期,打败了索尼爱立信,成为手机王国霸主;2006 N73,如果说苹果手机的问世是2.0,N73则是1.0,从这款手机开始,诺基亚的黄金岁月开始步入末期。

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随身的小玩意,能看视频之类的东西,那多好呵。后来打听到有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公司,代号为XYBR,正在研制这种东西,于是,一口气买了不少这家公司的股票。结果可想而知,亏得血本无归。

2005年10月14日,苹果的IPOD千呼万唤始出来,我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乔布斯是一位世纪人物,他主导的革命性产品IPOD和一年半后面世的IPHONE,影响了历史,改变了世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开创了人类历史进程的新纪元。
iPod虽不能作电话用,却是我喜欢的东西,我一口气买了三部。当时IPOD的价格也不菲,同以后一代又一代推出的新的IPHONE价格基本相同。

2007年6月29日,乔布斯宣布第一代IPHONE手机问世。从此手机的含义正式改变,不再仅仅是电话和随身听,它成为智能设备,集网络、视频、音乐、搜索、GPS、电子邮件各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一部随身的小电脑,并以全新触摸式触屏的操作体验和温馨的人性化告诉消费者:原来手机还可以是这样的!

网络巨头谷歌公司2005年收购了一家名为Android的公司。该公司以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在进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终于,在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布了安卓手机操作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以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其优点:一、同IPHONE一样,全触屏;二.开放性;三、挣脱运营商的束缚;四、丰富的硬件选择;五、开发商不受任何限制;六、无缝结合的Google应用。

虽然比苹果手机晚,但以上优势大受手机制造商的欢迎。各厂商如台湾HTC、韩国三星(SAMSUNG)、日本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美国摩托罗拉(MOTOROLA),另外还有中国大陆厂商如:华为、中兴、联想等纷纷以该系统为智能手机平台,开始了一波新的手机生产浪潮。由于安卓系统不仅应用于智能手机,同样适用于平板电脑,从而平板电脑也井喷似地冲向全球市场,让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

的确,要感谢安卓系统在苹果手机出现不久后的及时问世,打破了苹果公司的独家垄断,要不然,成千上万的中低层收人者可能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能望梅止渴或望洋兴叹,广泛使用智能手机完全不可能。

在动荡并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2007年, 诺基亚没有明显的新型手机出笼。面对触控式的智能手机浪潮汹涌而来,诺基亚出现了迷失和张皇失措。具体表现是在2008年六月月诺基亚竟收购了开发塞班系统的公司。在苹果手机出现之前,全球的手机基本上塞班(Symbian)系统一统天下。塞班系统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将移动设备的通用技术,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与图形用 户界面技术分开,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方式输入的平台,也使厂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

塞班系统的应用与推广与诺基亚源远流长,关系密切。从塞班2001年的60系列V1开始,到2012年的塞班贝娜,诺基亚的手机一直以塞班系统为题目作文章。也是因为塞班系统,诺基亚创造了它十五年的辉煌,在手机战场做了十五年的老大。操作方便,简单实用,仅仅作为一个电话工具,加上音乐和其它一些功能,塞班系统确实算得上完美。然而,苹果手机的横空出世,让手机的面貌和功能焕然一新,手机的传统意义彻底颠覆,手机不再仅仅是一个电话和音乐工具,手机成了一部随身携带的电脑和电视机!相比之下,塞班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显而易见:1. 不可触屏; 2. 硬件架构局限性,已不适应高性能手机;3.应用软件少且不易扩展;4. 更新慢;5. 售价远高于安卓系统;6.系统单一且封闭;7. 被诺基亚收购后,其它公司在竞争中 处于不利不公平位置

这时,能与苹果的IOS系统抗衡相拼的,自然是紧随IOS而来的安卓系统了。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手机制造商拥抱安卓系统,诺基亚的心态如同打翻的醋瓶子,不是滋味。它既不想屈尊手机老大的身段,与其它手机制造商一样平起平坐投入安卓系统的大潮,又对刚收购的塞班怀抱希望。在这个迷失时期,诺基亚也一直在改良改进刚收入旗下的塞班系统,出产了好几款手机。2008年生产的诺基亚5800XM是第一款。在这款手机上,诺基亚引入了触控功能。然而由于塞班系统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触控操作开发的,勉强加入触控功能后,系统变得臃肿和复杂,运行低慢。2009年,全球所有手机生产商相继退出塞班平台,紧抓这根稻草不放的只剩下诺基亚了。虽然在2011年四月,诺基亚放弃了塞班系统的开发,不久,又放弃塞班系统的名称,在2012年诺基亚还是推出了基于塞班系统的最后一款手机:诺基亚808PureView,尽管该款手机很出色,还是免不了成为诺基亚塞班系统的遗作。大势所趋,诺基亚不得不同塞班系统拜拜了。

塞班系统的局限性接受不了智能手机的挑战,又拒绝接纳安卓系统,诺基亚只能把眼光投向微软公司-电脑软件巨头。诺基亚从辉煌走向没落,与最后两任CEO有很大的关系。第一位是康培凯(Olli-Pekka Kallasvuo)。从1980以法律顾问的身份进入诺基亚,康培凯一直颇受重用, 并在2005年10月一日成功担任诺基亚执行总裁。在他担任执行总裁的五年的时间里,是诺基亚的巅峰时期,是诺基亚面临最大挑战,开始走下坡路时期,最重要的是全球手机市场风云突变时期。遗憾得很,康培凯没能很好地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及时地接纳安卓系统,而是死抱塞班不放,独霸塞班,期望凭借这个运行了十几年的的系统望再度等高。这可以说是辉煌迷失了双眼,胜利冲昏了头脑。同时也说明老大的地位都不能久留,久了,很难放下身段,接纳新事物和新东西。

如果说对接纳安卓系统的迟钝和最后排斥是诺基亚的重大失误,那么在2010年九月挑选的继任CEO,最终让诺基亚走向末路。诺基亚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品牌,诺基亚这个让全球不少消费者有温馨美好记忆的手机,最后成为了历史,史蒂芬.埃洛普,诺基亚公司接替康培凯的执行总裁,诺基亚第一位非芬兰国籍,也是诺基亚的最后一任CEO,1963年出身于加拿大,来诺基亚之前是微软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他在微软的工作背景,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微软的间谍,微软安放在诺基亚的木马。虽然他自己予以否认,但他在诺基亚的所作所为,只能是名符其实。这一点,从诺基亚在纽约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可以显而易见。2010年九月,史蒂芬.埃洛普刚到诺基亚,诺基亚的股价为10美元左右。上任不到半年,即2011年2月,他宣布与微软公司成为战略伙伴,微软的Windows Phone(WP)成为其唯一的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这期间诺基亚股价跌至8.5美元,2013年八月底,在微软公司即将宣布收购诺基亚之前,诺基亚股价不到4美元。也就是是说,蒂芬.埃洛普任职的这三年期间,诺基亚的市值蒸发了60%,为微软的介入和收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微软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步入停滞不前阶段。这位壮年的巨人的发展状况,实际上同诺基亚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垄断经营,没有竞争对手,老大老二都是它,才不会有危机感。一个大公司,一家巨头,通常在十年以后,就容易固步自封,对新事务反应迟钝。微软的保守病态和短视并非一朝一日,当年面对谷歌搜索引擎的挑战是如此,在手机系统开发上,依旧如此,缓慢与迟钝,为大家有目共睹,空有雄厚的资金和强盛的技术队伍。在苹果手机面世三年、安卓系统手机大量出现后,微软才慢条斯理地于2010年10月11日宣布它的智能手机系统Windows Phone开发成功。近一年后,于2011年9月27日,发布Windows Phone 7.5,又过了九个月,2012年6月21日成熟的Windows Phone 8才千等万待始出来,这个时间,是Iphone5即将问世的前夜,是安卓系统手机攻城略地,大举占领市场的冲锋阶段。由于内核的不同,早先购买了Windows Phone 7.5的消费者还不能升级至WP 8,如此令人不愉快的开端,无疑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开心的印象,极大地影响了Windows Phone的市场开拓。诺基亚没有了,微软的Windows Phone开始了新的航程。然而,留给它的市场空间还有多少,走着瞧吧。

我个人认为,微软是一个品牌,但只是一个与电脑相关的品牌,不是一个与手机相关的品牌;一提到微软,全球的消费者首先想到的首先是电脑,不是手机。所以,微软收购诺基亚后,放弃诺基亚这个名称和品牌,又是一个大错误。最好的选择实际上是保留诺基亚的名称,次之,也应该是微软诺基亚,而不是微软移动。另一方面,微软这个品牌在消费者眼里,只能说是一个无奈的品牌,消费者没有其它可选择。既然是无奈,说明消费者并不喜欢这个品牌,是微软的垄断和排他,迫使消费者接受了这个品牌。纵然如此,那么把微软这个品牌贴在诺基亚手机上,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敬而远之,手机没有被你微软垄断,我为什么不选其它系统。微软自以为是大品牌好品牌的心态可以止步耶!

手机的智能化,让我的兴趣从电脑转移到手机,在不长的时间内,我相继购买了Windows Phone,苹果4S,和GOOGLE NEXUS 三部手机。我想知道怎样使用这三个系统,我想了解这三个系统的性价比,我想明白这三个系统的功能差异,我要比较这三个系统的利和弊。

苹果手机,不愧高档手机,手机中的奔驰,华丽高贵。我钦佩乔布斯这位世纪人物和科技开拓先锋的同时,更臣服他头脑中的商业天才。同苹果电脑一样,苹果手机从设计到生产、销售,每一个过程都与挣钱赢利四个字,环环丝扣,紧密无缝,是三个手机系统中商业化气氛最浓的一款手机,也是利润率最高的一款手机。一部苹果手机的纯利润在美国为35%,在中国高达45%。每两年左右推出一代,或添点新功能,在原有数字上加一个字母S或C什么的,让成千上万的果粉常有缺失感和小小遗憾感,不得不步步亦趋,频繁更新或换代。不仅如此,苹果手机从你一购买,你在使用的信用卡号码就必须登记在册,苹果在你的手机使用中,依然有可能挣取你的银子:你或多或少会有收费的音乐下载或软件下载。

2014年八月起微软开始了1.8万人的大裁员,诺基亚首当其冲,达1.25万人,这些人大部分人在中国。坦率地说,经过近二十年的开拓与深耕,诺基亚在中国的名气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响亮,诺基亚的最重要的市场是也中国,微软这样做,总有倒行逆施,自掘坟墓的感觉。微软新任执行总裁是位印度裔,我不得不怀疑,在中国搞这样大的动作,难道要把它的所谓“微软移动”战略中心或市场中心移往印度? 哑然失笑!微软近二十年来,从未有过远见,其创新能力总是令人失望。电脑软件系统搞了七。八个,消费者感到满意的只有两个,首推XP,次之WIN 7;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去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5月底,被寄予厚望的Windows 8市场份额为4.27%,在微软操作系统的产品中排名垫底(Windows 7为44.85%,Vista的份额为4.51%,Windows XP的份额为37.74%)。 有二十多历史的office,还比不上中国的WPS,Hotmail比不上Gmail,所谓云office,云什么什么的,没有一个能同谷歌的产品媲美。我很多年前就用谷歌的云office了,特别欣赏其很快的自动存储功能,微软的所谓SKYdrive,后改为云office,晚了好几步不说,自动存储速度比谷歌的慢,还让我在手机上丢了两次文件。其打造的Windows Phone手机出来得晚也不说,市场份额还没有多少,手机软件呈现的商业化,就开始让人受到压抑。东施效颦,想学苹果那样挣钱,恐怕只会让Windows Phone的市场停滞不前。据最新报道,因为Windows 8不力,微软Windows Phone手机的市场份额近一年来几乎为零增长!

提到手机系统,还必须要说说1999年在加拿大创建的黑莓手机。美国9.11事件时,其它类型手机因通信网络中断失常。黑莓手机却由于其特殊的推动式邮件push-mail功能,通信依然良好,及时传送了9.11信息,于是名声大噪,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风靡了好几年,在苹果手机问世前一年,2006年,黑莓手机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8%,有20万美国政府官员配有黑莓手机。奥巴马总统上任时,让人眼前一亮的也是他的黑莓手机。然而,在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的冲击下,黑莓手机受到重创,股票价格从2007年7-8月期间的230美元左右,跌至2014年年初的6美元上下,市值消失了95%以上。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减少,黑莓手机在风雨飘摇中,试图竭力走出困境,先后推出了保持其特色的黑莓Z10和Z30。特别是于2013年9月推出的Z30,其独特的立体声语音效果,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诺基亚选择微软的Windows Phone的一个原因是寻求差异化,黑莓在推出Z10之前,也花了很长时间严肃考虑过转向安卓系统,但最终没有,原因也是为了其产品的差异化。差异化能否形成竞争力?差异化能否与苹果和安卓手机争夺市场?差异化能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依然有待观察。同任何事物一样,差异化也是利弊同在。如果消费者对差异化的”利“,没有感觉,没有认识,或嫌操作复杂,差异化就会是负面效果。从目前看,手机的操作简单,实用,好用---应用软件多而广泛,以及不过于商业化,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这几点正是安卓手机的长处。特别是最后一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谷歌与手机生产没什么直接关系,也不全靠手机赢利。仅凭这一点,我预测,未来的手机王国,必是安卓系统的天下。十年之后,苹果的市场份额会逐步减少,因为创新能力,在硬件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会受到限制,会放缓,甚至停滞,Intel 的CPU,就是前车可鉴;另外,价格高企不下,手机中的奔驰,虽不会缺少客户,但只要性价比存在,要拉长这个队伍,绝非易事。Windows Phone的命运,可能会与微软的WIN 8一样,消费者不喜欢的东西,寿命不会长。黑莓手机的前途取决于中国市场开拓的成功与否。

最新消息,苹果6已经面世。我个人认为,这几年手机发展太神速,手机在硬件软件差不多都已达到饱和水平。手机的三大亮点:大屏幕、应用软件和高像素照相机基本上都已进入瓶颈阶段,只留下多功能这个目前看来并不大的开发空间。所以,苹果6的出现,只能说明两点,一、苹果公司步所有生产安卓系统手机的公司的后尘,终于出大屏幕手机了;二、苹果6是大屏幕,会把苹果公司推向辉煌的顶点,这也将是苹果公司最后的辉煌,顶点之上很难再创顶点;而下坡路则历历在目。近些年来,很多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如华为,联想,小米等,在安卓这块平台上泼墨添彩,龙飞凤舞,把该系统的手机做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设想一下,与苹果同类手机不分伯仲、甚至个别方面还比苹果手机好,价格却只有2000元人民币左右,比苹果手机少了3000多以上,哪个更具竞争性?

未来的手机市场,必属于安卓系统。


2014 八月 于加拿大多伦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