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随笔(27)::成也咽音,败也咽音

来源: 纽约堂叔 2014-11-05 14:11: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6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纽约堂叔 ] 在 2014-11-05 14:33:5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和文章是自己的好----纽约堂叔

         纽约堂叔


作 者按:《音乐随笔》是纽约堂叔为华人特制的一个小品专栏,专门炮制音乐以及与音乐有关的逸人趣事,为喜欢或不喜欢音乐的朋友床头榻尾添一谈资。


日前,在我家举办的家庭音乐会中,有一位歌者是纽约的执业推拿按摩医生。他早年曾经学过咽音理论,并且在以后的岁月中自我发明了“气功咽音"理论。他的气功咽音法不但使得他拥有超越帕瓦罗蒂的歌唱能力,而且根本就”差一点点“获得与帕瓦罗蒂并肩演出的机会。

包括我在内的与会者除了万分景仰以外,”不识相“
的堂叔在相互探讨的同时也与之发生了一些争论,这就激起了我很久以来的愿望:写一篇关于咽音发声法的评介文章。

咽音法是中国著名喉科医生林俊卿创立的。林的兴趣爱好很广,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歌唱。林是一位很优秀的男中音歌唱家,年轻时曾经在意大利学过几年声乐,并带回来丰硕的声乐成果。

文革时期我曾经在旧书店淘到一本林的书,《林俊卿声乐研究》。
不厚,但是内容非常晦涩,作为自学的声乐教材显然是很困难的,是只好束之高阁。又据这位医生说,近年国内出版了一本林氏咽音法的专著。这本书”有这么厚“,他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有约一吋半那么厚。

林氏咽音法的主旨是训练歌唱的高音理论,即林所命名的”高咽音“
。这些年,林的咽音法在民间有所流传,网上可以找到他的《咽音八步》视频,看的人也很多。我曾经也看了好几遍,似懂非懂,主要是抓不住要领。比起从前跟老师学的Close方法,咽音法几乎就是天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咽音法就此不科学。

林俊卿主持的声乐研究所是1957年由周总理批准成立的,
直属文化部领导。该所1964年关闭。七年之间,林俊青孜孜不倦地培养教授了一大批青年歌手,并使用同一种方法治愈了许多嗓音病变的歌唱家,这都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和北方的沈湘以及南方的周小燕不同,林俊卿的学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歌唱家。事实上,后者一直成为声乐界质疑咽音法的主要原因。

毫 无疑问,林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喉科大夫和嗓音学家,但他几乎不是一位优秀的声乐学家。我这样说的理由是:其一,嗓音学只不过是声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 二,咽音理论过于繁杂,不利于声乐学习和训练;其三,鉴于上述原因,林的咽音法受到国内学院派的普遍抵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的声乐老师沈湘在文革以前因为慕名,
曾经去上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林氏咽音法。后来,在我向沈老师学习声乐的期间,曾经问过他,想听听他对咽音法的看法,记得沈先生只是诡秘地笑一笑,不置可否。还有一次,在我长兄唐其竟的家中,和他的好友,中央歌剧院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XX以及李的女儿,大哥的学生李X聊天,谈及咽音法。李X表示她曾经向林俊卿直接学过咽音法。她的说法是,咽音法有点玄学的味道,它的理论缺乏内在联系。用她的语言说,就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林大夫早就去世了,林氏的咽音理论也逐渐被边缘化了,
但是民间,包括网上还有不少林氏的忠实信徒,一些地方还成立了由私人经营的咽音研究所。这就说明林的理论有一定的生命力和科学成分,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这样说,是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间才是最公正的裁判。

以我对咽音法的了解,我想在本文中谈及少许比较专业的问题。

众所周知,声乐的一个重大课题便是高音理论。
高音理论在欧洲非常发达,这是因为大量有造诣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都发展和创立了各自的头腔共鸣理论。这些理论往往和平共处,都在不同时期孕育了各自伟大的歌唱家。而林俊卿则是把一些外国名家的方法收集起来,终综合归纳成了他的林氏理论体系,即咽音发声法。

在这里,我想把中国土生土长的声乐理论----京剧的高音理论,当前中国最为流行的高音理论---意大利Close理论以及林氏的咽音理论做一个客观直接的比较。

种类                         要领                                                      主要实施方法

京剧理论       脑后摘筋(发声”拔后“)                                       用真假声大声地喊嗓

Close理论     提高上颚并拢(不是关闭)声带                           在唱高音时,口型变成为O形,促使声带并拢变薄

咽音理论      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打开咽喉,扩大腔体       林氏《 咽音八步》      

                   


                    头腔共鸣的目的          
      

京剧理论      膛音

Close理论    面罩;圆顶(沈氏高音理论);其他欧洲理论的说法

咽音理论      高咽音

聪明的读者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并无鸿沟,殊途同归而已。

应该说,前两个理论,已经为歌唱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歌者。那么,既然咽音法有它一定的科学成分,为什么在国内外的声乐舞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林氏方法的优秀歌唱家呢,林氏理论又为什么会遭到学院派的一致抵制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意见不一定正确。因此我想卖一个关子,
有兴趣的朋友都来动动脑筋想一想,评一评 或猜一猜,岂不是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

 

所有跟帖: 

我觉得吧,纽约堂叔的帖子有时候挺有意思的,但是呢……………… -微风戏语- 给 微风戏语 发送悄悄话 (341 bytes) () 11/06/2014 postreply 06:37:13

谢谢分享! -故乡小路- 给 故乡小路 发送悄悄话 故乡小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6/2014 postreply 08:46:21

学习了 -高尔础- 给 高尔础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6/2014 postreply 18:46:05

不太懂很高深啊慢慢学习~谢谢分享! -welydl- 给 welydl 发送悄悄话 welyd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05:57: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