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之后两个交易者的对话

来源: 痴一生 2011-08-06 23:30: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0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痴一生 ] 在 2011-08-07 09:44: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股市暴跌之后两个交易者的对话

交易者A

这轮跌或许只是序幕,大跌还在后面,好比大地震前的预震。另外既使短期不会有比这更大的地震了,余震也会不断。一般说来,这种几年一次的超量暴跌总是有其内在根源的。这次是债务危机和停滞不前的国民经济。自里根以来,美国主要靠债务扩张来剌激经济,物极必反,这次暴跌实际上宣告了这剂药方的最终失效。美国经济需要结构化的变革而联储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却是治表不冶里,冶标不冶本。所以欧洲中央银行在是否买意大利债券上的徘徊不定,美国两党在提高债务上限上的表现,以及近期让人失望的美国的经济数据只是触发事件而己。从市场心理和技术面来看,这次暴跌大伤市场元气,是对自2008金融海啸后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枚强心剂支撑着的市场信心的一重大打击,所有主要市场指数的今年到现在为至的回报己成负数,而重建信心需要时间和经济的真正的复苏。因此,现在正是退市时。

交易者B

市场在暴跌前,己连跌了七八天。星期四的暴跌是卖方能量的最终释放。而市场极度恐慌时,正是真正投资者贪婪时。所以现在不仅不是卖的时候相反而是抄底的时候。股票代表着所持公司的内在价值,握有它就握有资产。暴跌之后其实这些股的基本面和价值并没有变化,变化的仅仅是市场心理和股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股价最终会回归其内在价值的。

交易者A

交易的艺术在于如何捕捉价格和价值之差的机会。这次暴跌改变了价格分布,跌出了新局面。你关注的股类中价格变化不异,由此产生了相对价值的变化。所以你需要审时度势,调整你的投资组合,卖掉相对价值降低的股或次级股而买入己跌出价值后的优质股。这次高科技股类跌得最厉害,尤其是跟云计算有关的高增长性股。其次是银行股。长期分红股诸如 T, MO,PM,VZ相对来说跌得较少。那么你是否该顺势操作加仓分红股和减仓高科技股或逆势而行买入银行股呢?每一次大危机都蕴含着大的机会,也是一次重新投资布局的良机。金融资本主力正在进行战略大调整,难道你不需要吗? 现代经济鼻祖凯恩斯曾就选股打个著名比喻,选股尤如公众选美,因每人审美观不一,你认为的美女不一定是大多数公众选出的美女,所以你的选美的最佳策略不是选你心目中的美女而是猜谁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美女。按照这一投资策略,他成了一位非常成功的投资者。所以,投资者应该顺应市场大流。识势者为英雄。大市己经发出了很强的下跌信号,这时不清仓甚至还加仓岂不是逆水行舟,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交易者B

凯恩斯的这个比喻听起来不错,但要实施却非常困难。试想,如果很多参加者都采取与你同样的策略,那么你的最佳策略就不可行了。这变成了一个多方搏弈问题。因此,惴摸市场心理和庄家意图说来容易但实施起来难上难。何况投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累知识,丰富人生,以求心境和财务独立自由的过程,何苦去跟随所谓大师和主流而随风摇摆?在信息如此发达和快速多变的今天,在如此高度相互关联的世界,势的转化难以把握而独立思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股市作为重新分配财富场所,跟现实生活一样,总是极少数人获利而大多数人亏损。要在股市中生存下来,逆向思维必不可少。当飞机场的擦鞯工和出租车司机给你谈论热门股票,当在早期中国的证券大厅旁守自行车的老妞找不到地方容纳更多的自行车时,这就是巴菲特说的当几乎每一个人贪婪而你应该担心的时候到了。相反,当cnbc上的cramer一再告诫听众回避高科技股和银行股时,或许是买它们的时机了。

交易者A

我不否认独立思考和逆向思维的重要性,也不否认专家们的误导。但我不赞成抄底,犬其是银行股。(Brutal truth: wh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e, they die fast.) 探底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筑底工程也常常非常漫长。让你有限的资本在漫漫黑暗中中长眠,这不是它的本性,资本无眠嘛。从技术分析来看,当一只股票处于滑坡状态时,明天这只股很大可能继续向下滑,所以短线交易,要顺势而行,顺水行舟。Average down 不适合于短线交易,快速止损是短线交易者的金科玉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