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自编自唱)

来源: 唵啊吽 2010-04-16 19:50: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9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唵啊吽 ] 在 2010-05-01 21:00: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点击下载MP3


曲:《望江南》
词:王翰
编唱:唵啊吽



转载:王翰《凉州词》解读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文华柱有十二根,各摹刻与酒泉有关的古代诗歌一首,其中两首就是《凉州词》。一首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一首即此。这也是《全唐诗》所收《凉州词》中最为有名的两首。

  “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其名自然因凉州而得。凉州,西汉时设置,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三国时移治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魏晋时辖境缩小,只限于今甘肃黄河以西大部。唐时辖境在今甘肃省永昌至天祝一带,约相当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武威专区。因这一广大的区域从西汉至唐代,一直是边塞地区或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前沿根据地,所以在一般人们的口头和文学作品中,“凉州”一词很少用作严格的行政区划专名,而更多的是河西地区和西部边塞的代称。

  而地域辽阔的河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自汉朝开发经营以来,不断有汉人移居这里,从而形成了长期的胡汉共处、农牧并存的社会环境。浩瀚的戈壁大漠,辽阔的绿洲草原,雄伟的祁连雪山,奔腾不息的黑河、疏勒河,滋养着各族人民的精神血脉,赋予他们豪迈博大的胸怀。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原和西域各国的商队带着各自的文化在千余公里的走廊上来来往往,行商坐贾;而出于政治、经济需要的战争也常常使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更何况沙门僧人东渐西行,取经弘法,开窟建寺的活动不绝于史。这样,商贸、战争、文化都在这条通道上交流、融合、传播,而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正是这条通道上的四个商品、物资、文化艺术集散地。因此,中原的清商乐,西域的天竺乐、安国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举凡汉晋南北朝的“秦汉伎”、隋朝的“九部乐”和唐朝的“十部乐”中的大部分乐曲都在曾这里交流,形成了类型众多,品种齐全,盛况空前,影响深远的“西凉伎(乐)”。

  这种情景除了隋唐史志中追本溯源的专门记录和描写外,在诗词歌赋中也有大量直观反映。如北魏温子升《敦煌乐》:“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其诗中多次提到河西音乐歌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胡腾舞的全程:“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晚唐杜牧在《河湟》诗中对吐蕃占领下的河西“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的现实多所感慨句子。敦煌遗书无名氏所作之《敦煌》描写了敦煌人民载歌载舞,欢庆张议潮起义收复沙州的壮举:“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歌谣再复归唐国,道舞春风杨柳花。”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流传最为久远的即是王之涣和王翰的《凉州词》。流风所及,直至明代,还有人在追忆和歌咏凉州歌曲,如张恒《凉州词》云:“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

  由此可见,在魏晋十六国到隋唐五代时期,河西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歌舞王国。而繁盛的音乐歌舞与文学艺术相互影响的结果,除了上举诗歌及其所反映的盛况之外,即是河西地区的各州郡名全部被命名为音乐曲调和与之相配套的诗格词牌,如《敦煌乐》、《敦煌曲》、《酒泉子》、《甘州》、《八声甘州》、《甘州遍》、《凉州令》、《凉州曲》等等。据专家考查研究,这种现象在诗词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对此,酒泉籍学者、福建南平师范学院教授、河西学院兼职教授杨国学有精辟概括———“天下遍奏《西凉》乐,四郡俱作词牌名”。

  在魏晋十六国到隋唐五代时期,河西不仅仅是一个音乐歌舞的王国;由于丝路贸易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怀抱立功边塞以求功名富贵壮志的豪侠之士的云集,这里还是一个奇珍异宝聚集、纵情享乐的王国,一座豪情四溢的海洋。同样是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还有这样的句子:“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笸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元稹的《西凉伎》也说:“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不仅有音乐歌舞,还有八珍九酝———全烤的犁牛,烹炖的野驼,交河的美酒,甚至连饮酒器也富有异域风情(吐蕃人使用的铜质吸管)……

  至于王翰,《旧唐书》本传说他少年时性格豪荡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并州长史张嘉贞看重他的才干,礼接甚厚,王翰创作乐词表达感激之情,在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张说任宰相时,任命他为秘书正字,后提拔为驾部员外。但他还是“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老毛病一点也不改。后来张说罢相,他便被贬出京城,任汝州长史,又改任仙州别驾。虽然到了这步田地,在仙州他还是“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于是,又被贬为道州司马,卒于任上。《封氏闻见记》还记载了他的一则趣闻:景云二年(711),王翰考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在长安等待吏部选任。他私自将全国一百多个文士排了名次,并分为九等,把自己和张说、李邕列为一等,还张榜公布出去,结果吸引长安城几万人前往观看,轰动一时。为此,他差一点遭受刑罚,落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就是这样一个王翰,在这样一个时代,“凉州”怎能不使他魂萦梦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身处边塞重地,置身于西域音乐歌舞的海洋,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大战,将士们一个个血脉贲张,豪情万丈:白日放歌,青春为伴,战友情深,盛筵难再;身家性命早已置之度外,多喝几杯,醉卧沙场,又算得了什么,又有什么可笑?更何况,这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是周穆王时代西胡所献夜光杯;琵琶,是胡人的琵琶;琵琶声声,激越高亢,是在催我们出征吗?是要我们去维护一个大唐将士的荣誉吗?

  ———这就是王翰的《凉州词》!音乐歌舞的《凉州词》,美酒盛筵的《凉州词》,青春理想的《凉州词》,忧郁悲伤的《凉州词》!

  《凉州词》,你属于盛唐,也属于我们吗?

  (吴浩军)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侃侃而谈道德经(4)
  • 侃侃而谈道德经(3)
  • 胡哥支持奥巴马核安全,有过之,无不及
  • 中国正面临第三次鸦片战争的危机
  • 欲文明华夏精神 先野蛮国民体魄
  • 所有跟帖: 

    好文、好词、好乐、好声音,尽管有些令人忧郁悲伤。谢谢分享。 -广陵晓阳- 给 广陵晓阳 发送悄悄话 广陵晓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7/2010 postreply 07:48: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