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钱孙李

来源: 大理杨二 2004-12-22 09:01: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5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大理杨二 ] 在 2004-12-23 16:46:3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这百家姓的前八姓, 是个人都能说出来,可是,没有人能说出来为什么是赵钱孙李,而不是李钱孙赵,当然,小牛除外。 今天,小牛就给大家上一课,为啥是赵钱孙李?
要说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赵是百家姓的老大, 那是小牛低估了大家。 传说百家姓编于宋代, 那是赵家老儿的天下。 赵家理所当然地, 天经地义地, 无可否认地,是天下第一家。排在第一位,你有意见么? 现在有, 那时候怎么不说话呢?
赵的后面是钱。为什么是钱呢? 有学问的同学开口了,这个我知道。当时在浙江有钱氏统治的吴越,后来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归顺了赵家。 赵家老儿大喜,念其忠厚,所以赏了个万年老二当当。
看来颇有几分道理,其实大谬。 皇帝老儿那么好?为什么偏偏喜欢老钱家呢? 为啥不是南唐后汉的主呢? 这些有学之士, 恰恰钻了牛角尖, 不认识阿堵之物。
钱,这就是钱么。老赵作了皇位,有了权,要的就是钱。权和钱是双胞胎, 谁也离不开谁。 有谁不喜欢孔方兄的? 给我呀! 所以钱排了第二位, 这也是天经地义的选择。
权和钱都有了,下一步有些兄弟说了,该是色了。 人之常情么。 孔老二还三番五次哀叹,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不是废话么? 放到他嘴里就成名言了。 可是,第三位是孙啊,和色搭不上。 错了,古代的人要妹妹干什么?首要的任务不是和某些兄弟一样,解决生理和心理问题,而是为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看,孙出来了。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所以,传宗接代是非常重要的,排在第三,无话可说。 有意见的,咨询一下父母,考虑一下再发言。
那李在第四位有什么讲究啊?讲究是肯定有的,只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古人讲究微言大义,旁征博引,所以心思比较难以揣摩,但也不是不能揣摩。在座的同学大多没有在农村呆过, 所以不知道这句老农的名言是可以原谅的:桃三李四杏五年, 枣树当年就换钱。 啥意思? 就是说, 桃树种下后,三年才能结果,杏树要五年, 枣树当年就可以卖枣了 (所以北京的四合院都种枣),李树呢,一般要四年,这就是李四。 所以排在第四位。 这个比较难猜测,但也难不到小牛。 顺便说一句, 张三李四也是这么来的。
老五是周家。 好理解。中国文化的道统始自文武周公, 孔老二做梦做不到周公,就哀叹自己老了, 就是羡慕黄金时代的西周,所以周排第五,有些委屈。
周老五讲究的是精神食粮,你要是懂得这一点,下面的老六吴,就好理解了。 不能光有精神食粮啊,还得塞牙缝, 填肚皮。 所以是吴。 这位问了 吴和吃吃喝喝有什么关系啊?关系大着呢。 看那张大嘴,不是在等吃喝么? 口下一个天字,分明说民以食为天。 吃吃喝喝是天大的事情。
吃喝完了之后,这百家姓还是绕回了形而上的东西,就是礼仪典章。下面这个郑就是这麻烦的东东, 一般人理解不了。
要是你80年代上的高中,你肯定忘不了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郑伯克段于鄢。 当年的老学究在评论时说了,为何称郑伯不称公(真正的爵位是公 而非伯)? 为何称克? 两国交战才叫克, 而他们是兄弟交手啊? 为何直言 其名段? 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所谓讲究,就是微言大义,就是要正礼仪名分。 也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所以百家姓用了郑作老七,用一个反面例子提醒老百姓要讲礼仪,讲尊卑, 讲秩序, 是谓三讲。
到老八了, 王。 老七 是对大家讲的,对全国的老百姓讲的。可是,编百家姓的同学明白得很,赵家要出问题,还是出在赵家内部。 老百姓犯个偷鸡摸狗的事情, 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要是赵家出了事情,那就是大事情,可了不得了。所以用了王做老八,提醒赵家老儿要行王道, 不要行霸道。 可惜,后来的人不明所以,呼之为王八。 可叹可恨!

所有跟帖: 

回复:赵钱孙李 --牧歌- 给 -牧歌 发送悄悄话 -牧歌 的博客首页 (10 bytes) () 12/23/2004 postreply 00:47: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