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乳腺癌:一系列让人窘迫的数据

来源: 北美愚医 2015-10-31 13:10: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030 bytes)

Image result for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survivorship

就在最近一期的巜肿瘤学家》(The Oncologist,2015年九月)的研究报告里,
由中国和美国的专家分别用两篇文章分析了中国乳腺癌的状况。下面是总结的数据:

  1. 乳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仍然持续上升。据2012年国内的统计达42.33/100,000。
  2. 中国的乳腺癌病例,从各个方面衡量,都比美国发现得晚。肿瘤的大小,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分期,都比美国的病例要晚期。
  3. 中国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年令,比美国患者要年轻。
  4. 中国乳腺癌患者,全乳房切除手术的率,比美国要高。换句话说,美国乳腺癌患者的保留乳房手术(lumpectomy)比中国要高。这一点可以明白,因为肿瘤大了,就无法进行乳房保留手术了。                                           
  5. 从这一系列数字中,引出了几点思考,仅供大家参考及评论。美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过了高峰期,而中国的发病率却持续上升,提示了防预的重要性。在美国,绝经期妇女用?激素已经基本停止(雌激素有刺激某些乳腺癌的生长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妇女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运动,压力的舒解等等)。而在国内,飞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节奏,高压,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级享受",肥胖)。麦当劳,啃嗒基,一个个快歺店……文明国家走过的弯路,现在正有人跟随着。谁不想舒服一点?谁不想享受现代的物质文明?


国内的诊断偏晚期,大概有综合因素存在。比如,医院、社区、企业没有定期作乳癌筛查的机制,个人没有定期的乳房自我检查(或者没有普及教育和推广)。诊断跟治疗的距离太远,延误了早期治疗的时机。


国内乳癌的年轻化也是一个担忧。具体原因不好说。一般认为还是跟现代的生活方式,环境改变有关。目前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一个是同种人,和同代人的不同区域的比较(migration study)。多年以前,亚洲和欧美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移居到欧美的亚洲血统的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比她们原住国的同龄妇女要高。这一差异现在随着生活习性的全球化正在缩小。第二种是跨代人的研究(cross-generational study)。在亚洲地区和美国,随着生活习性的西方化,新一代的女性比她们的母亲和祖母一代都要高很多(具体的说,是一代比一代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几种现代人喜爱的食物,香肠,薰肉,及其他加工过的肉类,等等为致癌食物。


看来,乳腺癌的防治,还要从全民的普及教育着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村民们在胸部疼痛两肋苦满这个阶段就找咱村里的郎中开方的开方针灸的针灸。。。 -舞女- 给 舞女 发送悄悄话 舞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1/2015 postreply 05:43:23

好奇,窘迫这两个字真的用辞得当吗?竟然无人质疑? -问讯- 给 问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2/2015 postreply 15:14: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