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承认,我对死亡不太有恐惧。当然,因为现在没有面对死亡,我是可以这么轻松地说出这么无关痛痒的话的。
刚刚看完了心姐介绍的《性、死亡及生命的意义》,感触良多。我想,只要人能够触动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进入同情、慈善的本性,有没有宗教信仰,都能够活出丰富的自己。
记得我第一次真切地面对死亡,是奶奶的过世。我小的时候奶奶带过我。我在一岁半多的时候,因为了妹妹的降生,我就被送到了奶奶那里。那时候奶奶住在姑姑家,我就也住进了姑姑家。姑姑自己有三个孩子,都大我很多,尤其是上面的两个表姐。姑姑应该就是为了等后面的表哥,在隔了十年后终于得到了最小的表哥,不过也大我五岁。爸爸是奶奶唯一的儿子,所以奶奶非常器重我。我从小就是一个招人喜爱的小孩,因为我很听话,还很有礼貌。听话到忘记了自己的亲身父母,完全把姑姑姑父当成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从来没有不适应,甚至寄人篱下的感觉。
三岁多的时候爸爸来接我,我还很有礼貌地喊他叔叔。然后就被带回了家。之后也没有什么艰涩的记忆,似乎不同的爸妈也没有给我带来困扰。直到我六岁那年,为了能够提前上学,又被送到了姑姑家,因为姑姑有门路,可以让我提前一年入学。我就又回到了姑姑家,继续跟奶奶同一张床。姑父一直很疼我,他开玩笑还要我继续叫他爸爸,我当然不肯。我是个很能疯玩的丫头,总是在姑姑住的院子里(记得那时叫向阳院)跟小朋友们跑来跑去,跳皮筋,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总要扯着嗓子,喊我吃饭。而我,总是要拖一会儿,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去吃饭。
因为是住在姑姑家,姑姑不太好意思管教我,本来她也要管教她的宝贝儿子,不太能够顾及到我。我就游手好闲地上着学。记得语文成绩真的不好,大概80分上下,数学成绩还不错,总能90几分。我也不在意,就这么没心没肺地自我生长。
然后,终于我们全家能够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了,爸爸妈妈就在一年后把我接回了家。当然,我这样的成绩是不被允许的,我被要求做功课、预习、复习,竟然这样就神速地提高了我的成绩,不久就上升到了全班第一名。当然,这也因为我有个被当作楷模的哥,他在我们那个知识分子扎堆的院里就是一个神话,被无数的家长点名要求他们的孩子向我哥学习。
然后到了我十岁那年,突然奶奶过世了,肺癌。那个时候应该对癌症的认识还不是那么普遍,我对这个名词也没有太多的概念。爸爸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把他的妈妈接过来跟他一起同住,因为外公外婆跟我们住在了一起,还好,是楼上楼下。妈妈是外公外婆的唯一女儿,她上面五个哥哥,她是最小。爸爸那个时候伤心欲绝,他自己的爸爸在他七岁那年过世,之后他就是作为一家之主陪着奶奶长大。我那时对死亡没有什么概念,出殡的那天,爸爸是独子,哥哥是独孙,他们两个在队伍的前面。我自己觉得应该要哭才对,可是又哭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打哈欠,一个接着一个,然后泪水就流了出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再也停不住。突然就想起了奶奶的好。听爸爸跟我说过,我小的时候尿过床,奶奶会跟我换地方睡,我总是睡在干燥的床上。还有,奶奶在那个年代,每天都会给我煮一个鸡蛋羹,喂我。结果后来有一阵我竟然不喜欢吃鸡蛋。后来,就听到亲戚们窃窃私语,说到底是奶奶带过我,我哭得这么伤心,毕竟妹妹,没有流泪。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至亲的人离世,似乎也没有对我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奶奶,后来也没有入过我的梦。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薄情,为什么,他们都不来打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