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无碍的。 仁见仁智见智,有档次之别。 那时人体会到的,自己读得一惊一惊的,怎么想不到看不到呢?水平低。 那时人,文章的“私”程度也好。49以后的都很发表架式。都卷在很大很空的主题里。 喜欢他们的着眼点,很独一份儿,很自己。文字表述上负责任,琢磨得多。 但就审美说,缺少新意。《尤里西斯》,卡夫卡们的文学意趣已然现代派了。每读,觉得自己像出土文物。
我觉得,那时人精致。
所有跟帖:
•
呵呵,我就觉得这个快慢是那个KEY
-donau-
♀
(1202 bytes)
()
02/09/2021 postreply
21:50:59
•
挺中肯的
-雪晶-
♀
(0 bytes)
()
02/09/2021 postreply
22:21:31
•
这些都常识啦
-donau-
♀
(182 bytes)
()
02/09/2021 postreply
23:38:10
•
快慢?画家朋友,三笔两笔勾出路边废木轮。精美。见过德国现代画家当场做画,秒成。并不粗糙。境遇使然。民国人的字迹普遍好,写好字的人
-姚顺-
♂
(736 bytes)
()
02/10/2021 postreply
04:04:17
•
呵呵秒成是你看见的
-donau-
♀
(203 bytes)
()
02/10/2021 postreply
05:20:04
•
我给孩子换尿兜也秒成
-donau-
♀
(103 bytes)
()
02/10/2021 postreply
05:36:17
•
不在同一律里了。
-姚顺-
♂
(0 bytes)
()
02/10/2021 postreply
07:10:52
•
那肯定啊
-donau-
♀
(80 bytes)
()
02/10/2021 postreply
07: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