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吗,原本是剑兄的闲杂茶务,他此刻拿着加拿大说事儿,渎职,本老汉只好临时代劳,^_^。
“活动”,是中文诸多“一锅浆糊”中的一个经典。
只要是“动”,一般是“活”的。死人不动死树基本不动死火山也不会动。动,就是了,活什么活,*_*?
茶轩“活动”就更扯了。每一篇文字,都是“动手”在键盘上敲出来的,你在那儿坐着,再“哲学”,也不成帖子。每个帖都“动”了身体的若干部位,然后摆在茶轩,每篇帖子前面都加“活动”干吗?不是费能加碳吗,*_*?
这个所谓的“活动”,居然有人“懂”,说明中文的“一锅浆糊”的祸害深远。其不该有而拐了弯被误解的意思是“定话题”:说唐,宋朝的不行;批判,颂扬的不成;“君子”,小人的不可。
这就引入了另一个“一锅浆糊”,“君子”。
“君子”,用北京话说,基本上是“你大爷的”的问题。
如果“活动“这么明显的“有问题”的问题都没人说,那个莫须有的“君子”是个啥实体?而且,从根上说,整个“君子”的传说就是以讹传讹。剑兄以前说过,是伪历史造成的。故事呢,是这样:
原本有个皇上,一言九鼎。一天,一位下属进行每日一拍,问皇上:圣上,忠于您,谁是最好的典范?
皇上答:zhen (一声) jun (一声) zi(三声)。
皇上呢,有些口音。四声和一声总弄不清楚(不是说大祖,是很久以前的皇上)。可是,恰巧那天的下属不是每日的当值,对皇上的口音没闹懂,把zhen (一声) jun (一声) zi(三声) 给直译出来,“真君子”。于是“真君子”流行天下。
其实皇上的原意是zhen (四声) jun (四声) zi(三声),忠于他的最好典范是“朕俊子”。
后注:朕俊子“忠于”皇上也是误导。长的俊的皇太子不是蠢材就是反叛,^_^。具体事例等剑兄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