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道理。事实上鲁迅本人就是道德仁义的实践者

对母亲相当的孝顺。在弟弟周作人反目之后,在弟不恭的情况下,作为哥哥的他还能做到兄仍然友。“孝者,德之本”。鲁迅对仁义道德的批判从来没涉及到道德的根本。

大概鲁迅的问题是(1)怒气太大,导致他的本意会很容易被人曲解,但他好像在澄清自己的观点方面没做过什么工作(2)他的意思大概都是被后来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歪曲和扩大化了。

至于矫枉是不是一定要过正,文学和政治上是否都不得不这样,意见保留。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